APP下载

港口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2017-02-14程峰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1期
关键词:本质安全港口企业危险源

程峰

摘 要:港口企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且其安全影响因素较多。对“本质安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本质安全”的起源及发展现状,并对港口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港口企业本质安全发展的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港口企业;危险源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1.0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深入,而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港口生产是由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构成,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其安全影响因素较多,危险性也较高。港口企业如何合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本质安全”的起源

“本质安全”的核心是使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设备和环境(硬件)的本质安全特性,具有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广义的“本质安全”强调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机、环境、管理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2 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多,如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人本化管理)、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和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鉴于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上述系统在我国普遍推广还有一定局限性。我国亟需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3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3.1 危险源分析

在以综合作业站为样本的总计235项危险源分类分析活动的情况如表1所示。

3.2 “本质安全”十二原则

安全对应着风险,风险不一定会引发事故,但事故的发生一定是风险失控所造成的。本质安全化就是要在风险造成事故前预见风险、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即所谓的“风险管理”。“本质安全”的核心包括2方面,即人的本质安全和设备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十二原则具体为: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冗余性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障原则、距离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原则、薄弱环节原则、坚固性原则、个体防护原则、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2009年以来,依据“本质安全”十二原则在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及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共进行创新课题及项目130余项,“以技术保安全”达到了良好效果。

3.3 分级预警机制

除了人和机两方面因素外,作业环境的安全设计和管理、气象灾害的预警预防对做好本质安全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应急管理分为“紧急启动型”和“计划准备型”,“本质安全”要求优先考虑采用“计划准备型”。根据港口生产的实际特点,借鉴气象预报,尝试将特殊气象(指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浪涌较大、风暴潮、雾、雨、雪、雷电、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生产组织分为四个预警和响应级别,并对相应预警级别各单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具体响应内容进行了规范。

分级预警机制体系如图1所示。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分别表示不同预警级别,四级预警用蓝色,代表密切关注状态;三级预警用黄色,代表预警准备状态;二级预警用橙色,代表局部应急状态,一级预警用红色,代表全面应急状态。

无论从安全经验积累,还是统计数据分析均可看出,“风”为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的大敌。所以,按“本质安全”的标准要求,对于无预报、无征兆的强阵风的预防预控措施,也应在分级预警机制下的应急预案中完善,真正做到“心积极,常警觉;不麻痹,保安全”。

3.4 组织保障管理

随着国家及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的明确和落实,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积极打造“谁抓安全都不越权”“怎么管安全都不过分”的良好氛围,形成“安全大团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良好局面。

基于四要素和PDCA循环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4 关于企业“本质安全”发展的建议

关于企业“本质安全”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3点建议:①成立课题组,加强本质安全理论的研究,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②按照“五步安全法”落实危险源辨识的控制措施。“五步安全法”即在工作前按照“停顿、思考、识别、验证、认可”的步骤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进行确认,确认安全后再作业,作业后要总结、反馈并持续改进。③结合企业“本质安全”工程建设总体构想,有计划地按步骤开展工作,即贯彻“一个目标”,落实“两个理念”,实现“三个到位”,做到“四项创新”,建立“五个支撑”,强调“六个结合”,简称“123456工程”。具体而言,“一个目标”就是以零事故为目标,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两个理念”就是“一切隐患可以控制”“一切事故可以预防”;“三个到位”就是管理到位、职责到位、考核到位;“四项创新”是指思维定势创新、安全监管手段创新、事故防范机制创新(引入风险管理机制,由事后补救向事前控制预防转移)、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五个支撑”是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监管评价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六个结合”即本质安全型企业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与班组劳动安全互保制、与春冬两季安全大检查活动、与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创先企业活动相结合。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质安全”通过追求企业生产中诸多要素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和谐统一,从而确保各个安全影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港口企业要结合“本质安全”的理念和方法,合理构建适合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从而避免生产中出现安全事故,促进港口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健.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低碳世界,2015(31).

[2]孙建民,黄洪超.铁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1).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本质安全港口企业危险源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港口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途径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大型养路机械行业运用分析
如何构建本质安全型供电企业
事故链因理论浅述
港口物流供应链应急管理分析
化学工业园区中危险源分级模式浅析
如何控制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