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策略探索

2017-02-14崔捷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1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教师培训教育理念

崔捷

摘 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是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实践者,在组织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过程中,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科学教育发展的需求,需要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对科技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例如参与式培训方式,目前这一方式得到了参训教师们的认可。就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实际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培训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后续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科技辅导员;教师培训;培训策略;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1.044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提高科技辅导员培训的质量,让更多的科技辅导员受益,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主要是指中小学和校外教育机构中从事青少年校内外科技教育的老师。探讨如何针对这个群体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对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的重要性

科技辅导员的职责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技辅导员不仅要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与提纲完成课堂学习,最重要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等方式,对各种自然事物进行认知和探索,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诸多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作为一名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工作者,在开展各种青少年科技活动时,关键要把广大的科技辅导员骨干进行培训,使之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教育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受益。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校内课堂的教育被称为正规学习(formal learning),教师按照课程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教室里系统地学习知识。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其他场所的学习叫做非正规学习(informal learning)。非正规学习环境开放和多元化,而且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从角色上也转变为学生,类型比较多样化。

2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中的问题

现阶段,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讲座式和动手做活动两种。笔者日常的工作主要是前期策划、组织实施、选拔推荐各级科技辅导员参加省级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师培训活动。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笔者对多次参加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的参训教师进行了访谈,在这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现有的教师培训有以下几点困惑:①讲座式培训以培训主讲人为主,参训教师在培训讲台下和会议模式一样,大多是被动性接收信息,如果授课老师所讲内容较为新颖活泼,参训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如果内容较为枯燥,参训教师大多比较消极,培训课堂不活跃。即便讲座式课程内容比较精彩,参训教师学习之后仍感觉到在实际操作上摸不着头脑。②现有的动手做活动的方式受到了参训教师们欢迎,但是也有不少参训教师表示纯粹的动手做活动只是按照授课老师的演示步骤进行操作,缺乏思考,对培养科技辅导员的创意思维有局限性。

3 有效培训策略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参加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工作者培训班和2016年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举办的第七期“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高级研修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模式以及后期评估进行了改进,以期满足不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对科技教师培训的需求。

3.1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将从“大讲堂式”培训转变为“参与式”培训。“参与式”培训是一个系统的、互动学习的过程,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类进行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个人可以主动体验和参与集体决策,使参训教师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都有机会主动表达和交流心得,在活动中创新性地得出各种认知和结论,提高他们开展科技活动的能力。

3.2 培训手段

由于“参与式培训”对象都是广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这就要求培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首先将参训教师进行随机分组,再围绕培训主讲人提出的教学任务要求,利用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研讨分析等方式,采用触觉、视觉、表达等多种辅助手段,引导他们拓展思维、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从而使参训教师自身体验培训效果,有利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顺利开展以后的日常教学实践和青少年科技活动。

3.3 培训课程

课程设置由两部分组成:①理论培训,使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对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于参加全国、省级各种青少年科技活动和赛事有更深入的了解;②通过实践深化对科技教育的理解,并设置了相应的主题式“STEM”活动,力求渗透理论部分讲解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参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从设计的角度观察世界,熟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流程。在这样的培训课程设置下,参训教师可以更好地将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开展教学实践的能力。

3.4 培训评价

为促使参训教师参与学习与交流,保障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培训者根据在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对科学概念、探究技能、课外科技活动组织方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运用多媒体技术,记录他们在课堂研讨、交流过程中的表现,对参训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同时,通过评测了解参训教师的想法、需求和薄弱环节,以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

4 总结与展望

培训课程设置与内容是教师培训的核心,也是培训者重点关心的问题。笔者在多次参加和组织科技辅导员培训班的基础上,通过努力为广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提供更先进的科技教育理念、更优质的科技教育课程和搭建更好的科技教育平台,使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掌握更多的科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促进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我省“科普助教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齐兰芬,金熳然.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重点与培训设计[J].天津科技,2014,41(7).

[2]徐海永.浅析如何做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J].科教导刊,2014(21).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教师培训教育理念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