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代孕及其发展原因
2017-02-14丛阳
丛阳
摘要: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是无论时间如何迁移,繁衍后代都是人类经久不变的主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想了。现代的代孕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能够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快乐,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法律问题。代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来的。
关键词:代孕;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D922.16;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24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加,不孕不育问题已经成为婚姻家庭破裂,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调查显示,在20年前,中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仅为3%,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但是在20年后的今天,每8对夫妻就有1对不孕不育。据统计,全球不孕症患者高达5000万至8000万人。更有世界性组织预测,在21世纪末,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与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如此低的孕育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繁衍后代的要求了,所以一种行业应运而生,它就是代孕。
一、代孕定义
代孕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是指在需要女方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的前提下,将其卵子或者是代孕志愿方的卵子与丈夫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在代孕志愿方子宫完成整个孕育过程并顺利生产的行为,代孕分为体外受精和人工受精两种方式,在整个的过程中,丈夫与志愿方不发生任何的身体接触。代孕一般分为四种:一为精子、卵子均来自夫妻双方,借用代孕妈妈的子宫,也成“完全代孕”;二是精子来自丈夫,卵子来自代孕者提供,经体外受精后,由代孕者怀孕生育;三是精子来自需求方,卵子由代孕者提供,经人工受精后,由代孕者怀孕生育,二三都是“局部代孕”;四为卵子由妻子提供,经异质人工受精后提供胚胎移植由代孕者生育,这种方式也是“局部代孕”。
二、代孕出现的原因
(一)不孕不育患者增多
由于生育年龄的推迟、压力的日渐增多以及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原因的综合作用,人类的生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使得不孕不育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根据调查,在普通的夫妻家庭中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高达15%,全国有4000多万人正在罹患这种病。不孕不育症的患病原因有很多种,但是治愈率却极低,据统计一般性的药物治疗怀孕率为10%-15%,做试管婴儿的怀孕率为40%-50%,人工受精的怀孕率为15%-20%,这其中治疗失败的约占66%。虽然现今科学水平提高,治疗成功率有所上升,但是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使得不孕不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二)重男轻女,传宗接代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认为养儿防老,男孩可以为自己传宗接代,而女儿无论怎样都要嫁人,甚至是随夫姓。随着女权主义的产生,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使得这种封建思想日趋减少。但是在一些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夫妻二人就是想要男孩,有的甚至会有“家里没有男孩,做人都抬不起头”的想法。这种原因也就滋生了拐卖儿童和代孕。对于那些一味想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男孩的家庭,代孕就成为了不二的选择,因为代孕可以通过科学手段,人工的选择孩子的性别。这样即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又不触犯法律。
(三)女性自身原因
首先,有一些女性思想较为开放,即使到了生育年龄,但是却担心怀孕会使自己身材走形,不愿意亲身经历怀孕、生产的过程。或者单纯是害怕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其次,是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女性也不例外,并且女性较男性更难获得工作岗位,在求职的时候会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岗位对于女性的限制也要比男性的多。所以,女性的职位越高就越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处于高管职位的女性生育率会如此的低。一方面在适孕的年龄,女性多会选择在职场上打拼,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妇女生育的平均年龄为29.13岁,比2000年推迟了2.82岁,但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却是23-28岁;另一方面,女性会担心长时间脱离岗位后,自己不再能适应以前的工作内容,或者害怕在自己怀孕期间自己的职位会被人顶替而不愿意自己怀孕。
三、结论
在以分娩为在事实基础的旧式家庭法体系中,代孕在这其中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这也是许多人对代孕存在误解的根本原因所在。然而,社会现状已经证明,一味否定代孕的这种规制模式只会使代孕生育转入地下,从而造成更多的伦理、社会乃至法律问题。从长远看来,我国应根据国情,有条件地、逐步地开放代孕,在借鉴国外关于代孕的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代孕生殖技术进行科学的规范,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和规范代孕人工生殖技术的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缓解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林鹏程.我国代孕法律问题及制度之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4.
[2]王苏野.关于代孕行为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
[3]杜伟,卢菁菁.代孕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
[4]赵竹君,蒋筱,王伟.我国代孕问题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