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羚牛:深居高山的跳高健将
2017-02-14萧野
◎萧野
秦岭羚牛:深居高山的跳高健将
◎萧野
羚牛被称为“六不像”
夏天的秦岭群山苍茫,重峦叠嶂,箭竹平铺,碧绿晶莹,冷杉挺拔如卫士列队,草甸旷美,各色野花竞相开放,美得让人心醉。仔细看,草甸的绿草野花间散乱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白点,像鱼鳞状絮云。其实那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秦岭羚牛。
羊的近亲“六不像”
羚牛与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并称“秦岭四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牛科羊亚科,是羊的近亲,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角尖向内,呈扭曲状,故又称“扭角羚”。单从外表上看,普通人很难将它和羊联系起来:它高大魁梧,头大颈粗、四肢强壮、蹄子大,看起来更像牛,体重200~300千克,体长约1.8~2.1米,高约1.4米,块头与野牛、野牦牛相当,而与羊相去甚远。尤其是它的卧姿,远看与牛没什么两样。但是细瞅之下它也有羊的体态:鼻子隆起、臀部低矮、颌下有须、尾短多毛。
科学家分别比较研究了羚牛和羊、牛的生殖器官及肝、肾、脾等脏器后,认为羚牛与羊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此外,羚牛在头骨、牙齿以及染色体结构等方面也都和羊相似。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羚牛应该归入羊亚科,在羊亚科里专为它设了羚牛属。
要说它到底是什么动物,真说不清。它庞大隆起的脊背像棕熊,绷紧而凸起的脸像驼鹿,尾巴宽扁像绵羊,头上的角像角马,两条向后倾斜的后腿像斑鬣狗,短而粗壮的四肢像家牛。因此,有动物学家打趣地称它为“六不像”。
亚洲特有 深居高山
羚牛是亚洲大陆特有的动物,分为4个亚种: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和秦岭羚牛,分布在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及中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甘肃、云南及西藏,沿着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高黎贡山及喜玛拉雅山脉均有分布。
其中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是中国的特有亚种,秦岭亚种是最漂亮的,除了鼻部和四肢为深棕或黑色,其余地方都为白色略带黄色,老年则颜色变深,呈金黄色。
秦岭羚牛主要分布在秦岭西段高海拔地带,由低至高依次生长着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灌丛。茂密的丛林具有凉爽、湿润的气候,还为羚牛提供了丰美的食物。
羚牛块头庞大,行进时弓腰驼背,步态蹒跚,却是跳高健将,能跃过2米多高的枝头,同时,它们还是摔跤能手,能用前腿、胸膛去对付一根挡在路上的树干,使之弯曲直至折断;逃跑或发怒时,能轻而易举地折断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干,或是将树连根推倒。
羚牛每年6~8月发情,为了争夺配偶,雄性羚牛会展开决斗,通过“暴力手段”确定等级序位,失败者往往会愤而出走,成为独牛,去别的集群寻找机会。怀孕的雌羚牛来年3~4月分娩,每胎产1~2只,小羚牛出生以后很快就能站立活动。雄性个体的性成熟年龄为5.5岁,雌性则为4.5岁,它们的平均寿命为12~15年。
集群生活 警觉性高
羚牛集群性强,常集结3~10只小群活动,也有50头左右的群体,冬季还会出现数量更多的集群。它们休息时常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四肢伏地而坐,幼羚牛和母羚牛被围在中央,几只“警卫”站在高处放哨,警惕地四处张望。
羚牛的嗅觉和听觉比视觉更为敏锐,这与它们生活在通视条件不是很好的森林生境有关。任何异常的声响、气味和物体都会使它们警觉,它们先站立不动,在竖起耳朵倾听的同时还不断地嗅闻,力图发现异常情况的来源。
健康羚牛、群牛遇见人,往往会选择迅速逃离,或抬高头部,鼓鼻吹气,向人示威,然后走走停停。不把它们逼急,它们一般不会发动攻击。伤病牛、带仔牛以及“独牛”最易伤人。有伤病的羚牛一方面因取食困难而性格暴躁,另一方面体力受限,只能在海拔较低的沟谷徘徊,与人类活动的海拔范围出现较大的重叠,变得更为警觉,因此更具有攻击性,对人类接近的容忍度较低。
四季垂直迁移 食物上百种
羚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上下往来于悬崖峭壁之中,纵横于群山之间。它们长有厚密的被毛,能抵御严寒,可是怕热,夏季气温接近30摄氏度时,每分钟呼吸达100次以上。
春天,秦岭低山的积雪开始融化,青草先冒出了嫩芽,羚牛在度过饥寒交迫的严冬之后,举家来到海拔16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中,寻找青草改善生活,一些怀孕9个多月而即将分娩的雌羚牛,也在温暖的阳光下选择平缓的地形生下孩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幼仔的成活率。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低山植物开始老化,而高山的众多可食性植物却刚开始生长发芽,羚牛就聚集到海拔2200米以上的针叶林中,开辟新的觅食佳地,享受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各种嫩草新叶。它们利用这段时间来集聚营养,增强体质,为迎接食物短缺的冬季做好准备。夏季不仅为羚牛提供了丰盛的食物,也提供了寻求爱情的机会。
秋季,高山气温急剧下降,草木开始凋谢,羚牛下移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取食尚未干枯的残败落叶。冬季是羚牛生活最苦的季节,它们又再次返回海拔2000米左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取食箭竹竹叶和一些含油脂的针叶树皮及苔藓,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能量。整个冬季,羚牛必须减少能量消耗来弥补食物短缺造成的营养不足,因此活动范围和活动量较小,。羚牛夏秋吃青草,粪便像家牛一样是一摊稠样;冬春吃干草、枯叶,粪便就像家羊,是一堆粪球。
羚牛属于广食性的植食动物,四季食谱各异,营养摄入全面。在野外共记录到秦岭羚牛采食的植物有161种,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有止泻驱虫的功能,能抵御疾病。羚牛以草本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或木本植物的嫩枝、芽、叶、皮和果实为食物,有时也采食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
羚牛在采集食物时显得颇为粗暴。它们用上下唇扯掉植物的枝叶,而不是以舌卷食。如果食物超出其正常采食能够到的高度,它们就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如用后肢站立,前肢抬起搭在树干上采集。有时它们会用前胸趴在树干上,通过身体的重量把直径5~9厘米粗的树木压弯或压断,甚至有时用头把树干撞断。采食时间多在清晨和黄昏,日采食10~30千克。
有勇无谋 常入陷阱
羚牛虽壮,头脑却不太灵光,遇到偷猎者布置的陷阱很容易上当。贯穿秦岭山脉的公路在上世纪70年代全面通车,加剧了人类对秦岭山区的森林采伐活动,侵占了羚牛的栖息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偷猎羚牛的事件时有发生,使羚牛的种群数量一度急剧减少。
2000年,政府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秦岭羚牛的栖息地因而得到保护。随着佛坪、周至和牛背梁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羚牛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多年的保护和对公众进行教育,偷猎羚牛的情况已经基本绝迹。由于羚牛与大熊猫同域分布,因此它们在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为大熊猫建立的保护区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陕西省林业厅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2015年底,陕西各自然保护区的羚牛种群数量达到5700多只。
本栏目责编/叶晓婷 yexiaoti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