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未来十几年的雾霾
2017-02-14侯雪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侯雪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如何面对未来十几年的雾霾
◎侯雪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今天晚上,我们开这个“空气环境与大众健康防护”圆桌会议的时间,恰逢北京市发布雾霾红色预警,而且雾霾最严重的时间大概是从现在开始到明后天。
局部的雾霾更需要警惕
这一次雾霾的特点是面积大,我们一般把雾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面积的雾霾,由气候成因和污染物双重叠加造成的,一般影响面积大,但是持续时间相对比较短,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善,大概3到5天会结束。还有一种就是局部的雾霾,有时候看着天空挺晴朗,但PM2.5(细微颗粒物)超标,相对来讲,后面这种情况大家会不太在意。我想有以下三个维度可以引发大家去思考空气环境与大众健康防护的问题。
把天空变蓝需要十几年
第一,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多久?国务院在2013年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即2013年到2017年这5年的防治计划。当时定了一个目标,到2017年要把京津冀PM2.5消减25%,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们有所降低,但是超大城市距离目标还比较远,尤其像北京离目标还比较远。国家制定了一个规划,在2030年把全国的PM2.5平均水平控制在30左右。学术界的观点大致也与政府目标差不多,大概我们还要花13年到15年的时间,把我们的天空变蓝。这是一个规律,我们都认可大气系统是非线性稳态系统,某些指标特征超过阈值,就会滑向另一种稳态。非线性系统一般不可逆,很难再让它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如果是封闭的状态就几乎不可能。好在大气系统是开放的状态,我们可以人为干涉,如果现在就采取消减污染物、改变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改变交通规划、践行个人绿色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我们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政府提出的改善目标。那么,问题就来了,未来13年到15年时间,我们怎么办?这是一个思考的视角。
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第二,关于污染物和健康效应。从毒理学的角度来讲,现在已经可以证实雾霾当中包含的这些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流行病学的研究和证据还有待丰富。从科学角度来讲,要把污染与疾病直接挂钩,还亟待加强研究。但医学界和世卫组织形成了共识,只要有人体健康风险存在,就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态度,这是第二个视角。
能否靠技术创新解决问题
第三,如何在这么一个状态下,尽量减少大家的健康暴露风险,减少致病风险。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起要靠技术、要靠创新来给我们提供空气净化装置。在我们环境学界,一直讲环境是公共产品,是不能分割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北京市,无论你多富有还是多高贵,你跟我们呼吸的是同样的空气。但目前有一些空气净化装置、设备,似乎能把空气分割,帮人在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比方说室内,提供比较舒适的空气质量,并减少健康风险。这些产品正在大量涌现,未来还需要大家密切关注,积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