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区:『六个三』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7-02-14
近年来,长治市城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六个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先后被授予“山西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县(市、区)”“山西省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荣誉。
一、三个到位,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水平
领导到位,教育优先发展。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认真履行政府职责,成立了长治市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办、教育、发改、财政、城建、规划、国土、人社、公安等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协同合作,形成了领导重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局面。
规划到位,教育科学发展。全区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长治市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治市城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确立了“遵循‘为精品城区提供教育精品’的发展思路,实施均衡发展工程、优质教育工程、教育人才工程、终身教育工程、和谐校园工程等五项教育发展工程”,基本形成与上党城镇群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机制。
投入到位,教育持续发展。将全区义务教育经费按照上年度学生数和不低于省定标准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配套资金。一是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逐年增长。二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三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整体提高态势。
二、三大行动,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物质基础
强弱对接。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结合区域内城镇规划、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及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联盟校”办学体制,借助名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先后对惠丰小学与中山头小学和北董小学、八一路小学与紫金西街小学、梅辉坡小学与长子门小学进行强弱对接管理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辐射,薄弱学校办学实力快速提升。
学校建设。连续多年将学校建设列入区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首,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注重协调,确保了各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真正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最靓丽的地方。
设施标配。实行教育设备设施同步配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装备达到省定标准。先后为学校配备图书、仪器、体卫艺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部分学校的办学环境;为全区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等。
三、三大模式,突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准导向
片区互动。在全省率先实施了片区互动联合体工程,以区属优质校为中心,按照自然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8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一所学校做主导校。各片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合作,构建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研活动、教学进度、评价标准“五统一”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出台了《“片区互动联合体”办学模式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分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管理与质量、实施成效评估等5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并分自我评估、现场督导评估、结果的报告及反馈、督导后的学校改进等4个步骤进行具体全面督导评估,为顺利实施“片区互动联合体”办学模式、提升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督导评估机制保障。
特色文化。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校容校貌建设,重视校园人文景观育人的作用。二是各校根据本校的历史传统,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挖掘提炼,形成了师生认同的校徽、校歌和校风、教风、学风,营造了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氛围,努力培育以校风、教风和学风为要素的校园精神。三是张扬个性,实现一校一品。各校发挥办学主动性,利用各种资源,围绕学生“一体两艺”培养目标,以建立社团和俱乐部为载体,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网络教研。注重开发课程资源、远教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等教育因子,依托“城区教育信息网”,在长治市率先实行“学校、片区、区域”网络教研三级运行模式,建立了区、校、教师“三级”教育资源库,开发了“视频网站、学科主页、区域教研网”三大网络教研群落,形成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论坛、QQ学科群、电子邮件、教育博客圈、视频教研”六种网络教研方式,全区所有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络教研全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拓宽和拓展了教育科研的空间和手段,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
四、三大举措,狠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力关键
教师配备。根据义务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定期根据教师自然减员人数及时补充缺额,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师长效动态补充机制。目前,全区教师学科、年龄结构合理,基本能满足开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课时的需要。
依法治教。一是认真学法,自觉守法,率先执法,全面提高依法执教意识和依法治校能力。认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学校办学行为的合法性,杜绝了任何有悖于法治原则、法治精神的管理措施、规定和行为。二是认真贯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率先实现“一校一章程”。三是大力推进依法执教。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明确了教师“十要”“十禁止”“十不准”,具体规范了教师教书育人行为,切实维护了教师职业尊严。
专业成长。区政府高度重视教师培训交流工作,首先,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有力地保障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在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方面,制定《长治市城区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培训规划》《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确保培训率达到100%。各学校都能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第三,在培养名师方面,2002年,全面启动“名师培养工程”,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至今已产生35名城区名牌教师。全区每所学校均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全区共有省级特级教师,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304人。第四,在校长教师交流方面,认真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严格交流制度,创新交流机制,交流比例达20%,实现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
五、三大根本,聚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核心
高效课堂。一是课前开放。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搜集、自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课中开放。注重学生展示交流,利用课堂阵地,给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体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课后开放。着眼学生探究创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发现更深层级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全区学校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以“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的问题引领式、目标引领式、柜架结构式三类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程理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核心价值。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的第一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创造有效形式,深入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形成了长效机制。全面开展了节水、节电、节粮“三节”活动,营造了劳动光荣、节约光荣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了诚信教育,建立了诚信表现成长记录册,形成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
健康成长。各校还开展了“阳光大课间”“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强化了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三个重点,兜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生底线
实行阳光招生。为给“择校热”降温,给“大班额”消肿,减轻主城区学校学位紧张的压力,一是广泛宣传,赢得社会支持。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等,取得社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二是政府把关,出台相关政策。区政府办印发了《城区小学入学和小学升初中入学工作实施办法》,合理划分学区,科学规划布局,规范了办学行为。三是学校严格执行,确保分配的学生和学区内居住的学生人人有学上,并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四是严格监督,禁止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坚决制止跨区域招生行为,严禁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均控制在国家标准班额内,大大缓解了择校择班压力。
关注特殊群体。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落实“两为主”政策规定,开通绿色通道,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229人,其中初中869人、小学8360人。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适龄三类(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关爱体系,入学率达到了86%,有力地保障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确保安全第一。一是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机制,加强校园“五防”建设(人防、物防、技防、巡防、联防),提高了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水平。二是建立校园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过统筹协调,真正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三是加强了安全演练,开展了涵盖防火、防震、防爆、防疫、防空等方面的演练200余次,有100000余人次参加。四是强化隐患治理,彻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隐患10处,整治校园内部隐患32项,有效地预防了学校内外突发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五是将保安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彻底解决了公办学校聘请保安难的问题。目前,全区有5所省级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有30所市级平安校园,区级平安校园率始终保持100%。
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全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