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视域下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塑造
2017-02-14王岩
王岩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100102)
环境美学视域下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塑造
王岩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100102)
德鲁·莱德尔称:“当在岁月中穿行,人的身体的延伸部分随着潮起潮落,一会吞噬一切掀起的波澜,一会又把他们抛向岸边,人需要生活在身体,衣服,家具,住所,公共空间,和城市之外的身体里,在不断的延伸的生命里循环往返,周而复始,永不停息。”艺术既带来时空体验,同时时间也带给身体以不同感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在地缘环境共生的角度上,人的生存环境在在发展方式上变得脆弱不堪,“环境发展一边倒”带给人类复制性的机械空间模式,其丰富的文化可能性被剥夺。在全球化、城市化、生态主义、区域建设模式、可持续发展等多向度公共文化的大背景下,公共艺术面临着宏观上的战略发展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应用理论研究的众多问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表情符号,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力,是城市环境美学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生长、长期发展必将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从而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富国”的长远目标。
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场域;环境美学;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城市空间文化建设现状发展的价值缺陷
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至高无上的少数人的思维行为,是不可触碰的哲学思维领地。还有人认为艺术只不过是通过装饰行为赋予空间新的视觉效果,从色彩和内容角度赋予更多的赏心悦目的单纯表现力,然而这可能忽略了艺术的真正意义所在,艺术的功能从社会行为学和艺术职能里总结为教育、审美和传播。城市空间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的遮风避雨以及外在行为方式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顾及到城市文化环境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影响。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建设本身的艺术表现,城市作为一种空间本身也是作为艺术行为本身出现。纵观世界上古老文明城市的形成,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都是不同时代随着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诉求关系中总结出的建设经验。实际上,国家的城市建设背后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利益影响,在城市结构组成和空间属性设定上单一的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城市环境文化建设上没有从公众的文化视角和物质环境视角合理的利用艺术的度量尺,长久以来城市空间文化建设趋向同一性,地域文化符号的趋同性,导致人们视觉审美疲劳,精神享受空洞化等问题是我国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的难点所在。
二、环境美学引导城市文化建设生态走向
1.环境美学直属于环境哲学,是一个更高的概念视野基础,但相比于一般的环境哲学更具体一些,从现实指导方面讲更为确切。环境美学比环境艺术学、园林学、园艺学更抽象,是在环境建设角度起到综合性的指导作用,是跨学科的哲学指导,即包含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公共关系学、工程学等。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人类家园感的建立,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文化型、交流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公共艺术做为介入城市空间文化建设的手段之一,从时代角度讲,是后现代主义现象的必然归宿,是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包含整体性、实践性、多元化的特征,涵盖了人类的一切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局部的装饰介入,而是从哲学、美学、艺术观念、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向度出发整合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吻合环境美学在核心价值观念角度提出的人类环境建设的当代使命是回归自然和本质生命文化建设的初衷。
2.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统一体现城市环境建设的丰富性和审美特性。从宏观物质环境角度讲;环境建设基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产品和视觉艺术文化。城市环境最根本的基础是特定的自然条件,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场所随着时间的延续城市的地形地貌已经不再是起初的形象和构造了,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人造世界”。从生产力角度说,城市建设的初期更能接近自然属性的造作,尽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物质属性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属性,人们生活在城市里仍然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
城市环境构建第二物质因素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再生创造物。从环境类型角度来看,这些呈现在城市空间构成中的单元虽然功能形象各自不同,但依然是附属于人的生活生产使用必须之下,这也是城市环境中实用功能存在的价值,随着创造力的不断提高,导致对城市物质功能满足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审美作用。城市文化建设在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加快了步伐,环境文化的作用在城市环境美学体系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对人类生产生活中创造美的价值领域的拓展。
城市环境另一层面的构成也就是精神环境构建的视觉文化和物质合成文化要素的统一即公共艺术文化。这不仅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环境艺术,同时也包括纯艺术介入和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概述,随着人类在各种时间活动中审美创造的自觉性不断增加,以及当代背景造成的机器般的城市现状,要求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介入到空间影响和梳理人的生活情绪和生理追求,公共艺术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时代的责任感。公众性和跨学科的艺术和环境的构建体系,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发挥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的价值。
在城市环境发展的时代维度里,这种美感诉求效应的形成,是人的生命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审美主体的精神共鸣诉求,就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无比丰富性的基础上,城市环境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场所,它作为客观世界与人造世界的统一,成为了人类生命的所有可再造的历史性物质价值。城市客体空间作为人的主体重要的行为空间,它在为人类提供功能性的同时也体现在人对空间美的内在追求上。这是城市环境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把握他们在建造过程中和人类时代需求的规律性,保证城市环境审美价值的不断提升,才是环境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三、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文化场域构造中的时代诉求
公共艺术是发生在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艺术现象,不仅是美化人的生存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艺术,也能对空间和人都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可能是具体的造型艺术也可以是映像互动、舞蹈艺术、装饰艺术的综合范围,作为一种当代的艺术概念,从社会学角度讲,公共艺术是走向民主化和社会公众化的政治行为,它的行为标准包括文化与符号、资源与资本、民主与历史、艺术与空间、风格与时空、批评与策略等的社会学科和政治学以及人类学的综合意识表现。在这样的齿轮搭建关系里呈现出一种社会自由度和政治经济支配的“转换力学”关系。
公共艺术存在于社会环境文化建设的生态氛围里是多层次、多纬度、多视角的综合体系构成。从内容角度包含如下:公共艺术的初级阶段是以单纯的物质陈列以及具有艺术风格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家具等形式出现,具有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文化视觉气息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公民的精神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同物质空间同质化观念下的环境文化缺失的矛盾是时代的精神文化构成的主要矛盾,公共艺术行为成为公共艺术家对社会问题关注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过观察民生,体悟民众声音,从公众视角走进去并从公众视角走出来,更多的吸收公众对公共艺术内涵的实质影响和建议。
广大民众不断的参与到公共艺术家艺术行动中去,从艺术观念上达成艺术家的思想和广大民众的思想同享共荣的本质联谊,从公共艺术本体上来说也更应该是跨界的思维运用,在公共艺术主题立意设定到表现手法和公众参与程度上要做到共同策划,论证,立项,设计得以实施。公众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既是参与者又是鉴赏者,这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家独立思考的行为。笔者在参与的公共艺术制作项目里有很深的体会,作品开始描绘立意的同时就有公众参与对话,在听取多方向的发声后,才能对形式和内容以及呈现方式做下一步的展开,公众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是最终的受益者。
四、城市文化建设的当代使命是环境艺术化与艺术环境化的统一
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环境构成机械且片面,越来越远离了人类所秉承的理想,越来越远离环境给我们带来的身心美感,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公众以及艺术与公共空间环境价值取向的新追求,是艺术从走向公众化的体现。公共艺术有时被定性为一种“善意经济”,以展示艺术美感的方式实施符号权利,在艺术与政治、艺术与权利的空间中起到嫁接作用,并且不知不觉中,以自然而然的外表达到对支配者的认同感与传播任务,所以公共艺术不能只为了满足“艺术的环境化”,更重要的是追求“环境的艺术化”,以此为背景,传统的艺术价值取向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也是甚多艺术家和社会哲学家一贯追寻的艺术价值取向,但王尔德在19世纪末提出了一个与传统截然不同的相反判断,即生活模仿艺术,远胜于艺术模仿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生活对艺术的模仿导致日常生活环境建设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这种现象即是人类对环境艺术的再造中一贯的行为方式,就是城市建设已经摆脱了原初的自然属性,成为了一种被审美观念或者美学原则指导原则下的重构的城市空间艺术品。我们再透视历史中横向与纵向理论价值的当下视野下,应该做到纵横综合角度思考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问题的统一性原则,做到促进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和艺术生活的互动推动,艺术环境化与环境艺术化是文学思维素养和物质生态导论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论从哪一单方面思考都是缺乏整体性的。所以环境美学的视域核心是自然主义人文环境的复魅与人居家园感的共同构建。
(一)以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为体
公共艺术介入环境中无论是自然山水还是人造景观都要从内核中相互契合,就是在“内”与“外”的神韵里寻找真实的联谊方法,创造出蕴含自然与人的生机和生命力的审美对象。公共艺术的本质创造应尊重来自自然环境的和艺术本质之间的真善美的互动性,内观性。而不是传统理想状态下被保护的文物性质的装饰艺术,在观念意识上讲,它应是可吸附性和可活动性的艺术形式。例如大地艺术家放弃了对艺术客体的追求的全面控制,而是使它顺从自然,感受自然,接纳自然。迈克尔·海泽就主张在其作品中否定永恒的客体。他认为:“当今的艺术要掌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需达到盖棺定论程度的易变材料”。空间的确定性和艺术客体的自发性,偶然性和变化统一的审美价值必定被接受。
(二)公共艺术在主体中承载这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广义上讲,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文化大部分是人类历史长河里创造性的文化遗产。公共艺术要想和城市文化环境共生存,必然要知味城市文化建设和人类历史文化现实走向的方向,从而实现公共艺术创作的真实方向,做到现实与历史文化的共生共荣。地域性的特色是文化在自然人文环境里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我们要深入的了解过去、现在和将来,让地域的历史特色彰显在公共艺术的形势和内容里,充满差异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更多注重这一点。现代城市社会生存环境划分了人与自然的生存边界,我们不断的在寻找家园感和理想主义的伊甸园,这种渴求也许是一种精神食粮的象征。只有通过再造性文化体验在城市文化环境里构建我们所需要的不同文化意蕴,通过公共艺术的体验做到文化与心灵,自然与文化的链接,从而创造一种家园感的意识生态场域生存空间。
五、人居环境视觉体系下公共艺术的绘造表现形态
人居环境视觉体系,是城市生态环境、文化底蕴、气质品格、价值导向的精神结构性呈现。公共艺术的视觉形象系统是一个文化重塑再造行为,对文化历史、人类行为、文字、映像、符号和媒介通过艺术手段加以综合绘造表达,以达到有效的展示和传播。从广义角度讲公共艺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涵盖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壁画、大地艺术、光电艺术、建筑、园林景观、城市公共家具、装饰艺术等造型艺术和非造型艺术的综合体现。
从艺术风格演变的历史视角审读公共艺术的产生,可以让我们站在历史发展的时空角度关注对照有关公共性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公共艺术的艺术形态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公共艺术从风格历史演变过来的继承发展和延续性。从西方美术史的起源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再到波普艺术的产生是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大众艺术转变的历史见证。正如现代艺术的风格内容让位形式,具象让位抽象,再现让位表现,审美让位创造的一向表达过程。经过对波普艺术的形式域内核的研究论证不论是从表达语义还是从方法形式都与公共艺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后现代艺术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人们对艺术的固有看法,波普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共同意志是公众化的表现,这就要求人们不再对艺术抱有神秘感、诗意的印象,艺术专有权利行为的崇拜。艺术与非艺术时空的界限被打磨铺平,艺术趣味逐渐走向公众化。公共艺术的绘造形式可从两大方面进行物意关系的构建:
(一)以形写意构造空间物质性展示公共艺术形态
物质性展示形态,是在多个不同公共类型的空间中存在,以物质化呈现的方式做空间维和,该物质性展示也分为:固定式展示和可移动式的策划展示。固定式的艺术展示是在公共空间的六大立面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场域基础,这样的公共艺术形式可能成为永久受保护的艺术生命,停留在历史的长河里接受来往的人们欣赏与感悟,艺术家们将空间与对应的文化力量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同时,打开了公共空间封闭的性格以及被禁锢的空间表情行为,不断的在公众性与艺术性之间的交流中形成公共艺术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形象。
(二)行为直觉构造空间意识化的公共艺术
我们共同面对今天鱼龙混杂的社会活动和更替快速的社会视觉活动行为,我们还没来得及体会到新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体会感悟,它们就已经消失了,公共艺术超场域的介入设计是建立在当下资源和人类共有行为分配不均衡导致的现有场域的时空生态人文环境缺失的背景下的。公共艺术体验从环境建设起初就应该介入到我们的生活里,社会行为公众化体现在物我合一的原初境界之地。临时性的公共艺术和艺术性活动常被商业介入到具有商业价值的空间或场地,作为催化剂的方式使空间受到艺术性的化学反应介入到现有文化缺失场域。公共艺术家应该有责任弥补文化建设的鸿沟,在身份转变的同时更应多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本质的根本诉求。根据商业空间或特定空间的现实需求,公共艺术以不同的架构主题可以联谊到不同的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之间乃至之上。艺术意识化表达的情形下,在形式上多以装置艺术、可移动雕塑、当代多媒体艺术、实验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介入手段,使公共艺术不断以一种公众化的文化介入手段成为检测和映像自然与文明、社会与人类之间的新的行为再造方法。■
[1] (日本) 北川富郎.乡土再造之力[M].欧小林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龙宏.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认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
[3] 黄有柱,雷礼锡 主编.城市公共艺术研究: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学术文献[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6.
[4]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
[5]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Cultural Creation of Urban Public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WANG Yan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Beijing 100102,China)
Drew Rider said:" while the time passes by, people moves with the tide. Sometimes it devours the waves and some times it throws them to the shore. People need live in a body, in cloths, furniture, domicile, public space and the body outside the city. We arrive and depart again and again in the circle of the extended life. Art brings the feeling of time and space while the time and space give back different perceptions. Since the post industrial era in 1980s, our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fragi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similarity of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gives Human beings a reproducible model which, on the other hand, deprives the diversit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art to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under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ecology,regional construction mo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c. As the emoji of a urban culture, public art is the vitality and essential content of the city.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will definitely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to achieve the long-term goal of "Cultural Power"
urban culture; public art; field;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JO
:A
:1008-2832(2017)05-0053-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