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片刻的欢愉

2017-02-14

星星·散文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苏利痛苦心灵

倮 倮

片刻的欢愉

倮 倮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诗歌的阅读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但如果这种阅读与诗歌写作联系在一起,这种乐趣便会随着写作的深入而逐渐消失殆尽。

偶尔灵感乍现写出的“得意之作”,与名作一比较便显得蹩脚。当自己深思熟虑以为又写出“代表作”时,然后却发现这已经是前人写烂的东西,而且语言、意象等也显得笨拙。

我感到绝望——写作带给我的欢愉是短暂的,痛苦和绝望才是长期的。

有近十年的时间,我基本上没写。制造文字垃圾污染人们的眼睛,还浪费纸张,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极不环保的事情,甚至可耻。知耻而后勇才是好的人生态度,但古往今来星河灿烂的绝妙华章已经让我失去了勇气。

一段时间我只是阅读,但是阅读又让我蠢蠢欲动。可是——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是我没有过的经验。

如果写作给我带来的是痛苦,为什么还要写?如果痛苦能让我的精神升华,我是不是需要写下去?

“诗是翻腾的内心之叹息,诗是被心谱成音乐的宇宙”(苏利-普吕多姆)。这样的形容难免不让人心潮澎湃。

怎么办?怎么办?

写吧,有时候觉得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身边朋友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的,马拉、阿鲁、徐林、余丛、唐不遇、容浩、梦亦非、庞白、黄土路……他们的荐读和写作,难免不让我又心痒手痒,偶尔涂鸦,被他们真诚点赞,这种朋友之间的认可又让写作有了些动力。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没野心也不勤奋,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趣味的人,热爱美酒、美食,我对喧嚣、繁华的生活充满怀疑,却又一头扎进这样的生活。

我知道。我是不可救药的。

可是,在某一个早晨醒来后,我突然幡然醒悟似的,勤奋起来……偶尔的闲暇时间及时间的边角余料都被阅读填充。

这当然不能成为写作的理由。

我几乎是无话可说了。

如果一定要进行解释,要么它是一种药,可以缓解我的生命之痛;要么我是吃错了药,宁可用无限的痛苦来换取片刻欢愉;要么它是一种毒药,我已经中毒太深。

当然,还有一个解释,我愿意在寻找“真”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而我本身是真实的。苏利-普吕多姆说:“在文字中,如果能做到真实,那就够独特了。优秀的独特性不是别的,而是记录心灵语言的完美的真实。如果真实只有一种,那么,唯有心灵是独特的。文学的独特性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人心变化所引起的永恒的真实。”

我的诗歌有我的呼吸、泪水和汗水在里面,甚至是我“生活”的再现。我触摸,我感知,我感动,我说出!

评论家谢有顺说:“而有感而发正是诗歌写作最重要的精神命脉。”“诗人是受消费文化影响最小的一群人,风起云涌的文化热点,出版的喧嚣,均和真正的诗人关系不大,他们是社会这个巨大的胃囊中无法消化的部分,如同一根精神的刺,又如一把能防止腐败的盐,一直在时代的内部坚定地存在着。”

我愿意用长久的痛苦换取片刻的欢愉或许只是为了“真正的”三个字,或许是为了另外三个字:“真”“善”“美”,甚至可能是只为一个字“真”。这才是我人生认识论的大问题。

我用诗歌中的“真我”对付世俗生活中的“假我”,用一种痛来缓解另一种痛。没有抚慰,只是让苍凉和感伤变成了文字,文字又变成了针线,把虚妄刺破,把破碎的日子连缀起来……

猜你喜欢

苏利痛苦心灵
苏利《准备上台演出的小演员》
谁痛苦,谁改变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分担痛苦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痛苦力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