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魏国良老师“三次备课”理论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13陈春芳
陈春芳
【案例背景】
3月1日至2日,我参加了深圳市直属学校新教师中期培训,有幸聆听了深圳市初中学科带头人魏国良老师《一个命题探究,三次备课》的讲座。魏老师指出,三次备课主要是:一是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二是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三是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当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简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备课的真谛,给初出茅庐的我指明了备课的方向。回来后,我一直想运用魏老师“三次备课”理论大胆实践。不久,科组长通知我准备一节公开课,虽是校公开课,但也不能等闲视之。经请教经验丰富的罗老师、李老师,以及自己内心的权衡和挣扎,我决定将课题定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案例描述】
一、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一步属于基础层次,即第一次备课。教师拿到教材后,凭着自己的认知水平,凭着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挖掘进行备课。这一步并不容易,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人存在依赖心理,以往我总是上网随便下载课件,然后简单地改抄拼凑,从而忽略自己尽管肤浅,却不乏灵光的见解。
新课程关于《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学习目标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根据课标要求,我把重点定为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意义,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定为如何全面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對于如何把“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这三件互不关联的大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还是苦无对策。尽管如此,经过一番圈点、勾画,以及零星的笔记、杂乱的摘抄、资料的拼贴,挑灯夜战后,教学设计的初稿还是完成了。自我感觉是: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二、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
第二步是发展层次,即第二次备课。就是查阅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真正读懂编者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在反思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备课。
作为刚毕业的年轻老师,阅历和经验实在有限,因此继承和借鉴前辈的成果这一步骤必不可少。于是我开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仔细查找后,我发现与这一课相关的素材很多,如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动画片《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动态路线图、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邮票等,纷繁复杂,令人难以取舍。搜索到的人教版参考课件和教案有42份;北师大版的有36份;岳麓版的也有20份。但前辈们对于这一课大多没有好的突破方法,雷同的比较多。山东金梅老师的优质课令我茅塞顿开,金老师以“帆”切入,通过“帆之荣”、“帆之危”、“帆之辱”、“帆之盼”四个模块,将“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很好地串成了一条明晰的主线,把明朝从国力强盛到逐步衰落的发展轨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人一目了然。
再次细细研读,我发现本课的三件大事都与“海”有关,于是我决定以“海”为线索,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话,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完成一段有趣的航海之旅。其流程大致是:
(一)导入:动画配乐《郑和下西洋》
(二)面向大海——交往篇
播放《郑和下西洋》动画片,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片中的皇帝是谁?2.西洋指的是哪里?3.片中的明成祖为什么不顾大臣的反对非要下西洋?他的目的是什么?4.片中的大臣们却持反对意见,假如你是郑和将如何说服他们?郑和下西洋能确保成功的条件有哪些?这样,摆脱了以往有关“目的”、“条件”问题的传统问法。
活动环节:(展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邮票)开展“我随郑和下西洋”模拟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运用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和合理想象体验历史发展的精彩过程,在完成角色任务时可以采用个性化语言,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协商,或寻求老师帮助下合作完成。这样逐渐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历史想象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三)抗拒大海——冲突篇
1.戚继光抗倭;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四)接纳大海——反思篇
(五)拥抱大海——挑战篇
小结部分,通过边展示“中国的外交历程”图片,边以激情四射的语言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但是具体的效果还要由实践来检验。
三、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当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第三步为创新层次,即第三次备课,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学的实践认识和亲身体验,总结上课中的成败得失,再反思总结,实现跳出教材教教材,达到一种新的境界。现将我五次试教及反思呈现如下:
经过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我真切感受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一次次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苍白。
奥苏贝尔指出:“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因此教师想要高效备课,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我在接下来短短40分钟的备课中把重点放在“备2班学生”上。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想知道什么,有哪些困难还需要解决,在预习过程中用了哪些学习方法等。我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教案上处处给学生设防,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入设定的教学模式中。2班与我所任教的其他班级相比,思维更加活跃,女生学习认真专心,并不因为历史是次科而轻视,部分男生历史知识丰富,兴趣浓厚,好奇心强,为我上好公开课打下基础。
【案例反思】
课后科研处魏主任马上组织评课。从总体上看,这节课是按照新课程改革指引的方向“走”的,既有成功的地方,又有失败的地方。
做得较好的地方在于:第一,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一切媒体资料(如动画片、图片、动态路线图等)制成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
第二,本课的立意较高,以“海”为线索重新整合学习材料,打破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和历史影响的传统讲授模式,让学生亲自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合作与对话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课程容量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第三,教态自然、从容不迫,亲和力强,语言干净利落,这对于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来说十分难得。
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亦有很多,如重点不够突出;板书还可以设计得更加科学、精致;时间不够充分,未能做到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夯实知识;语速有点快,等等。
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备课”,不如说是“磨课”更为贴切。磨课过程中,我时常处于无助和绝望状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时常因为思想的灵光而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经过这一次持久战,我对备课、磨课这一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不同方式“阐述”和表现,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教学开出美丽的智慧花朵。
第二,要充分考虑“预案”式教案。教学设计不应该是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安排,让学生钻进自己备课设计“下的套”之中;要充分考虑“预案”式教案,设计不必面面俱到,主要思考教学实施中的大方向、关键内容,把握整体目标走向即可。历史教师应该学会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和探究引入纵深。因此,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备课用详案,上课用简案,根据学生、教学活动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只有这样,备课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和高效。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平时通过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为每一节高效课打下扎实的基础。记得一位高级教师说:“我用我一生的时间备课。”这句话简单而耐人寻味,值得每位老师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