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研究

2017-02-13宾,李

关键词:城镇化率十三五城镇化

王 宾,李 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 a.农村发展研究所; b.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研究

王 宾a,李 群b

(中国社会科学院 a.农村发展研究所; b.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以五年规划为研究视角具体阐述历次五年规划的城镇化建设情况,基于L-Q灰色预测模型对“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截至“十三五”末,城镇化率将达到64.26%,提前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定的目标,并具体分析原因。

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时期;L-Q灰色预测模型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城镇化建设担负着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重任,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体现。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表明中国已经基本结束了以乡村为主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为主的发展新时期。中国目前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化的推进方式、实现途径及其表现形态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殊性及复杂性[1]。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

中国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经历了缓慢起步、曲折发展,再到迅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逐年增加,城镇人口也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按照诺瑟姆S型曲线规律,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增长期,“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将会如何?城镇化建设速度是加快还是减慢?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模概况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3]。从空间上看,城镇化是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并享受城市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各种服务的过程;从要素结构看,城镇化是劳动力、土地及资本等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一种客观发展现象,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4]。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69个城市,县城和镇2 000个左右,城镇人口5 76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10.64%。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向好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有所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内地城镇常住人口77 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6.1%,即在过去66年间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提高了45.46%。

对于城镇化水平和速度问题,理论界大致存在3种观点:一是认为城镇化率年增长1.4%,速度太快,城镇化率达60%,太高;二是认为速度在1%以内,基本适合,城镇化率45%左右,也不高;三是认为城镇化率仍然偏低,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超过1%并不过快,应加快城镇化进程[5]。不同学者也给出了具体的判断标准及预测结果,周一星认为城镇化速度选择平均增长0.6%~0.8%比较适当,这种速度要求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在6.4%~8.6%,这是完全有可能的[6]。陈明星等根据诺瑟姆曲线,推导出城市化速度变化的四阶段倒“U”形曲线,并预测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59%~60%[7];简新华等基于Logistic模型预测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5];高春亮等估算2011—2050年中国城镇化增速趋缓,年平均提高0.793%,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34%[8];卓贤估算到2019年左右,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51%的水平,之后进入年均增长1%以下的慢速推进期[9]。总体而言,中国跨过50%城镇化率大关后,呈现增长趋势是发展的必然,这也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相一致的。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只有以更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才有可能借助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否则只能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仍然很艰巨,城镇化的速度仍然不可能维持现阶段的低速增长;加之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城镇化工作的高度关注,也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化建设一定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维护中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抓手。

(一)总体概况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10]。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应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达到45%左右。由图1可以清晰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也出现了阶段性曲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作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国家,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将对世界城市化进程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人口基数大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图2主要列出了2006—2013年中国、金砖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平均增长速度,从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城镇化均比其他国家要快很多。

图2 2006—2013年中国城镇化速度、平均速度及国际比较[11]

(二)“五年规划”阶段城镇化建设情况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单元,主要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愿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连续制订和实施了12个五年计划(其中“十一五”之后改“计划”为“规划”)。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机遇与挑战,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发展新转折,国家及各省份均制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由表1可以得出,“一五”计划至“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城镇化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特别是“三五”计划时期,每年城镇化平均增长率和五年期间增长率均呈现负增长;而“九五”计划期间,则表现出城镇化建设的强劲势头,每年平均增长1.148%,五年期间共增长5.74%,为历次五年规划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时期,与诺瑟姆曲线规律完全吻合,即当城镇化率达到30%的时候,将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符合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规律。

二、L-Q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GM(1,1))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首创,该理论突破了原有预测模型需要大量数据的局限,针对贫信息、短数据的预测结果具有深远影响。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通过关联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趋势。GM(1,1)模型是由一个只含单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其运算步骤如下:

表1 中国历次五年规划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设有变量x(10)的原始数据列:

x(10)={x(10)(1),x(10)(2), …,x(10)(n)}

用AGO生成一阶累加生成模块x(1):

x(1)={x(1)(1),x(1)(2), …,x(1)(n)}

由一阶灰色模块x(1)构成的微分方程:

写成离散型,得:

其中:

按上述两个指标预测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2。

表2 指标预测等级划分

三、基于L-Q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规模预测

(一)数据搜集

由于灰色预测模型主要用于贫信息、短数据问题,因此,为了更加明确灰色模型的适用范围,本文选取“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相关数据,并通过查询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表3。

老福义正词严:“我向着她了吗?我说过,我母亲是你姑妈的朋友,你姑妈过世了,她很伤心。所以我只向着你姑妈,包括她的生命和她的利益,还有她的感情。另外,我是个警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责任。我跟小宋没有任何关系,她请求我代为处理你姑妈的善后事宜,我答应她了而已。你们放心,我会很公正。”

表3 2006—2015年全国总人口与城镇人口、乡村人口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规模预测

步骤1用对数函数变换{lnx(0)(k)}1/T(取T=2)处理表3原始数据得到表4。

步骤2利用GM(1,1)对表4数据进行预测,得到表5。

首先,根据表4数据,得到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各自预测模型为式(1)—(3)。

x(t+1)=16 467.577 045e0.000 209t-16 464.154 917

(1)

x(t+1)=2 433.820 762e0.001 363t-2 430.508 187

(2)

x(t+1)=-3 449.195 343e-0.000 970t+3 452.542 043

(3)

表4 对数函数变换处理后数据

表5 GM(1,1)模型预测结果

其次,同时得到各自预测模型的后验差比值C与小误差概率P,见表6。

表6 各模型后验差比值C与小误差概率P

根据表6,各模型P值对应预测结果合格,且3个模型的C值均小于0.45表示合格,表明预测效果较优,也表明此预测结果较为合理。

表7 2016—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测结果

四、结果分析

基于L-Q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运算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得图3,中国新型城镇化率将在2016年达到57.91%,而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约14.09亿人,其中城镇人口约9.05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达到64.26%。中国城镇化速度在平稳中不断发展,将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60%的发展水平,但是距离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图3 “十三五”时期中国总人口及城镇人口预测值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成为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支撑。在该《规划》中,明确要求截至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必须达到60%左右,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要达到45%左右,本文预测中国新型城镇化很有可能提前完成60%左右的预计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镇化实际上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是由其自身内在规律决定的,并不取决于政府的好恶。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既不能抑制其发展,造成城镇化滞后;也不能揠苗助长,“大跃进式”强制推进。片面抑制和强制推进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和短板,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和规范职责,保证城镇化协调有序推进和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13]。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服务性功能逐渐增强。通过坚持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导向,并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将有助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正确关系,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政府推动作用明显,形成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道路。但是,这种政府占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及“以GDP增长论英雄”的发展思路,容易滋生贪污腐败行为,也不利于地区长远发展。新型城镇化应该更多地由政府进行规划引导,更好地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建立市场运行机制[14]。

其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60%的发展目标,而本文预测值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率就将突破60%,而到2020年将达到64%。除了排除模型计算本身不可避免出现的误差外,提前完成60%的发展目标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主要体现在:第一,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不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两个月之后的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4,低于更替水平2.1,处于国际公认1.3的“低生育陷阱”。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3省的总和生育率甚至逼近1.0。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将进一步释放部分生育人群的生育能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策高度关注城镇化建设,并多次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下一阶段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新提升至最高层次。本次城市工作会议以当前城市工作重点为议题,就今后一段时期内城镇化的发展及治理等问题提出了长远规划及发展思路,并确立了具体的重点任务。这更加突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必然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第三,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在曲折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遭受了较多失误,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4年世界GDP总量达到77.3万亿美元,美国以17.1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而中国以10.380万亿美元排名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济来源。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很有可能将在2020年前完成城镇化率60%的目标。

五、结论

在“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然而城镇化建设不仅仅看重规模及速度,而是更在于质量。如果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达不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达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那样的城镇化建设将是失败的,也不得民心。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讲求软硬件齐抓共管,规划科学合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同时,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及规模也并不是呈直线趋势发展下去,按照诺瑟姆S型曲线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将会减慢,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发展趋势将趋于平稳,该规律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验证。中国未来城镇化建设水平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的水平,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后期城镇化阶段的诸多问题。因此,为防患于未然,在“十三五”时期,应充分考虑到城镇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为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做足准备。

[1] 倪鹏飞,杨继瑞,李超,等.中国城市化的结构效应与发展转型——“大国城市化前沿国际问题学术论文”综述[J].经济研究,2014(7):189-192.

[2] 陈锡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5-12-07(7).

[3] 祁子祥.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7):68-73.

[4] 张军,贾栋.中国仍可保持较快的城镇化发展速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5):14-19.

[5]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38.

[6]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S1):32-35.

[7] 陈明星,叶超,周义.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J].地理研究,2011,30(8):1499-1507.

[8] 高春亮,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趋势预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4):85-90.

[9] 卓贤.质量重于速度:对中国城镇化现状与潜力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5(8):52-61.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74.

[11]张红,张毅,王春波.我国城镇化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统计及国际比较[J].中国房地产,2015(7):48-50.

[12]李群.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

[13]张占斌,黄锟.叠加期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5):2-8.

[14]侯明喜,张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论坛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53-59.

(责任编辑邓成超)

Research on the Speed of Chines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13thFive-Year Period

WANG Bina, LI Qunb

(a.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b.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urbanization during each Five-Year in the past,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speed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13thFive-Year period by L-Q grey forecast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13thFive-Year period is a good momentum, and by the end of the 13thFive-Year period, the urbanization rate would be 64.26%, and the goal scheduled inNationalNewUrbanizationPlan(2014—2020) will be achieved in advance. Finally, the specific reasons are elaborated.

new urbanization; the 13thFive-Year period; L-Q grey forecast model

2016-09-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评价研究及其实证分析”(11BTJ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经济复杂性的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及应用”(71471177);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基础研究学者资助项目“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

王宾(1987—),男,山东宁阳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评价、不确定性方法研究;李群(1961—),男,山东临清人,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预测与评价。

王宾,李群.“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45-51.

format:WANG Bin, LI Qun.Research on the Speed of Chines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13thFive-Year Period[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1):45-51.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01.008

F124

A

1674-8425(2017)01-0045-07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十三五城镇化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