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绘画追求诗性的必然

2017-02-13俞海超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本源诗性艺术作品

□ 俞海超

中国绘画追求诗性的必然

□ 俞海超

中国绘画最大特点即与西方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意境”的重要性。具体来讲,其“画”与“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典型的。故而要准确把握“意境”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仔细探寻“诗性”的特征以及诗人作为“诗”的创造者所确定的艺术审美准则。由此看来,正如我们所知,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重视“人本的”,也即人的“存在”的重要性。然而对“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处是无关紧要的,因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已到了相当的深度,关键是在于我们理解领悟了多少。人的“存在”在中国绘画中,已鲜明地通过绘画作品直观的体现出来了,需强调的是“意境”“诗性”与人的“存在”之间所遵循的某种关系。如此一来,“意境”追求的原因与合理性我们将一览无余。然而当下,显而易见的是,绘画作品意境的丢失,即人们所指的艺术家文化的薄弱。许多人把这一现象归因于中国信仰的缺失,价值准则与原则的混乱。但其本质上只是虚无主义的现象,要想认清或解决这样一种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就不得不探寻“虚无主义”,然“这个最可怕的客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能说出自己的来源”,此处的“来源”我把它理解为“本质”。早在《草地上的午餐》出现伊始,艺术(也可在此指绘画这种形式)已从美的追求中解放出来了,艺术为了找寻其存在价值,不得不向哲学性寻求可能。即现下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已具有“哲学思考”的功效。据此,我们发现绘画(此处也可指艺术),有两个最终方向,一是“意境”的追求,一是“哲学”的思考。此两种不同的“审美目标”,有无相同之处,我们又该如何取舍,“我们还没成熟,还不能理解这种思想的严密性”!

一、以“诗”“意”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绘画

具体提出此种论点的是苏轼即“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对“意”的追求早于理论的出现。在此处“诗”与“意”虽有区别,但在王维的艺术作品中,是相“同一”的。前面我们提到过诗具有哲学性,如此一来在王维的“画中有诗”,也即绘画艺术作品是具有哲理性的,然它更注重内在。正如外界对中国的评价——“中国是诗的国度”不仅仅在艺术作品中有所表达,在人们的思维中,也一直存在着“诗性”。关于“诗性”,自有文献记载以来,观察到中国文字、语言本身就充满了“诗性”。在那个淳朴的时期,“诗性”是以较“拙”形式表达出来,但浓浓的诗意依然彰显。中国绘画一开始出现并非有其“独立意识”,它自身并没有意识到作为艺术的载体而出现。它是实用的也可说是现实性的。绘画早期,它大多出现在器物、墓葬、建筑上。再之后为功用性,纪实性,在这之中,“诗性”是以文学的形式,与绘画通过人的内在修养与美感积累慢慢相融和的。真正使得绘画作品中把“诗性”与“意境”相融为一体,且把这一准则,也可谓尺度确定下来的是“文人画”的逐渐形成过程,此与“诗”“意”为核心的绘画尺度形成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是同一的。因为诗性早在此之前已孕育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源头中了。

二、中国绘画追求诗性的必然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说道“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包含了另一方。”它们两者通过艺术而存在。所以想要理解中国绘画诗性的必然,我们应对艺术家进行审视。如此,豁然发现,中国绘画乃至艺术文明在各自所处的时期是专属于“读书人”的。他们本身就具有诗性的语言,从而他们的绘画也充满了诗性,进而构成整个中国绘画呈现出诗性的必然。与此同时,这些艺术家们(他们自己可能并不承认此种身份)因其所处社会位置,也因其自身的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暂且不论及它的内容)迫使他们进行思考。他们所思内容,通过诗的形式传达出来,即“思”与“诗”的对话。欲使人类丰富的意识生活变得清晰透明,出路有两个:运思和作诗。萨弗兰斯基曾评论过“哲学与诗之间这种秘密的亲缘关系,在现象学中表现的比任何其他哲学都更明显。”就此,我们可以反驳另一种荒谬的论断,即“中国没有哲学”。

由上可知,中国绘画其本质形成觉醒之初,就带有“思”与“哲”的内容,这也决定了,其表现理念上并不关注与对物象的百分百依实描绘,形成了对“意境”对“意象”的独特审美传统。反过来此传统更加使中国绘画充满“诗性”。它们两者之间,通过艺术家(诗人文人)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本源诗性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