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渔鼓民俗生活探析
2017-02-13查汪宏
查汪宏
(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莱芜渔鼓民俗生活探析
查汪宏
(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莱芜渔鼓在旧时代的莱芜家喻户晓,非常繁盛,但是在现代的城镇化进程中,因为新的民俗环境的变化渐渐退出了城市的历史舞台,向周边的县区发展求生存,这种现象充分说明莱芜渔鼓是农耕时代的文化存留,是村落民俗文化的体现,有着它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民俗。
莱芜渔鼓;民俗生活;特征
一
莱芜渔鼓是流行于山东莱芜地区的一种民俗曲艺形式,传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给当地许多人的童年带来过无穷的欢乐。笔者对这一民俗民间艺术品种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它与地方民俗、当地民间小调存在渊源关系,是一种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遗产。“莱芜渔鼓唐朝就慢慢兴起,到宋朝期间开始盛行,明朝清朝也很盛行,到民国就更为盛行。因为这种形式喜闻乐见、简单,伴奏乐器很简单,演唱形式也简单,能走着唱坐着唱,人多了能唱,人少了也能唱,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唱词现编,颂扬真善美,信口拈来。”①根据采访莱芜渔鼓第六代传承人魏述洋的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3年12月14日。地点,魏述洋宅。但是,在当代经济社会变革的大潮中,莱芜渔鼓这种艺术形式也面临生存传承危机。
莱芜渔鼓最早是为养家糊口卖艺所用,后来逐渐兴盛起来,流传较为广泛。现今,莱芜渔鼓演唱的艺人大多是农民或是城市里的退休工作人员,他们只是随意性地聚集在一起唱唱渔鼓,都是一些非职业性艺人。在农村,农民艺人通常都是在农闲时节聚集在一块唱渔鼓,城市中的艺人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演唱活动,他们的活动场地、活动时间和活动人员都是不确定的,有时人少、有时人多。莱芜渔鼓的演唱可坐着唱,也可站着唱,甚至还可以走着唱,通常采用坐唱的方式为多,演唱地点多在农家庭院、乡村集市、庙会等,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通常多在晚饭后的黄昏时刻演出。找一稍宽阔的地方,一把凳子,一张小桌,桌上放置一盏油灯,听众自带小凳,或席地而坐,自掌灯直到夜半,兴尽方散。”②根据采访莱芜渔鼓第六代传承人魏述洋的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3年12月14日。地点,魏述洋宅。其特点是民众自娱自乐。莱芜渔鼓在演唱方式上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说唱结合”。莱芜渔鼓的伴奏乐器极为简单,只有渔鼓和简板,在行腔或说白间隙中,通过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打响简板,以烘托气氛,鼓板相和,和谐悦耳。
在清朝末期,莱芜渔鼓非常兴盛,主要原因在于契合了当时民众的娱乐需求,这种实用性的功能能够以抓住民众的趣味为主旨,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加以改编后向民众传播,大多数不识字的民众能够通过听渔鼓来进行娱乐,而其中的人物和情节自然就为普通民众所接受③根据采访莱芜渔鼓第六代传承人魏述洋的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3年12月14日。地点,魏述洋宅。。莱芜人是非常喜爱莱芜渔鼓的,在清末、民国时期是它演唱的兴盛时期,在莱芜以及周边的村落唱渔鼓蔚然成风。附近的农村也常作为婚嫁、做寿、喜宴前的助兴之曲。艺人们走乡串户,争相竞技,使它的流传范围扩大到莱芜的附近县镇。主要演唱历史故事和人物,之后又增添了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宣传新思想、歌颂亲人解放军等内容,唱词中融进了许多新思想、新风尚,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莱芜渔鼓融豪放与细腻、说与唱表演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从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人以极强烈的感染力,是莱芜民众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基因与文化活化石的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在市民和村民里,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来渔鼓艺人演唱。如果是婚礼,就大唱《西厢记》给新人的好日子锦上添花;若是办丧事,就唱《罗成显魂》烘托悲伤气氛。悲伤时唱它排遣不平心绪,高兴时唱它表达舒畅心情,渔鼓传人魏述洋说:“莱芜渔鼓曾是传达莱芜民众喜怒哀乐和生生不息激情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采访莱芜渔鼓第六代传承人魏述洋的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3年12月14日。地点,魏述洋宅
莱芜渔鼓发展到今天,渔鼓艺人不再到处游唱了,因为过去的村落场地与现在的村落场院有了许多变化,现在的都市生活中有了专门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开放式的演唱地点,男女老少都可进入。人们到这里来主要的是自主娱乐,不愿意受到外在声音的各种干扰,与原来的共同参与一个活动的包容性心态不一样了,原有的民俗退化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场所原生地的原生态有着不可复制性”。渔鼓已经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了,一旦离开这种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环境,便会影响到艺人们的情绪。老环境一变,传统艺术的那种人气、人缘、文脉、文化氛围、地域优势、地理环境等都随之改变,失去了大量的听众和观众。
二
一种民俗文化,其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千百年沉淀的内涵,是一种民俗的文化底蕴。民俗是最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行为,体现了人们情感的最真切的一面。莱芜渔鼓融豪放细腻、说唱表演为一体,是莱芜人们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民俗民间文化的价值在很重要层面上是其本身记载了普通百姓生活历程,总结了生存经验,表达了生存理想,展现了民族精神。渔鼓历史悠久,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打息气”即渔鼓,兴起于北宋,在宫廷、勾栏瓦肆、庙会、农村皆甚为流行,在宫廷,则称唱道情,这是记载渔鼓演唱的最早文字。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朝着追求幸福的目标而去,历史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完善的社会发展的画面。莱芜世代流传的民俗音调承载着久远的历史,再现了丰富的历史画卷,其历史价值便在于此。
一个地区的民俗艺术形式往往反映这个地区的历史风貌。莱芜渔鼓作为莱芜民间艺术珍品,世代流传的曲调与民间故事展现了其丰富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普通百姓民族精神的变化,从历史到现实,为时代变化留下了生动形象印迹,而流传至今的渔鼓,在变化发展中虽加入了一些民歌、小调的唱腔音调,却是一幅当地历史文化典故的缩写画面,具有强烈的民俗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的曲调、曲目中保留了部分原生态东西,为研究莱芜地区的社会历史、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莱芜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的有益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莱芜渔鼓在演唱内容方面,将道德作为一种主流思想的宣扬,在精神品貌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价值。
从现实的角度看,莱芜渔鼓也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虽然它就像一条绵延不息的长河,流淌了近千年,现在仍在莱芜地区的土地上,广泛地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展现生活中的美好,描绘美好的前景,鼓励人们追求美好,推动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莱芜渔鼓的说唱内容更多的是莱芜地区发生的奇事轶闻,充分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所以仍为当地群众所喜爱,特别是一些传统经典曲目,人们在闲暇时日,自娱自乐,都经常唱上几段取乐。因莱芜渔鼓正不断变化,不断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莱芜渔鼓唱词中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念,重德守信的伦理观念,今天已作为普遍价值被莱芜人接受,并成为其文化秉持的基本原则。
莱芜渔鼓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资源,也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定期举办渔鼓演唱会,取得了很好的文化效益,并激起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种以旅游促文化的双向促进措施,对调动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积极因素,是非常有益的。
三
莱芜渔鼓是莱芜地区民俗说唱艺术的宝贵遗产,可以说,其审美倾向的形成是与历史习俗紧密相关的。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音乐表现形式来说,莱芜渔鼓其音调简炼淳朴,婉转悠扬,哼腔特点鲜明,在调式上多运用羽——宫混合调式,音乐节拍多变,节奏轻快,韵律突出,别具一格,衬词的搭配润腔更是灵活婉转,别具地方特色。唱腔中内蕴于深层的意境、音韵,使得欣赏者获得精神的超越,人性的回归的体验,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细腻、微妙的感情世界,在生动的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中,有着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如此,哼腔鲜明的旋律与鼓板相和的节奏所带来的审美效果交织在一起,使得莱芜渔鼓这种民俗说唱艺术具有亲民性和娱乐性,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内容来看,莱芜渔鼓表演形式简单,唱词现编,颂扬真善美,信口拈来。莱芜渔鼓其艺术的个性及其经典的语言描述身边的故事为特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又是那样的具有通俗性、大众性、趣味性、简朴性和便捷性。莱芜渔鼓是以歌表情的一种惜别活动,其内容、题材丰富多样,主要反映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好媳妇》、《党恩浩荡天地间》、《劝夫去参军》等,无疑是内心的真实表达,这是来自民众肺腑的真实情感,它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联想,使审美体验诉诸于心灵,从而得到审美愉悦。
莱芜渔鼓是莱芜地区传统民俗音乐文化丰厚积淀的一部分,在莱芜人文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其他民俗音乐形式一样,在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莱芜渔鼓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民间艺术是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中延续下来的,离开了传承,民间艺术就会失去传承的载体而慢慢枯萎,莱芜渔鼓面临的也正是这个问题。“能学吹拉弹,不抱渔鼓玩”,随着社会趋利化特征的凸显,传承人青黄不接,大大影响了传承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现在莱芜渔鼓生存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大本的唱词已经很少有人唱下来,有些原唱腔也没有被保留下来。目前健在的传承人只有2人,后继学习的人几乎没有,虽然莱芜渔鼓的形式还在,但内容、唱腔、内容面临失传。“我最大的愿望是把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传下去。”*根据采访莱芜渔鼓第六代传承人魏述洋的录音整理。采访时间,2013年12月14日。地点,魏述洋宅
(责任编辑:郑铁民 李鸿熙)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05
2017-03-02
查汪宏,男,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莱芜渔鼓的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5CWYJ34)、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莱芜长勺鼓乐的历史衍变及现状研究”(项目编号:14CWYJ18)阶段性成果。
J607
A
1002-2236(2017)03-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