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童心,让儿童创造力随音乐飞扬

2017-02-13王楠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童心创造力民主

□王楠

唱响童心,让儿童创造力随音乐飞扬

□王楠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者高度重视的课题,这不仅因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其认识、智慧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创造潜能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未来的生产力,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好的渠道。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儿童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给人心灵的触动是最美妙的文字都无法企及的,它会使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在音乐活动中,孩子通过民主和自由的情境氛围的营造,充分激发想象和求异思维,参与多感官的情感体验,从而点燃创新意识的火花,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让这创新的火苗“越烧越旺”呢?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多样化的,是易于被教育接受的。

一、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激起儿童创新的欲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主张提供给孩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由许多情境组成的,每个情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可唤起孩子不同的感受。可以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的情境氛围。

1.以乐悦情。

音乐教育以音响的情境魅力带给人们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起伏变幻、抑扬顿挫。在迂回曲折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合运动中,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如学习蒙古舞组合《小牧民》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老马与小马的角色,跟随着生动形象的音乐,我带领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学校草坪)奔驰,时而快、时而慢、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俯卧休息,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身临其境,高兴极了。在儿童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说:“美丽的大草原上,住着许多新疆人。那里的孩子们都会动脖子,你们想学动脖子吗?”孩子都欢呼着大声说:“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学跳新疆舞《新疆好》”。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起,他们扭来扭去的模样非常可爱,一个个虽跳得不是特别优美,可兴味十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配合音乐的情境感染性让每一个儿童都如痴如醉,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从而激活儿童的创新思维。

2.以乐导行。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每个正常人都乐于欣赏。能够倾心赏美就是乐于受教的表现,人的精神畅快了,才会产生积极地创新思维。如音乐游戏《小鸟飞》,我让儿童听着优美、轻快的音乐在户外小树林里模仿各种小鸟飞行和捕食的动作,孩子跟着音乐一会儿学小燕子轻巧地飞来飞去,一会儿学啄木鸟在捉虫,一会儿又学孔雀抖抖羽毛开屏的样子……他们在音乐丰富多彩的感染力下尽情而大胆地表现着自我,潜移默化地向我们展现了美的声音(各种鸟叫的声音)——美的形态(鸟生活的日常形态)——美的世界(鸟类世界)。也许孩子们这种最初的表现自我的行为在严格意义上称不上是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使得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提供给孩子们民主、自由、轻松、活泼的情境氛围则必定会让孩子的创新行为在日复一日中深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优化课堂教学,改变音乐教与学的方式,满足儿童的创新欲望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为前提,引导儿童愉快、主动参与创造活动,为儿童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思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才能使绝大多数儿童的创新能力发挥到最高峰。如在《拔萝卜》教学活动中,借助老公公等角色的情节,引导儿童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孩子们非常有创意,他们用不同的声音、动作、乐器表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耗子,不但丰富了情节,而且还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儿童的创造力。

2.鼓励、接纳、欣赏才能为儿童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

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话。”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儿童创造自由、民主的氛围,营造充满鼓励、创新的环境,这对开发儿童的创新潜能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儿童不经意间的创造性的探索倾向,满腔热情鼓励和指导,让儿童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乐,当他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稚嫩而新颖的创造性表现被教师接纳、赞许和分享时,他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向的情绪会激励他们更加热爱音乐。

三、动口又动手提高孩子的创新欲望

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是限制儿童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孩子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让孩子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儿童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尝试了创造的乐趣。

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孩子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由于歌词较长孩子记住较困难,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儿童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儿童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音乐就是这样有着神奇的力量,其丰富多彩的艺术感染力能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披上多彩的羽衣。教师设计组织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我们更应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给我们孩子一个崭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创新教育活动中发挥他们无穷的潜力,唱响童心,让儿童创造力随音乐飞扬,让他们自由、主动、积极地成长!

(作者单位:云梦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童心创造力民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