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承方式 拓展生长空间
——地方戏曲发展模式刍议
2017-02-12曾慧荣
曾慧荣
创新传承方式 拓展生长空间
——地方戏曲发展模式刍议
曾慧荣
当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逐步丰富,便于当地农民群众休闲娱乐和学习文化知识,也营造了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如何让地方戏曲在其中得以传承发展,如何让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地观看到甚至参与到地方戏曲的表演?却是一个重大而新鲜的课题。窃以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农村实际、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的传承新模式,并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在向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让地方戏曲扎根于基层,不断壮大生长空间并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一、地方戏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中央对传统戏曲的发展高度重视,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传统戏曲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培育有利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目前,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文化部还将就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建设阵地以及开展活动出台了相关硬性标准,但地方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在其中究竟占多大的分量,目前尚不明朗。
(一)地方戏曲发展急需政府主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活的提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优裕,农民朋友对文化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也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开始关注于村级公共文化,希望享受到和城镇人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然而,在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主政者在管理上用力很不均衡,主要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经济建设上,对文化建设并不热心。如果地方财力捉襟见肘,那么就更加无力顾及村级公共文化建设。由于管理者一手硬,一手软,从而造成广大农村村级公共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朋友参与村级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地方戏曲院团的扶持与发展,各地的表现更是迥然不同,有的十分重视,解决了全体演职人员的财政全额拨款;有的却以市场经济为借口,将院团完全推向市场,一推了之,任其自生自灭,地方戏曲的生长空间由此越来越小。
(二)地方戏曲发展急需完善“三有”
近年来,虽说不少地方采用了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模式,助推了地方戏曲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大多数地方仍旧处于“三无”阶段:无固定的表演场所、无专业的表演队伍、无配套的资金支撑。一些地方依然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舞台,没有丝毫现代科技的元素,演出效果可想而知,更不能吸引青少年观众。还有的地方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年轻演员普遍缺乏戏曲表演的基本功,许多传统经典剧目因此难以在舞台上呈现。
(三)地方戏曲传承急需“新模式”
农村因地域文化影响和多元化的文化吸收,即使是一个乡镇中,不同的行政村也存在不同的文化特色,甚至出现“一村一品”。部分保留下来和挖掘出来的地方戏曲剧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娱乐优势,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极其广泛,不会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地方戏曲的传承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照搬照套城市发展模式。只有因地制宜,给予不同剧种不同的传承模式,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才能拓展地方戏曲的生长空间,使其代代相传,常传常新。
二、地方戏曲传承新模式刍议
如何发展地方戏曲传承新模式,以建立长效机制,是事关今后地方戏曲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着眼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共性研究,确保地方戏曲得以长远繁荣。
(一)创立政府主导、群众自主的传承新模式
如何突破地方戏曲传承的瓶颈?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政府突出主导地位。从政府本身的职能上讲,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项公益事业,是其职责所在。事实上,县级及以下地方戏曲院团,面对的市场极其有限,根本与中央、省级院团没有可比性。更何况大多数地方戏曲采用当地方言进行表演,其市场的波及范围就更加受限。所以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政府保留骨干院团(即地方财政全额支持)的前提下,重点资助民间院团和基层院团。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参与扶持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良好环境,发挥好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综合效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县级以下(含县级)转企改制国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在购置和更新服装、乐器、灯光、音响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近些年,江西省鄱阳县大胆探索,勇敢尝试,构建了以党委政府主导、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群众自主管理的地方戏曲传承新模式。该县在保留县赣剧团的同时,大力发展民间剧团,全县现有各种民间赣剧团40余家,农民朋友参与和传承赣剧表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也随之涌现出一批乡土文化名人,成为本土一大文化服务品牌。随着民间院团的搏弈,不但创造出“一枝独秀、百舸争流”的繁荣局面,赣剧这一地方剧种也得以发扬光大,进入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还将“拓展服务链条、培训戏曲骨干、打造地方品牌”纳入新模式的内容,多措并举,构建立体式、网络状的传承新模式。
1、拓展服务链条
第一,公共文化需求的菜单式发展,把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及时反馈到文化部门,便于公共文化活动安排。多年来,江西省万安县宣传、文化部门以“文化直通车”“千场戏进村”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链条拓展至村,将地方戏曲送到百姓家门口。甚至采取“百姓点题,文化做戏”的形式,让农民朋友直接向县里提要求,然后由县里编排节目送至村组。近年来,该县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编排了吉安采茶戏《鸭缘》《半边门》《爸爸妈妈回来了》等剧目,送到田间地头,深受百姓喜爱,《鸭缘》还荣获了文化部的群星奖。
第二,地方戏曲的相互交流。万安县经常将吉安采茶戏送到周边的遂川县、泰和县和兴国县,而其他县也将他们编排的采茶戏送到万安县,通过双向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对民间院团进行引导和扶持。民间院团若有优秀的地方戏曲剧目,文化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进行扶持和引领,激发民间院团传承地方戏曲的积极性。
2、培训戏曲骨干
为加强地方戏曲表演队伍管理,打造一支“生根、发芽、结果”专业人才队伍,填补青黄不接的缺陷,必须重视地方戏曲人才的培训。培训的范围应当扩大,除了选送财政供养的主干院团人员外,还应选送民间院团的优秀后备演员,甚至可与文艺学校联合办班,有意识地培训专业人才,着重培训编剧、导演和表演人才。山东省济宁市多次举办全市青年戏曲表演培训班。2016年,该市再次面向全市的梆子剧演员举办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青年演员达到35名。
3、打造地方品牌
地方戏曲的传承,不仅要把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更要把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出来,使之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戏曲特色,打造本地戏曲品牌。虽然文化部门对地方戏曲非常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传承和发展措施。但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传承方式是把这项地方戏曲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去。平常通过各种形式的演练、表演,使之得到传承、发扬和创新。比如,万安县的吉安采茶戏《鸭缘》,不仅取材于当地的真人真事,而且先后在县城和乡镇演出30余场,使之家喻户晓,充分展示了吉安采茶戏的魅力,该剧目前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文化品牌。
(二)创立财政支撑、
三级统筹的地方戏曲传承保障新机制
《关于支持传统戏曲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对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财政的支持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振兴戏曲艺术,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戏曲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扶持本地戏曲艺术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根据当地群众实际需求,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把下基层演出场次列为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考核指标内容。同时还要积极向上争取有关资金,以调动全社会对地方戏曲传承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江西省万安县在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操作上,江西省万安县主要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推行“三级统筹”:中央、省财政划拨一点,县筹款一点,乡镇自付一点的方式,着力改善地方戏曲传承资金紧缺的问题。县财政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活动阵地,二是举办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其中就包含了地方戏曲的传承,也就是吉安采茶戏的编演。如今,虽然限于财力不足,县乡财政支持力度不是很大,但对地方戏曲的传承上档次、上水平依然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通过建立保障机制的探索,全县各行政村村级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参与地方戏曲表演活动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农村的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也得到有效遏制,社会风气为之好转。
曾慧荣:江西省万安县采茶剧团
责任编辑:谢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