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阶段学生对双语训练的态度及原因
2017-02-12杨莹璐蔡亚苹
杨莹璐 蔡亚苹
探究不同阶段学生对双语训练的态度及原因
杨莹璐 蔡亚苹
本文通过对大一大二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双语训练的看法。整理受访者的言论,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双语训练的看法,多方面收集造成不同态度原因并进行深刻剖析。
双语训练 现状 原因
双语训练在南阳师范学院已开展了有十几余载,由英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相结合,以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项活动已成为一种传统,被一代代更为年轻、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传递下去。
1.现状及目的
我们发现近年来学生对于双语训练重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聆听了16位来自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心声,并随机街访了50名英语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具体要回答研究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对于双语训练的深刻感受和迫切要求是什么?并通过整理访谈笔录,对受访者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和剖析,探究现状背后的原因。
2.不同阶段学生对双语训练的态度及原因调查
2.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2.2 采访整理
本研究采取了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主要围绕“你是否喜欢双语训练?”做出以下整理:大一的8名同学中有6名喜欢2名不喜欢,大二的8名同学中有4名喜欢4名不喜欢。
2.3 详细分析
2.3.1 双语训练之纪律
10名受访者在谈到“纪律”这一话题时都表现得非常激动。例如,竹子说道:“双语训练的纪律太严了,观看者需要全程纹丝不动,让人感到压抑。”
竹子是一名负责任的班长,不但配合双语检查者监督本班纪律,也会参加双语训练。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她都觉得班上的气氛很沉闷。
贵阳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容纳空间逐渐扩大,经济成绩显著,但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各区发展不平衡、发展规模不均衡以及发展质量较差等问题(如图2),使贵阳某些区域仍然处于城乡混合状态,城镇化产业规模发展受到限制。基于西南地区综合经济体位置的贵阳市在建设性投资环境下,城镇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获得了资金的倾向性分配。但受到投融资环境、政策倾斜等因素影响,金融支持贵阳市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扁舟是大二的一名普通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关于双语训练过程中不能笑这一点她表示十分难以理解:
“话剧表演是最有意思最有看头的,表演者的动作和语气都很夸张,坐在台下的观众注意力也都很集中。双方本来很和谐,可是不让笑,气氛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对于观看者的要求过于苛刻会迫使学生对本来就不多的集中力进行再次分割,过多的关注自身行为、面部表情等而不再是表演本身,这反而促使学生在貌似专心严肃的面具下天马行空,起不到双语训练应有的作用。
2.3.2 双语训练之时间安排
双语训练固定在每天早上精读课前,约为20分钟。关于双语训练的时间安排方面,大一普通学生竹笋感受颇多:
“我们一周有三次:周一、周二和周三,大家轮流进行差不多两个星期就要重新开始一次,真的很累。”
而我们随机街访到的一名大二学生却表示,由于授课老师的个人安排以及本班的课程安排,她从未参加过双语训练。
本研究认为管理者在做双语训练方面的有关安排时不该把“第一节是否是精读课”作为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实际情况:若训练强度过高,热情和积极性就会随之流失,若强度过低,双语训练便形同虚设。
双语训练的评价标准满分为100分,进行双语训练的班级在时间上的把握也是一项计分标准。树桩作为一名语工委员表示非常有压力:
“我们的双语训练必须把握在15-20分钟之间,不能提前,要在语工委员和检察人员核对完时间后准时开始;不能拖延,要在老师上课之前自然而然地结束。一点做不好就要扣分。”
大二的双语检查者屏风也有同感:
“放假结束刚返校有的班级就安排的有双语训练,我们检查时发现大家不是重复以前的就是新排练的话剧角色之间对话生硬,问题层出不穷。”
双语训练是一项提升语言能力的活动,在灵活性方面应该更突出。诚然,学校为使双语活动开展的更有条理更加规范,对其纪律方面要有相应的要求。但过分重视形式也会挫伤学生对双语训练的热情。
2.3.3 双语训练之内容
双语训练的内容主要以话剧、朗诵和演讲三种形式呈现。关于这个方面,访谈中的大多数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好感。
大二的普通学生苹果说道:
“我们进行双语训练时需要查找资料、练习发音、学会和团队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留心,就可以获得知识。”
大二的班长坚果也说道:
“我虽然不常参加双语训练,但每次双语训练的开场词到现在都是信手拈来。”
大一的普通学生竹笋也表示:
“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我比较胆小,每次上台前我都要练习很多遍,刚开始时很尴尬也很紧张,但是时间长了反而很享受这个表演的过程。”
一个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接受访谈的学生们对于双语内容的喜爱恰恰印证了双语训练的魅力和闪光点所在。但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存在了十几年的双语训练也到了去粗取精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为双语训练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更好地发展下去。
本部分通过回顾采访片段呈现了不同阶段的双语参与者对于双语训练不同方面的态度,分析了他们不同态度的原因以及双语训练的优缺点。下一部分将着重为双语训练的发展提供一些“新鲜血液”。
3.研究者的建议与反思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16名大一大二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双语训练纪律、时间安排和内容等方面的不同看法。这些访谈分析极其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对双语训练的态度及原因。下面我们就双语训练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应思考重新规划当前双语训练的纪律要求,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然的训练环境,[1:8]“心理学研究表明,平衡理论是完全站不脚的,双语者在认知方面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受益匪浅。”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双语话剧大赛等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语训练话题和模板;开展多种相关的有趣活动来促进学生发展,并[2:204]“不断完善双语训练的评价机制,促进双语训练的不断发展”。
从学生方面来说,一方面[3:61]“双语训练作为一种语言输出的中介,使用、巩固语言的平台,因而能极大提高的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认为在做双语训练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若想语言输出就必先语言输入,所以学生应在课外多加积累语言素材。另一方面学生应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不能只关注外界因素,本末倒置。明白语言高度复杂是由于[4:295-496]“说话人所说内容的复杂性,说话人之间的共同关注点框架复杂多样以及说话人对自己所说内容的感受、态度、愿望等的复杂性原因造成的”,知道[5:296-388]“语言干扰是普遍的,但并非不可避”。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希望学校和学生双方都能对双语训练进行反思,从而促进该活动的发展。此外,由于质性研究本身的灵活性,本研究过程可能存在不够科学严谨的地方;加之篇幅有限以及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对双语训练的探究会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不吝赐教。
[1]王斌华.学习双语教育理论透视我国双语教学 [J].全球教育展望,2003,(2):8-13.
[2]徐乐,刘忠原.大学生双语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J].2015,(3):203-204.
[3]曹琰,郜丽炜,陈笑月,杨倩.双语训练对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调查[J].科技视界,2014,(32):61.
[4]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engage Learning,2012.
本文为南阳师范学院2017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spcp)“双语训练对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调查研究”的研究结果,项目编号:2017446。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