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运维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7-02-10陈昆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5期
关键词:成套设备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

摘要:文章以配网自动化、实用化为目的,通过配网自动化设备日常运维中的问题分析,提出在竣工验收、巡视定检、效能监察、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的对策。随着城市电力事业的发展,在网架结构逐步完善、电缆化率不断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稳定、管理流程日趋高效的基础上,配网自动化以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停电范围等特点逐渐被电力企业应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设备运维;电力系统;电力事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08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5.042

1 问题分析

相比一次设备,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增加许多部件或模块,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动操作机构、开关辅助触点、FTU终端、DTU终端、通信模块等,运维中常常面临诸如保护拒动误动、遥控失败、终端在线率低、电源模块故障、故障电流检测不准、二次设备缺陷频发等问题,降低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设过程中安装及调试不规范,设备潮湿凝露坏境,后期缺少维护和定检手段。

建设过程中安装及调试不规范主要是指CT安装、电操及辅助开关安装、终端取电、继保试验及主站联调等关键环节管控不足,竣工验收不严,导致后期应用中发生故障定位错误、遥控操作失败、开关状态遥信量与现场不一致、终端失电离线等问题。设备潮湿凝露环境对二次回路和电子板件影响很大,常出现操作机构、辅助触点、继电器、端子排锈蚀、板件故障、二次回路短路等缺陷。自动化成套设备投运后,由于缺少维护和定检手段,往往是在应用中失效后才进行排查消缺,随着运行年限增加,这种情况愈发突出,导致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2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配网自动化建设往往是一个项目有许多站点分批次停电施工,如果在送电后统一进行验收,每一个站点安装调试阶段的很多关键环节无法得到检查和追溯,因此应建立专业的验收管控小组,制定并细化验收表单,采用专人旁站或自主调试方式,对每一个点进行验收。需要强调的是在安装调试阶段应重点关注CT安装、电操及辅助开关安装、终端取电、继保试验及主站联调等关键环节。CT安装应采用保护级CT,变比选用应适当,保障故障电流检测的裕度和精度。开口型CT安装时连接处应闭合平整紧密,端子连接牢固,电缆屏蔽地线接地位置正确。电操机构及辅助开关安装建议在二次接线中将电机电源与操作电源分开,便于后期故障分析。自动化终端取电户外应采用PT取电,户内双回路经微动开关从不同低压母线段取电或一路经PT取电一路经低压柜取电。同时配备蓄电池组,电源管理模块进行自动投切,终端信息表配置中,加入电池欠压信号,后台可监控到电源模块故障。

3 巡视定检

通过对配网自动化终端的缺陷分析,可以发现缺陷多集中在成套设备的DTU,FTU终端本身及其二次回路,其中板件故障、电源故障、控制测量回路故障占比最大。配网自动化终端板件主要有测控主板、电源板件、遥信板件、双电源切换模块、通信板件等,电子板件受湿度、温度和自身质量的影响,寿命周期较短,长时间运行后易出现死机离线、失电离线、无报文收发等现象。电源故障原因很多,一般有终端取电的变压器轮换停用、PT柜熔断器故障、空气开关跳开、电源回路端子脱落开路、滤波器、电源管理模块、电容器故障等。控制回路故障多为分合闸继电器锈蚀短路、分合闸线圈烧坏、电流测量端子开路短路等。以上三种主要故障为导致配网自动化应用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二次设备运维十分必要。

配网设备普遍存在数量多、分布广、运行复杂等现象,因此在初期阶段建议采用一、二次设备巡视一体化,主站监控和现场巡视相结合的方式。一、二次设备巡视一体化即巡视一次设备的同时对自动化终端进行巡视,主要是外观检查、各板件模块指示灯检查、交换机指示灯检查,排查出具有表象的缺陷。主站监控是指通过后台轮巡配网自动化站点、主要监控在线情况、开关分合位、电流遥测值、电池欠压信号、装置异常信号等,发现异常,再派工作人员到进行现场查看。

配网自动化终端维护主要有定值管理、电池更换、除湿器安装、终端清扫、图形数据维护、运行资料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内容。对于环网接线的配网网架,当运行方式变动后,定值需要及时修改,以适应级差配合。电池是消耗品,对不同批次投运的终端,应以3~4年为一个周期进行电池轮换。潮湿凝露严重地区,建议一方面改进电操控制回路工艺,通过采用固态继电器,航空插头等提升防护水平;另一方面安装除湿器改善机柜内的环境。网架结构变化,终端投退,应采集相应必要的设备信息进行电子化移交,光缆路径及光交换机节点应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录入,同时在电气接线图和主站系统图对自动化图模进行更新。运行资料应包括设计资料,调试报告,设备技术资料,验收资料,巡视、检测、缺陷等运行记录,配置文件、定值表、信息表等系统参数记录,维护软件、版本程序等软件资料。DTU、FTU终端因其板件类型多、设备型号更新换代快,常常出现因为无法找到备件更换故障板件而导致整个成套设备无法正常运作,在设备招标和物资管理方面应关注此类后续运维问题。

配网自动化终端定检主要有蓄电池检测,版本程序及信息表核对,开关分合位双点遥信模拟检测,电池活化、柜门开闭、装置故障、远方就地等单点遥信模拟检测,交流采集检测,遥控检测,中间继电器检测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建议结合一次设备停电同步实施。也可考虑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解掉电机电源方式,带电检测。

4 效能监察

为客观评估配网自动化应用水平,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问题,提升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建设效益,电力企业应围绕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开展效能监察。效能监察主要包括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管理体系包括项目规划、到货验收、施工进度、设备台账、技能培训、巡视管理、技能管理等。指标体系应集中在主站可用率、在线率、故障定位成功率、断路器动作成功率、快速复电成功率等关键指标。

5 技术支持

现阶段,配网自动化种类复杂、分布广泛,且二次维护人员欠缺下,强化主站对终端运维支持功能,开发出异常终端清单导出,缺陷闭环管理、效益评价等功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具备合环条件的配网线路,可以通过“晨操”方式,定期遥控进行转供电操作,及时发现缺陷。

6 结语

随着配网自动化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电力企业开始意识到配网自动化二次设备的集中建设和运维的劣势逐步凸显,管理难以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本文主要以运维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为主要导向,通过分析,提出在竣工验收、巡视定检、效能监察、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的对策,突出强调供电企业应及早建立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运维策略,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完善设备缺陷库,探索并拓展预试定检内容,并以效能监察和技术支持为手段,提升配网自动化实用化。

参考文献

[1] 赖思灵.基于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要点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

[2] 郝瑞娇.基于配电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的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

作者简介:陈昆(1988-),男,广东深圳人,供职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配网自动化。

(责任编辑:蒋建华)

猜你喜欢

成套设备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