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很不好莱坞”
2017-02-10李菁菁青木杨檬
本报赴德国特派记者 李菁菁 ●青木 杨檬
“在欧洲与美国都从政治上相互后撤之际,欧洲的影迷圣地正学着把好莱坞轻轻踢到一旁。”英国《卫报》称,在当地时间9日开幕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今年美国的大制作明显少了。
从9日开始,柏林电影节将在11天内放映来自77国的399部影片。《环球时报》记者在电影节现场看到,观众从8日开始就已在售票窗口排起长队,电影节第一天很多票已预订光。不过记者发现,尽管电影节活动数量、参与人数都很惊人,但一切都秩序井然。过去这些年,柏林电影节经常以明星荟萃的奥斯卡影片拉开序幕,比如科恩兄弟的片子。今年,这个世界上参展作品最多的电影节,却是以法国爵士乐音乐家莱恩哈特的传记片开场,在18个角逐金熊奖的参加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只有一部是美国的。德国《明星》周刊指出,今年的电影节“很不好莱坞”:不仅好莱坞电影少,好莱坞明星也不多。不过这正是柏林电影节的本色——聚焦全球现实,但又突出电影艺术质量。
最重要的是,今年柏林电影节充满“中国元素”——除了导演王全安出任主竞赛单元评审团评委,入选主竞赛单元竞争的中国动画长片《好极了》最受关注——这是中国动画长片首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继宫崎骏《千与千寻》之后,本世纪第二次有亚洲动画电影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此外,由萨布执导、张震主演的日本电影《龙先生》入围主竞赛单元,张震将凭此片第四次竞选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其他华语片中,《空山异客》《巧巧》入围全景单元,《囚》入围青年论坛,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的《石头》入围新生代单元。
其他国家的参展影片也表现主题多样性,比如波斯尼亚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的存在主义戏剧主题影片《萨拉热窝之死》,还有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兰佩杜萨纪事》——一部关于难民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