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后导致的IL-6和IL-8水平变化*

2017-02-10赖晓东赖晓宁

重庆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胃液肺泡颅脑

赖晓东,许 珊,赖晓宁

(1.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409099;2.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外一科 445000)

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后导致的IL-6和IL-8水平变化*

赖晓东1,许 珊1,赖晓宁2△

(1.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409099;2.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外一科 445000)

目的 探讨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后血浆、肺泡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方法 63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误吸及误吸成分分为无误吸组、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液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各组不同时段血浆及肺泡液中IL-6、IL-8水平。结果 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创伤后24 h 血浆IL-6、IL-8水平和肺泡液IL-8水平高于无误吸组,并且误吸血液组高于误吸胃液组(P<0.05)。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创伤后12、24、48 h肺泡液IL-8水平较1 h时高(P<0.05)。结论 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后血浆中IL-6、IL-8水平升高,误吸患者血浆中IL-6、IL-8释放可能与肺部的损伤及全身凝血障碍有关。

严重颅脑创伤;误吸;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严重颅脑创伤是全球中青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颅脑创伤时吞咽困难,呕吐反射功能损伤或者减弱,神经功能障碍等均是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1],并且严重颅脑创伤时发生的颅底骨折和颌面部损伤、出血,以及气道保护性反射机制的降低和意识障碍均增加发生误吸性的概率[2]。约30%的误吸患者会发展成ARDS,病死率增加。因此颅脑损伤时是否发生误吸是需要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颅脑创伤时机体缺氧及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刺激大脑炎症反应发生,神经胶质细胞、白细胞、内皮细胞等等诱发白细胞介素(IL)的释放。有研究发现严重颅脑创伤患者急性期脑脊液和血清中的IL-6升高异常明显,且其升高水平程度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3]。另有研究者认为IL-8是颅脑创伤后启动神经炎症反应的关键因子,严重颅脑创伤后明显升高[4],其升高水平可以判断颅脑创伤的程度。严重颅脑创伤发生误吸时发生的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大范围地破坏肺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加重病情[5]。因此,本文旨在观察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后血浆及肺泡液中IL-6、IL-8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误吸成分对机体IL-6、IL-8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63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ICU,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14~51岁,平均(35.7±4.8)岁;31例合并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患者,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患者3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3~5分17例,6~8分46例。纳入标准:GCS≤8分;单纯颅脑创伤;入院后1 h内行气管插管术;伤前均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病史。受伤后30 min至6 h入院,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护,包括体温、心律、呼吸和血压等,同时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抗炎、脑保护等对症治疗。

1.2 方法 插管操作由指定的两名经过气管插管操作培训的主治医师完成,插管时通过喉镜仔细观察声门处是否存在污染物,并确定是否产生误吸。判断误吸指标:(1)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啰音;(2)气道内吸出胃内容物;(3)影像学检查见肺门影增宽,肺纹理增粗或斑片状炎症反应等征象。根据是否发生误吸及误吸成分不同分为无误吸组、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液组。从3组各选取10例作为待测样本,并在插管完毕后1、12、24、48 h分别采集血样,离心,取上清液,低温保存待测。灌洗肺泡,用吸痰管吸引肺泡液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和肺泡液液中各个时间点IL-6、IL-8水平变化。

2 结 果

2.1 确认误吸患者 经确认63例患者中有31例发生误吸,喉镜直视下可观察到声门处有大块污染物,将污染物进行胃蛋白酶检测和镜检判断误吸为血液或者胃内容物,经检测污染物为血液者20例,胃内容物11例。

2.2IL-6水平 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创伤后24hIL-6水平高于无误吸组,并且误吸血液组高于误吸胃液组(P<0.05),见表1。肺泡液中没有检测到IL-6。

表1 3组血浆IL-6水平

a:P<0.05,与无误吸组比较;b:P<0.05,与误吸胃液组比较。

表2 3组血浆IL-8水平变化

a:P<0.05,与无误吸组比较;b:P<0.05,与误吸胃液组比较。

2.3IL-8水平 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创伤后24h血浆IL-8水平高于无误吸组,并且误吸血液组高于误吸胃液组(P<0.05),见表2。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创伤后12、24、48h肺泡液IL-8水平较1h高(P<0.05)。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浆组24hIL-8水平比无误吸组高,而误吸血液组高于误吸胃液组(P<0.05),见表3。

表3 3组肺泡液IL-8水平变化

a:P<0.05,与无误吸组比较;b:P<0.05,与误吸胃液组比较;c:P<0.05,与同组1h比较。

3 讨 论

颅脑创伤作为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创伤类型,其死残率居高不下,误吸可大大加重病情,造成临床不良后果。国外研究报道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误吸的发生率高达50.0%[6]。国内一项包含97例严重颅脑创伤的研究发现误吸发生率为37.0%,本研究的误吸发生率为49.2%(31/63)。严重颅脑创伤时误吸发生率高,临床不可忽视。误吸发生后机体炎症反应增加,CC趋化因子受体2(CCR)的表达增加及与配体膜辅助蛋白(MCP)的相互作用引起IL-6、IL-8等一系列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白细胞激活,加强趋化、黏附作用及血管损害,引起临床不良后果[7]。因此本文就颅脑创伤合并误吸发生后及误吸血液、胃液不同成分时血浆及肺泡液中IL-6、IL-8的变化进行研究。

本研究发现,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液组创伤后24h血浆中IL-6、IL-8均高于无误吸组,并且血液组的IL-6、IL-8水平均高于胃液组。胃液组、血液组创伤后24h肺泡液中IL-6未检出,可能是由于浓度太低。而肺泡液中的IL-8水平也有变化,误吸胃液组、误吸血液组均高于无误吸组,误吸血液组IL-8水平亦高于误吸胃液组。

IL-6既是一种促炎因子,也是一种抗炎因子,在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理条件下,IL-6不能在血清中检测到,只在脑内有少量表达。Gebhard等[8]认为早期血液中的IL-6显著升高是由于严重颅脑损伤所致。Hergenroeder等[9]研究发现IL-6升高可反应颅内压增高。罗显荣等[10]认为IL-6既参与颅脑损伤后早期的炎症反应,在发病过程中也有作用。Woiciechousky等[11]报道颅脑伤患者的两个特点:(1)伤后第1天IL-6浓度稳定升高;(2)当其浓度高于100pg/mL时感染或病死率增高。所以早期监测颅脑创伤患者IL-6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IL-8被认为是调节神经炎症反应中的关键炎症因子之一,在颅脑创伤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ussack等[12]认为IL-8升高水平与颅脑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近期一项包含200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研究发现,血浆中IL-6、IL-8水平升高与ARDS的发生呈正相关[13]。

本研究发现,误吸血液组血浆中的IL-6、IL-8的水平较误吸胃液组高,分析原因考虑与误吸成分影响有关,有研究报道不同误吸内容物对肺的损伤程度和疾病的后果影响不同[14]。本研究发现误吸血液发生较多,占误吸发生率的65%(20/31)。误吸胃液1~2h时主要由吸入胃液中低pH对肺泡-毛细血管的损害,2~4h后炎症反应加强,免疫组织化学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至肺泡及肺组织间隙,IL-6、IL-8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炎症介质。但发生血液误吸时,其在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的同时,还能激活凝血系统,加重损害。牛永胜等[15]研究还发现,误吸血液会导致凝血系统功能受损,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Russell等[16]认为IL-8能够刺激释放组织因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而血液的误吸可能导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因此误吸血液组的IL-6、IL-8水平较误吸胃液组高,监测颅脑创伤后其变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单中心研究,且研究例数有限,在今后工作中的将进行多中心和更多病例进行研究。

[1]OliveiraAR,CostaAG,MoraisHC,etal.ClinicalfactorspredictingriskforaspirationandrespiratoryaspirationamongpatientswithStroke[J].RevLatAmEnfermagem,2015,23(2):216-224.

[2]BeldaFJ,AguilarG,SoroM,etal.Ventilatorymanagementoftheseverelybrain-injuredpatient[J].RevEspAnestesiolReanim,2004(51):143-150.

[3]ChiarettiA,GenoveseO,AloeL,etal.interleukin-1betaandinterleukin-6relationshipwithpaediatricheadtraumaseverityandoutcome[J].ChildsNervSyst,2005,21(3):185-193.

[4]KushiH,SaitoT,MakionK,etal.IL-8isakeymediatorofneuroinflammationin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ies[J].ActaNeurochirSuppl,2003,8(6):347-350.

[5]MarikPE.Pulmonaryaspirationsyndromes[J].CurrOpinPulmMed,2011,17(3):148-154.

[6]TerreR,MearinF.Effectivenessofchin-downposturetopreventtrachealaspirationindysphagiasecondarytoacquiredbraininjury.Avideofluoroscopystudy[J].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12,24(5):414-419.

[7]ShenY,WangX.RoleofCCR2andIL-8inacutelunginjury;anewmechanismandtherapeutictarget[J].ExpertRevRespisMed,2011,5(1):107-114.

[8]GebhardF,PfetschH,SteinbachG,etal.Isinterleukin-6anearlymarkerofinjuryseverityfallowingmajortraumainhumans[J].ArchivesSurgery,2001,135(3):291-295.

[9]HergenroederGW,MooreAN,McCoyJP,etal.SerumIL-6:acandidatebiomarkerforintracranialpressureelevationfollowingisolatedtraumaticbraininjury[J].JNeuroinflamm,2010,7(1):1.

[10]罗显荣,罗旭坚,张永.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6和16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4):205.

[11]WoiciechouskyC,SchoningB,CobanorJ,etal.EarlyIL-6plasmaconcentrationcorrelatewithseveritofbraininjuryandpneumoniainbrain-injuredpatients[J].JTrauma,2002,52(2):339-345.

[12]MussackT,BiberthalerP,KanzKG.SerumS-100Bandinterleukin-8aspredictivemarkersforcomparativeneurologicoutcomeanalysisofpatiensaftercardiacarrestand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J].CritCareMed,2002,30(12):2669-2674.

[13]AisikuIP,YamalJM,DoshiP,etal.PlasmacytokinesIL-6,IL-8,andIL-10areassociatedwiththedevelopmentof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npatientswith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J].CriticalCare,2016,20(1):288.

[14]JohnsonJL,HirschCS.Aspirationpneumonia.Reconizingandmanagingapotentiallygrowingdisorder[J].PostgradMed,2003,113(3):99-112.

[15]牛永胜,穆心苇,章淬,等.严重颅脑创伤后不同误吸成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2):132-133.

[16]RussellJA.Geneticsofcoagulationfactorsinacutelunginjury[J].CritCareMed,2003,31 4Suppl:S243-247.

�验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1.023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16ZDXM036)。

赖晓东(1975-),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创伤外科方面研究。△

R651.15

B

1671-8348(2017)01-0097-03

2016-07-30

2016-09-18)

猜你喜欢

胃液肺泡颅脑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