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瓜众”都长啥样?

2017-02-10张琦

中国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围观娱乐英国

文-张琦

海外“瓜众”都长啥样?

文-张琦

作为公民诉求的直接表征,

也许只有当诉求被满足时,

“吃瓜群众”便无需“吃瓜”,

也不再“吃瓜”。

“吃瓜群众”实质上是一种常见的围观现象,从古至今,概莫能外,有群众的地方就会有人吃瓜,这是人群的天然行为。不止国内,放眼海外,各类“瓜众”也比比皆是,无论英国脱欧还是美国大选都少不了各国“吃瓜群众”的英姿。

国外“瓜众”的狂欢

“吃瓜群众”的话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部社会环境,是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热点在网络世界中的直接反应。说起最近的社会热点,就不得不提及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

近年来的美国大选越来越不严肃,作秀的味道愈发浓厚,选美国总统颇有点选“美国偶像”的意味。如此大热话题,美国的“吃瓜群众”当然不会放过。与其关注选举的结果,还不如写一写段子。于是乎,美国大选变成了一场本国“瓜众”的狂欢盛宴。有些人做出了“明智”的决定:“我投米歇尔·奥巴马!”“我投我自己。”还有网友直言不讳:“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全民智商测验。”

在各路“吃瓜群众”花式调侃的专业围观下,国家元首的选举变成了一场娱乐盛宴。世界泛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吃瓜群众”在追求网络欢愉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从众和情绪化的倾向,而将这种“盲从的娱乐”发挥到极致的当属英国“瓜众”。

2016年6月24日,英国人民用自己一张张的民主选票,以极其微弱的优势脱离欧盟,英国首相卡梅伦留欧失败,宣布辞职。当世界人民还在为英国人的举动惊讶不已时,英国“吃瓜群众”却突然怨声载道:英国超百万人后悔,要求二次公投。因为脱欧会给英国民众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就业岗位削减,金融中心地位不保等。

为什么明知道脱欧对自己弊大于利,还会投票支持脱欧?不少英国民众对媒体表示,自己当初投票选择支持脱欧只是预先以为绝不会出现脱欧的结果,媒体在此之前的民调佐证了这种想法。在公投前的6月23日,调查显示主张英国留欧的意见占了上风。正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之下,“吃瓜群众”认为“反正投哪方或者不投,我们终究会留在欧盟。”

于是,他们或是放弃自己的投票权,或是抱着游戏的态度去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甚至故意投给与自己意愿相反的一方,才产生了这样戏剧化的结果。这也折射出全世界网民的一种基本状态——自相矛盾、情绪化与盲从化。

无论英国脱欧还是美国大选,对普通的中国大众都比较遥远,而且一定程度上并不涉及切身利益,所以中国网民多是以调侃的语气关注这两场重要的政治事件。相对于英国脱欧,国内“瓜众”更关注美国大选的情况,也编出了各种搞笑段子。

英国脱欧对于普通“瓜众”来说更难理解,而事件越简单,噱头越大,便越会被“瓜众”聚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瓜众”们更关心娱乐明星的绯闻,比如国内“瓜众”关注“林丹出轨”、“王宝强离婚”,而国外的“瓜众”在关注朱莉和皮特沸沸扬扬的离婚事件。可见,“娱乐”是各国“瓜众”共同的喜好。

狂欢背后“瓜众”的内心诉求

作为一种网络围观现象,群众吃瓜,除了是人类天性使然,更是人们试图通过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

其中,对娱乐的诉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围观的一般程序是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从而制造社会热点,引发社会整体聚焦关注。网友们的围观回复经常使用特定的、可模仿的、带有调侃的语句和口气,这无疑是一种喜剧效果,既给被围观者产生挫败和被鄙视的感觉,同时也给后来的围观者带来更多的乐趣,使后来的围观者们从中找到同类的欣喜感。

纵观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瓜众”们不仅是在追求虚拟的欢愉,其实围观狂欢背后也是满满的无奈与宣泄。譬如美国大选前的民调显示,八成的美国民众对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位候选人都不满意。像特朗普地产大亨出身,是亿万富翁,怎能体会普罗大众的疾苦?而希拉里在任国务卿期间表现平庸,美国民众并没有看到她有多高的执政能力,况且她丈夫的“拉链门”仍旧没有被“瓜众”遗忘。结果就是,这种不满在网络上就变成了围观和戏谑。

包括英国脱欧事件,现在看来似乎是英国“瓜众”的不理智导致自食恶果,其实脱欧背后也蕴含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让欧洲区经济深化连接,但同时也扩大了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例如希腊爆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欧洲,英国也深受其害,物价飞涨,国民生活质量也迅速下滑。这就不难理解英国“瓜众”会将这不满情绪通过非理性的投票发泄出来,但是非理性发泄则继续让本不乐观的经济情况越发糟糕。

对比国外,国内的“吃瓜群众”在围观遥不可及的西方政治事件,煞费苦心地编段子,积极参与这场狂欢。其实这也是国内“瓜众”在自身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的另类宣泄方式,既然难以上通下达,那就只能“隔岸观火”。相比于国外“瓜众”热心本国政治,国内“瓜众”更热衷于国外政治和国内的娱乐明星。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希望自己能够被认同、被接受和被重视。但反观当前,国内外激烈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难,人们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同和重视。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网民可以在网上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那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从根上来说,是源自于个体渺小,诉求难以被上层听到,只得通过调侃的语气在网络上引来关注,只能作壁上观,安心做一名网上的“吃瓜群众”。

无论国内还是海外,边吃瓜边聚众围观其实是网民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社会上任何一个稍具争议的行为,一旦被放诸公众视野,就必定会引来各种围观的声音——痛说、抨击、反思等等。

吃瓜除了娱乐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时常能发挥出其不意的社会效果,例如可以促进社会问题的披露和解决,同时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更会对每个社会公民的道德感和价值认知产生深远影响。“瓜众”要吃瓜到什么时候?作为公民诉求的直接表征,也许只有当这种诉求被满足时,“吃瓜群众”便无需“吃瓜”,也不再“吃瓜”。

责任编辑:浮琪琪

猜你喜欢

围观娱乐英国
英国的环保
开饭啦,快来围观一场餐桌礼仪秀
被围观的网络生活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围观古代名人的错别字
英国圣诞节
朋友圈,欢迎围观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