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2017-02-09林朝明
林朝明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69-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检验手段。比较中美的学生学习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应用等缺陷。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正是我们学生的一种写照。犹其是农村中学教育,更是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魔咒,一度追求升学率,几乎忽略了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的培养,又加上实验硬件的薄弱,实验教学的开展就变得更加困难了。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物理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中脱身,迈向素质教育?加大实验设施的投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几年来,农村中学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厚爱,补充了不少实验仪器和电教设备,这为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已认识到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加大了物理实验课在课堂中的份量,真正把“以实验为基础”作为物理教学的重点。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老师“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为主,仍然是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
大量经验表明,要让学生学好物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验教学。因为让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体现物理这一门学科的价值。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农村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课堂上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进行演示,还可以挖掘身边学生熟悉的物品自制一些道具,让学生有更深的认识,更容易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例如:利用空易拉罐做大气压强实验。空易拉罐很容易找到吧。我们引导学生利用空易拉罐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先准备好一小盆冷水(加放几块冰块效果更好)和一杯开水。将开水倒入空易拉罐摇一摇,将水倒掉,接下来将空易拉罐倒插入冰水中,我们会观察到易拉罐迅速变形,说明了罐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瘪了。这个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又如做物体的浮沉实验,教材的安排是先把鸡蛋放在浓盐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然后在浓盐水中加清水,观察鸡蛋的悬浮和下沉;再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的上浮。在实际操作时,加入清水的多少不容易掌握。会出现由于一下子倒入过多的清水,鸡蛋就下沉到杯底,而看不到悬浮现象,再加浓盐水时,鸡蛋就可能上浮不起来。可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所以,做好演示实验不仅可以直观将物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主动参与教学,不仅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又能引起学生在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农村中学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较差,学生差异又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开展分组实验。通过分组实验学习,学生们基本能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但是,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我们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经常性开放实验室
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虽与考试无关,但不能视为不重要,或被弃之不理,这些素材正是课外兴趣小组的好题材。这些小实验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有利于发展智力,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农村中学,学生个性差异大,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往往有更强的好奇心,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经常性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总之,要提高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能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