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情境背景下如何有效设问的几点思考

2017-02-09谢毓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参与度载体情境

谢毓芳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68-0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设问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开展交流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控制教学进程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教学反馈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学情境特定背景下的相关设问不仅承载着这些一般性功能,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精选情境材料,为有效设问提供载体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情境材料,不仅为课堂有效设问提供了载体,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情境材料的探究中,不知不觉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这一情境很有趣,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很高,并且设问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把设问置于学生感兴趣的合适的情境材料之中,以情境材料为载体来设置问题,使设问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可见有效设问的第一个构成要件是必须以合适的情境材料作为设问的载体。那么合适的情境材料怎么来呢?除了上述来自影视外,可以是来自音乐、来自生活、来自课本,还可以是来自时事热点的、课堂即时生成的等等。只要你时刻注意积累和发现,课堂情境材料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充分挖掘情境材料,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设问的构成要件之二是问题的设置与情境材料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关联度、梯度。设问是连结情境材料与形成知识要点并理解和认同之间的桥梁。设问的一头指向情境材料,另一头指向教学目标。学生的思考源是情境材料,教师设问的归宿是对知识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形成和感悟。合理的设问必须兼顾两者,找到平衡点,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激发。教师要吃透该环节特定的教学目标,对目标有完整而充分的把握。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选取情境材料和设置问题,还要注意设问的梯度。

这一案例就充分考虑了问题设置与情境材料以及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和梯度,情境材料始终能成为学生思考的源泉,设问的解决始终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一致,设问层层梯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知识的逻辑性、层次性,使设问的有效性大大增加。

三、努力提高设问的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设问的价值在于实现学习的价值。如果设问没有学生的参与,这一目标就会落空,实际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因此有效设问构成要件之三就是学生的参与度的高低。

提高学生对设问的参与度,除了前面讲的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材料作为设问的载体外,还要特别重视设问的针对性,这里所说的针对性除了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外,更侧重于设问的指向与所提供情境材料的关联度,设问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的实际和认知的水平相符合。这样学生在设问面前才不会不知所措,积极参与到对设问的讨论中来,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感悟,产生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课堂有效设问的针对性还要求设问简洁明了。即设问提出后,学生能够明白老师问的是什么,基本知道或经过引导和讨论之后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这样的设问才是有实际效果的。如果学生看不懂设问那就肯定没有参与度,也就没有实际效果

四、设问要打破模式化,实现设问形式、内容与出示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唤起学生注意、活跃学生思维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差异的刺激,也即教学内容的变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新颖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教育心理学家杰里·布罗菲提出的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也指出:教师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应该多样化和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与挑战性。教学情境背景下的设问本身也应注意新颖性与多样化。

首先,在设问方式上,教师可以根据情境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的设问方法,如当小编剧、开小诊所、设计活动方案、开辩论会明辨道理等。也可采用直观式设问方式或迂回递进式设问方式。但要注意的是,课堂设问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设问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向广度发散。其次,在设问的出示时间顺序上,根据实际情况在呈现情境前出示设问、呈现情境后出示设问或情境中适时设问均可。

总之,教学情境背景下的设问看似一个普通的课堂细节,但其作用不可小视,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践中都必须充分关注这个问题。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情境背景下的设问并不是教师的特权,我们提倡学生适时地由被动应答变为主动发问,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或生生互动、全体生命投入、师生共同成长的崭新过程。

猜你喜欢

参与度载体情境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