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在教育中的认识与发展
2017-02-09钱满玉
钱满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040-01
“创新理论”最早是用于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产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它也广泛应用各行业。“创新理论”在教育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教育的革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教育界进一步反思对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认识,创新被认为是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关注教师、学生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教育教学创新重新认识的探索和实践。
一、珍惜教师精神,造就教师队伍
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和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只是他的部分动机,而最突出的动机是“个人实现”,即“教师精神”。而“教师精神”包括:(1)建立私人王国;(2)对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热情;(3)创造的喜悦;(4)坚强的意志。这种精神是成就优秀教师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教育发展中创造性突破的智力基础。教师已经成为的教育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网罗创新型人才,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选拔人才的机制还不尽公正合理,论资排辈、年龄一刀切、恨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人才的制度化激励还相当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还十分稀薄,所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我国教师的孕育、培养和造就。因此,我国今后应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有秩序的进行教育资源结构调整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改变社会面貌和提高人民素质的教育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过程”,它将摧毁旧的模式,让新的模式有崛起的空间。然而,面对这个“创造性过程”,试图无限期地维持过时的教育模式当然没有必要,但试图设法避免它们一下子崩溃却是必要的,也有必要努力把一场混乱(可能变为加重后果的中心)变成有秩序的退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我国应该把教育资源集中于素质教育,跳过漫长的基础化教育阶段,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产业在蓬勃发展,并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从大趋势看,“创新教育理论”只有与“旧教育模式”融合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传统教育结构的困境中寻求突破,确实需要进行资源结构调整,但同时应该做到“有秩序的退出”,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那些传统模式的结构和素质,而不能顾此失彼,简单抛弃传统模式。如果进退失据,只是一窝蜂地退出,使所有传统模式一下子崩溃,那么,教师教育水平、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必将迫使背离“创造性”的初衷,变成只有破坏而没有创造。
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
完整的创新生态应该包括教育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中提出的“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为此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通过教育创新政策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教师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在政策架构上需要做的有:完善教师职称评聘的政策;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大对教师创新工作的保护与激励;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教师与科研企业进行创新理论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教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重构为创新服务的奖罚体制,发展各类学科综合创新,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