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

2017-02-09王玉杰

魅力中国 2016年2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课外自主学习

王玉杰

【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根据生命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培养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

【关键词】课外;自主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培养方法

新的生命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一、引导从传播媒体中自主获取现代前沿信息

新教材虽然反映了生命学科的前沿知识,但在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周期面前,生命学科的新观点、新技术、新发现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教材的内容难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为此,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的报道来了解生命科学的新进展。

具体操作如下:以学生个体为主,一般以二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在教师适当提示下,学生以班级、个人、家庭、学校阅览室订阅的的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电视节目、广播新闻、图书馆、新华书店为途径,收集相关信息,并从中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摘录、整理、复印或下载。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在组内完成对本组成员各种信息归类工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每个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设置的“课前3分钟信息交流”小栏目中上讲台进行交流发言。交流内容可推荐给班级宣传委员,可在班级的学习墙报或黑板报上展示,也可作为素材进行积累,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二、引导从日常生活实际中自主获取信息

生命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生活中处处能接触到,只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没有对它们更多的关注。如果能够把生命科学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的生命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学科素材,用于学科学习,那么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尝试把生活实际中的生命科学日常知识细化到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中,引导学生从这一途径来获取相应信息。如讲解《生命的化学元素》时,课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一些食用品、保健品(如金施尔康、钙片、补锌剂、加碘食盐等)的说明书或广告,从中了解人体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教《生命体中的化合物》时,让学生观察商场中的各种果汁、维生素类营养品、药店中各种维生素类药剂等,了解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引导学生关注与酶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加酶洗衣粉使用说明,了解酶的特性;从酸奶、培菲康药品中,让学生了解人体肠道内存在的有益菌……。

三、引导从社会热点中自主获取信息

生命学科不仅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联系,还与许多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而这部分知识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点,有机地与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拓展知识,使学生对某一热点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

在高一生命科学内容中,可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与之热点问题结合部分,如细菌与学生饮用课间奶中毒事件联系;病毒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的主题活动相联系;基因与DNA发现50周年这一纪念活动的联系。对于上述实践活动,我预先提示学生要关注的内容,如参观农业开发区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现代技术: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等。至于了解每项技术的哪些具体内容,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己确定,并做好相应记录。

再如,联系学生的学农实践,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大棚种植蔬菜、瓜果技术,了解薄膜颜色对农作物生长的关系,了解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提高光能利用的常识、方法等等,使学生每次活动都有所收获。还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某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根据教学内容(神经调节),选择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在教师统筹安排的基础上,学生围绕主题,自拟活动内容,制定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查找资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向有关医院、派出所、监狱调查,咨询,收集相应的材料、图片、主题宣传等,掌握主题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系列活动,并在课内交流。

三、探索的成效

1.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意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许多学生从原来只看课外传播媒体中的文体新闻、时事报道、娱乐节目、文学作品到现在有意识的关注生命科学的报道和资料,有的学生还告诉我:现在看报、看杂志、上网、陪父母逛超市买东西,都要留意有关生命学科的相关知识,如产品介绍、说明。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说明学生已有意识开始关注获取课外的信息,这必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2.加强了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以前学生认为艾滋病、吸毒、非典、炭疽病、流感等,只是个人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社会事件之后,学生非常惊讶,它们产生的危害,如同一场战争,一场自然灾害,使人们产生恐慌心理,足以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生命学科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了解相关生命科学知识,学会保护自身,爱护他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拓展了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引导学生从课外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以后,使学生信息来源多样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四、应注意的问题

1.及时交流总结,反馈调控。学生从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内知识到课外自主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期间学生必然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刚开始学生对于信息获取途径、信息筛选、整理、完成信息收集的时间安排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获取信息的动态,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作适当的引导,推广其他同学好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反馈调控。

2.要循序渐进。通过课外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持久连续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师不应追求它的即时效果,不能操之过急,提出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过高要求,而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培养。

3.指导学生判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某些广告中出现的广告词有夸大其词之嫌,片面扩大其作用,也有些网站给出的某些专业名词的解析并不一定是科学。所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时,一定要结合学科内容,用科学眼光判别信息的可靠性,学会选择,学会分析。

总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获取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课外自主学习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