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如何通过舞蹈培养队员的审美能力
2017-02-09陈兰
陈兰
摘要: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少先队活动课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关系学生今后人格健全、综合发展、审美素质培养的必要内容,而舞蹈教学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舞蹈动作;舞蹈协调;舞蹈配置;舞蹈情景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关于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建设成为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如何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整体审美能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对于少先队员的素质培养主要通过活动课来实现,而活动课中的舞蹈活动和学生的审美关系密切。很多教师发现,开展舞蹈课的时候学生会对于自己的肢体动作以及神情状态等等各方面很在意,会主动进行完善,这就能很好地增强学生自觉审美意识。那么在舞蹈活动中教师如何切实推进对少先队员审美能力的培养呢?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舞蹈动作是舞蹈练习的主体部分,也是舞蹈活动的必要内容,舞蹈动作是随着舞蹈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一,舞蹈动作要求学生深入体会其内涵。很多教师在教授动作的时候都只是自己示范完之后让学生整体进行演练,而忽视对学生动作细节的指导,忽略学生对动作内涵的领会,这实际上就错过了培养队员审美能力的机会。例如,一个完整的舞蹈在教授的时候都是分解为几部分动作,而每一部分动作不是僵硬的模仿,而是要在对舞蹈动作想要传达的内涵和精神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让学生深入把握舞蹈动作所载负的信息和精神,这样队员在联系的过程中就会加入自己对于某种精神内涵的理解,从而起到审美教学的效果。第二,舞蹈动作要求达到标准。教师要严格要求每一位队员把舞蹈动作做到准确、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和解说,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舞蹈态度,认真对待舞蹈动作的细节,使每一个动作都能传达出应有的内涵。这对提高队员关于舞蹈本身的尊重和审美十分必要。第三,舞蹈动作还包括队员的面部表情变化。这是一种潜在的不容易发现,但却直接影响舞蹈效果的审美因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做示范来说明表情之于舞蹈的重要性。例如,一个欢快的舞蹈,如果舞蹈者面部表情悲伤或者哀愁,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一个悲伤的舞蹈,而舞蹈者面露喜色便很不搭配。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在舞蹈的时候把自己内心和舞蹈结合在一起,这是舞蹈审美的重要内容,舞蹈者和舞蹈本身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才能跳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舞蹈。
其次,协调是舞蹈审美的重要内容,也是创作或者学习一个舞蹈必须做到的。一般来说,少先队活动课的舞蹈都是多人或者集体舞蹈,所以就涉及到协调度的问题。协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舞蹈动作的审视,还会自觉照顾到集体动作的进度,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审美能力。第一,动作协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队员轮流出来对集体舞蹈过程进行观察,这样就容易发现队员协调方面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就会更自觉对协调度进行观察和改进。第二,在舞蹈活动课之初,教师就要对学生讲解舞蹈协调的重要审美含义,通过为队员播放视频,观看一些经典的集体舞蹈,激发其审美意识,自觉把协调作为重要的舞蹈要求,增强审美意识。第三,协调也存在不同的表达内涵,有的协调是为了传达出一种力量,而有的协调需要队员表现出柔美、优雅来,所以协调的审美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审美理解。
再者,想要通过舞蹈活动课提高少先队员的审美能力,离不开完善标准的舞蹈配置。这包括舞蹈的服装、工具、舞台条件、化妆、教学设备,等等,这些是保证审美教学的必备内容,是教师开展完整舞蹈活动课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必要教学因素。第一,学校要不断完善少先队活动课的教学条件,不能为了节省资金而致使教学条件不足。例如,舞蹈的服装如果供给充足,学生在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穿上服装进行正式演练,合适美丽的服装能够激发少先队员的审美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很有代入感。第二,教师在舞蹈活动的时候可以给队员化妆,化妆本身就是审美的一部分,增强学生对舞蹈的严谨态度,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用心、认真。第三,教学设备的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舞蹈审美效果。例如,音响设备和灯光效果的完善可以使得整个舞蹈的美感得到提升,学生更加主动对舞蹈进行深入把握,增强审美欲求。
最后,舞蹈的情景设置可以快速准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每个舞蹈都有自身的舞蹈背景或者故事背景,这是帮助队员把握舞蹈内涵以及舞蹈精神的必要内容,也是增强审美需求和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一,舞蹈布景要真实形象,符合具体舞蹈的需求。很多学校在开展舞蹈课的时候忽视布景的设置,每个舞蹈课都使用同样的布景,没有审美特点,不具备舞蹈特性,导致队员的审美需求下降。例如,有的舞蹈表现少先队员不怕困难,勇于克服阻碍的力量,就需要教师在布景上多费心思,布景必须和舞蹈相匹配,能够符合学生的舞蹈本质。第二,舞蹈情景离不开舞蹈故事的讲述,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故事性的情境,带动学生的舞蹈审美意识。例如,在跳一个在公交车上为孕妇让座的舞蹈的时候,教师要先激发学生对于公交车上各个角色的感受能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的善恶是非感受增强,继而在舞蹈过程中能够自觉把里面的褒贬以及演员情绪给表现出来,提高舞蹈审美能力。第三,情景的设置还和舞蹈的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舞蹈活动课的时候,注意在舞蹈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不能都是选择简单的动作,而是要多选择具有情景模式的舞蹈形式。这样在组织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进行情境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舞蹈产生全面的理解个感悟,提高审美水平。第四,情景设置还需要舞蹈氛围的营造。教师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和肢体动作以及神态,老师的投入和认真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他们对舞蹈审美的重视,认真对待舞蹈活动课,提高审美教学质量。例如,在练习一个舞蹈动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表现人物情感,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认真对待角色的安排。总之,舞蹈课的审美建构需要教师设置情景带动学生审美需求的发展。
总而言之,少先队活动课中的舞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充分调动舞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审美环境建设,激发队员的审美意识,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