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

2017-02-09孙慧敏

魅力中国 2016年2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原则

【摘 要】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即突破教师、突破教室、突破教材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一个明确的破除应试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有一个坚定的重实践、重运用的交际方向;有三项具有改革特色的教学理论观点和基本教学原则,即:坚持师生结合、学生为主体、“一勺水引无穷水”的外语教育观和外语获得的学生决定论;破除“教师中心”模式,形成“大学生、小教师”的教学原则和配套方法。本文着重从三个原则方面来简述这一教学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三突破教学法;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带着生活中所形成的经验来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并进行巩固和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选择和加工外部信息并进行信息建构的过程。因此,学生学习外语知识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其进行传递,而是由学生自己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进行英语知识建构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即突破教师、突破教室、突破教材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一个明确的破除应试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有一个坚定的重实践、重运用的交际方向;有三项具有改革特色的教学理论观点和基本教学原则,即:坚持师生结合、学生为主体、“一勺水引无穷水”的外语教育观和外语获得的学生决定论;破除“教师中心”模式,形成“大学生、小教师”的教学原则和配套方法。

一、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概述

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即突破教师、突破教室、突破教材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一个明确的破除应试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有一个坚定的重实践、重运用的交际方向;有三项具有改革特色的教学理论观点和基本教学原则,即:坚持师生结合、学生为主体、“一勺水引无穷水”的外语教育观和外语获得的学生决定论;破除“教师中心”模式,形成“大学生、小教师”的教学原则和配套方法。坚持社会化开放的、动态的外语实践获得观,破除传统的“课堂中心”;实施课内外,校内外结合、教学玩乐用结合的“社会化大课堂”的教学原则和实施方法;体现相近层面的多种语言教材输入的外语获得大教材观,破除习惯的“课本中心”,实现自编、自选、自荐材料与必修课本结合的“大教材”原则和方法。

二、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原则

1. 突破教师中心的原则

突破教师中心的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构成由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而的师生结合原则,形成“大学生,小教师”的位置关系,道破工区学习过程中的“教师中心论”。外语能力的获得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决定因素是学习者。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在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师和生共存,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根本。所以,应把学生真正当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最主要作用是“引导”,即启发,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肯学、会学、乐学。(孙长顺)

教师要从“台上圣人”改为“身边向导”。(秦秀白,2005)教师其实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进行合作式教学。教师必须从“教”的权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对等的身份和学生一同头陀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机会,外语教学尤其如此。因而,交际化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首先都是平等的交际人和参与者,只是教师多一种责任和功能,需要时给学生以指点和帮助,绝对不应该以盛气凌人的说教者的身份出现。

突破课堂中心的原则

突破课堂中心的原则,即社会化动态的外语实践大课堂原则,形成“大课堂,小教室”。学会外语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而要突破教室,通过不断变化的社会化的外语教学实践。既然外语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得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去锻炼、培养。所以外语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而必须把学生的学、用、玩以及教师的引导、教授相结合,通过不断地在课内外、校内外的外语运用实践才能真正形成。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打破旧的“课堂中心”的束缚,使学生除了在教室里用心学习,还常常跳出教室,把所学外语用在生活中。比如,引导学生听广播,读报纸,看电视,听录音,用所学外语材料排节目、练唱歌、搞辩论、讲笑话;英语角里老友新生互诉心曲,演讲会上激昂慷慨……,由此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结合,教学用乐玩结合”的社会化大课堂。

外语实践大课堂是实现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的良好途径。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把它看作外语学习者的“复乐园”。

在社会化大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能有一个接近真实的交际条件环境,可以使英语学习,理解,运用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兴趣,又易满足成就感。这里打破的不仅是小课堂,实际上也打破了

2.突破课本中心的原则:

突破课本中心的原则,即输入相近层面多种语言材料的原则,形成“大教材,小课本”。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认为单靠课本不能达到培养外语运用能力的目的,主张从与教学大纲要求在内容、难度方面相近层面的语言题材中,自编、自选、自荐一些在社会化实践课堂中适用的材料,使它与课本相结合,作为实际学习的活动材料。这样作,既可使教材更切合学生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动力;也可“稀释”课本难度,提高新材料的复现率,并增加输入量和扩大输入信息。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是围绕教材进行的,它是最重要的学习材料,其它必须围绕着它来进行。在Krashen的理论中,有一个叫做监控假说,主要讲述的是输入原则:只要当语言材料的水平略高于我们现今能力的水平时(i+1),教学才能是成功的。我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渠道,多种学习材料。

破除课本中心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教法的创新,技巧的艺术,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精力才行,事实上,这一点真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啊,这要求教师要持之以恒,结合不同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不断研究,不断翻新,进而创新。

三、总结

实践表明,建构主义的三突破教学法的交际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教学法适应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扈彩霞.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 卢光斌.听力训练要把握关键环节[].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

[3] 张湛.关于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作者简介:

孙慧敏(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北华大学外语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