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应用认知

2017-02-09洪家国

魅力中国 2016年35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项目评估

洪家国

摘要:党校是解读中央文件、传达中央精神的重要喉舌,是领导干部统一思想的“熔炉”。加强各级省委党校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是有效抵御现代社会风险,提升工作绩效,完善管理体系的时代要求,而完善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和阶段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对培训项目的效果验证,从而达到在对干部的综合诉求及行为心理的分析中,构建现代公共管理部门的发展模态以及设计的培训项目是否贴合实际,是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中发挥评价、促进、创新作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党政领导;项目;评估

Abstract : to interpret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file, convey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 is the important mouthpiece, is the leading cadre "melting pot" of unified though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is effective against risks in modern society, promote work performance, perfect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Times, and improv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training courses and phase of the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on the effect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verif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demands of cadres an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analysis, buil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de, and design training program is not realistic, is the party for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training play a role of evaluation, promotion, innovation in the important link.In this paper, these two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ership project; assessment

在职能部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项目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现阶段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因此培训的目标设定要以强化这五个方面为中心。党校对党政干部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根据学员的体验程度来评价这个项目的设立和完成情况,来帮助党校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进而在对项目构架进行拆分重组的过程中,提炼出哪些内容可以共享、哪些内容可以持续、哪些内容可以推广、哪些内容可以改进。

一、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党校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只侧重于对每个培训单元课程评价的总结,演变成单一评价教学质量优劣导向,忽略了培训评估本身的价值,那么培训者参照评估的指标进行设定项目,由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特点是政治理论性强、技能操作功能弱化,因此培训课程的评估标准较为平面化,以学员个人体验的主观因素为主,由于学员所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多样,职能层级有异,统计出的评估结果往往南辕北辙,比如说针对领导干部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培训评估的导向就是信息量的容量,那么培训者的课程设计就是引用管理模型和大量的实例论证,再比如说针对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与训练的培训,培训评估的导向会以互动为主,侧重学员的心理感受。对于不同类型的针对领导干部的课程培训,要有不同的评估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

(一)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评估的价值导向有误

1.将培训项目评估简单异化为培训课程评估

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夯实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储备源源不断的力量,不同领域的领导干部对党校培训项目的需求不同。将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类别化层次化,是党校培训的重要步骤,因此相对于课程内容,在组织培训前党校培训部门要对培训项目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编排培训项目时,党校需要将培训内容之间的关联度、参训干部的需求度、整体培训的时效性作为项目制定的宏观考虑。在设定好项目结构后,进而对项目模块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微观把握。但是,党校等培训机构仍然重视课程而轻项目,缺乏从宏观角度的整体掌控,以名师名将作为项目设置的首要因素,不能从项目需求出发,还有待改进。

2.将对培训评估的分析简单异化为培训数字的统计

党校将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结果作为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实施末位淘汰制来实现培训评估考核的目的是错误的。诚然,培训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但是并不是唯一标准。在学员的评估过程中,学员易受到个人主观情绪的干扰做出判断,因此,只以评估分数做为统计并不科学,也让进行培训评估的目的出现偏差。对培训评估分析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党校教学工作的稳步提升,而不仅仅是作为奖惩的工具。对评估分数低的教师应该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做出贡献。如果只是一味地将培训评估作为考核标准,不仅会造成教师与评估者的矛盾,还会对教师的经验分享造成影响。

(二)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评估分析不到位

1.量化分析不到位

在对某一门课程或单元进行评估时,培训部门往往只根据评估问卷来评定教学质量,会造成武断定性的后果。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学员在写评估问卷时,受个人喜好、能力高低、需求程度影响,往往主观随意性较大,问卷的质量仍有待考证。培训问卷的量化分析是进步,但是量化的标准内容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如果对于项目的模块参差不齐、过于悬殊,应该召集专家、学员、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共同分析问卷,也许由于学员背景差异,结果和看到的会不一样。

2.标准分析不到位

由于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课程项目重在理论层面,常常会忽略用定量的思维来诠释,其实量化标准是有的,只是在干部培训的探索上还不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要不能量化表明就没有科学依据。在西方,尤其在英国,非常注重绩效考核的量化标准。比如,评价缉拿走私的警察指标合格率时,没有诸多的评价指标,也没有以走私犯的数量来界定,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走私物品的市场价格,如果趋高,则打击力度有效,反之则无效;他们在评价人事部门的主管时,不是以工作的量来衡量,而是以优秀干部的离职率来评判。在中国,民航飞机的评价指标也借鉴了这一量化思维,以正点率来评判,因为一架飞机的正点与否包含了诸如燃料的供应、服务的水平、食品的供应等方面。同样的量化思维需要我们在干部培训中进行标准分析,不是以简单的学员感受来衡量。

二、在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阶段引用评估的目的

培训评估从广义上来讲,即为对培训项目、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前评估是干部所在单位组织部门根据党校培训分类别、分层次要求对领导干部进行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考察,以作为进入党校学习的人才储备,党校根据参训部门要求编排培训计划能够使培训项目组织合理、运行顺利,达到对领导干部的培训项目预期。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中评估意在通过培训实施过程中的评估,以能够控制培训实施的有效程度。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后评估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的是使党校能够明确对领导干部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从而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评估对策

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现代培训与国民序列、社会一般培训等传统培训导向机制、侧重点不同,传统培训侧重高级别层次满意度,侧重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现代培训侧重学员层次的满意度,侧重素质能力、态度行为表现。党校培训体系的改善不仅有利于党政体系的培训科学化,更为现代培训理念注入能量。

(一)培训评估全面化、客观化

党校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是一个整体、动态连续的过程,评估的对象应该是项目的教学整体,不是仅仅因为一个教师的课堂表现、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或者个别学员的课堂反映来评定,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激发创造性和积极性。在培训评估中,培训管理者要注重项目的难易和专题的深入程度,一些项目课程可能会受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的局限,使得在客观条件中体现出的教学水平难以发挥到极致。常常会出现在党校任务繁重的压力下,专题程度较深,预留时间较短,教师们在仓促备课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小瑕疵,需要学员们的理解和时间上的完善。

评估机制的客观透明不仅需要教师与学员的双向评估,更加需要培训管理者、甚至一些培训专家的参与,这样才能使得评估结果更客观、更全面,培训专家和教师的参与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估成本,尤其在项目本身对重大现实问题、工作实践以及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地方党委中心工作的针对性上有重大帮助。对于评估的结果,培训管理者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根据结果划分奖惩,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并根据评测结果完善问卷的设计体系。只要评测的结果无论从教师、学员还是培训管理者三方都无异议,那么可以说测评结果满意,测评内容合理。

(二)培训评估定位理论实践相结合

党校培训的目的是使得领导干部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胜任岗位的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和价值导向性,并注重将学员的理论价值在工作实践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轮训班的教学以运用所学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指导工作实践为主。专题研讨班的教学主要围绕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确定相关专题,进行集中研讨。”这表明,在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中,理论在指导实践的问题中,要注重好两者之间的匹配协调。

党校的教学内容多元化和教学形式多样化在现阶段的评估问卷占较大比重,但是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却没有计入评估问卷中。可以说,教学内容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将教学内容的效力最大化的表现出来,教学形式发挥重大作用,如果教学内容丰富,但是并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形式,那么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反之亦然,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在评估模型上,可在欧盟的通用绩效评估模型上加入项目特色元素,重新设计与完善,同时注意在设计作用和影响指标时,协调好两者的因果关系。

(三)培训评估的指标科学化

评估的指标是否科学与其复杂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相反,越是简单易操作的评估方法,越是有效,更加说明成果。而且,评估指标的科学性不是一个短期的效果,需要中长期的检验与诊断,需要显性和隐性的评估相结合,问卷的比较需要紧密的相关度。对于指标的设计需要多次尝试,方案多样化的纵横相比较才能科学合理。

要比较评价指标的相关度,教学氛围、教师形象、授课内容、教学形式等要作为备选内容进行与项目效果的相关度比较,越是相近选项的比值也就越高,相反,则越低。至于如何设计也是我们在设计问卷时的难题,比如课件的内容丰富性可否用于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测。无论内容如何,最后的综合评判效果必须以项目效用最大化来评定,显性的评估指标可以以课件呈现度、教师对课件的掌握度、课堂的整体秩序等设定,隐形的则以学员的个人感受、教师的受邀次数、项目的重复率、学员对教师的咨询次数来界定,有效地避免了向学员个人感受主观化的单一化模式。

参考文献:

[1]肖小华.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机制[J].探求,2013(6).

[2]陈美贞.从责任视角论党校精神[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5).

[3]杨中华.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项目评估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浅谈党政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党政领导廉洁履职社会监督的理论基础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