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的海外项目团建密码
2017-02-09胡中杰
文|本刊记者 胡中杰
海外项目环境与国内环境迥异,上海电力的团青工作从哪里着手?如何联系和凝聚青年?
不久前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那么,在这个新时代,走出国门的企业团建现状是怎么样的?他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走进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作为始建于1882 年的中国最早的电力企业,上海电力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最主要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上海最主要的电力能源企业之一。截至2017年9月底,上海电力团委下设6个团委、7个团总支和43个团支部,团员总人数412人,青年总人数1136人。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国家电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综合能源企业”的总体部署,上海电力积极推进跨国经营,海外项目发展越来越快,一大批青年奔赴马耳他、伊拉克、日本、土耳其等海外项目。2015年上海电力团委在各海外项目设立了团组织,做到海外项目团组织全覆盖,积极探索海外项目开展团青工作方式方法。
上海电力团委介绍说,海外项目团青工作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受部分海外项目所在地政治局势、意识形态及法规约束,不宜公开进行团青工作。二是海外项目业务分散,青年员工流动性大,如伊拉克项目部很多员工每年更换一批,频繁的人员流动给团青工作质量、团青融入环境带来困难。三是海外项目员工远离祖国,与国内亲人沟通有时差,与外籍员工人际交往有语言障碍,易受心理困扰。
海外项目环境与国内环境迥异,上海电力的团青工作从哪里着手?如何联系和凝聚青年?
海外项目团青工作密码之:强组织建设 把团组织建在项目中
“马耳他公司设立在欧洲南部岛国马耳他共和国内,是上海电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军欧洲市场的主要平台与桥梁,旗下员工分别来自中国、马耳他、希腊、葡萄牙、意大利、塞尔维亚以及马其顿等7个国家,工作地点分布在马耳他及欧洲大陆。海外项目业务区域分散,团青流动性较大,许多工作都是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马耳他项目团支部书记介绍说。
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电力团委紧随海外项目党建步伐,加强组织建设,确保团青工作全覆盖。一是坚持在每个海外项目设立团组织,针对每个海外项目情况,专题研究团组织设置办法和团组织负责人配备,如团支部、团小组、青年联合会等形式,确保始终有人在现场推进团青工作。二是在国内设立相应团委(总支),负责联络管理海外项目团组织,建立并完善团青基础信息台账,反馈团青工作重点难点,及时提供团青工作建议,把海外项目团青工作作为团委年度工作会议和团青工作年度重点任务进行研究部署。三是为海外项目团干部准备团旗、《工作手册》等必备材料,在团干部和团青短期回国时,召开座谈会,组织团干部培训班,交流海内外团青工作经验。四是努力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突破时空限制,利用QQ、微信、“海外上电人”公众号、远程视频等现代科技和网络媒体,与国内同步开展“学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等工作,传达团内工作精神和任务,因地制宜开展团青工作。
上海电力团委在上海电力党委和国家电投团委的指导下,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了团干部直接联系海外项目青年管理办法,定期总结分析海外项目团青反馈的重点、难点问题,汇聚青年力量改进工作,形成工作报告;定期通过调研、座谈、网络投票等方法对各级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实现度进行抽查,考察海外项目团青对直接联系青年工作的满意度,及时把握海外项目团青工作生活状态,加强国内团组织对海外项目团青工作的服务、联系和指导。
得益于这一联系机制,在土耳其项目部所在地2016年7月发生恐怖袭击时,土耳其项目团小组在党支部带领下,运用互联网联络工具及时向国内报平安,每月整理驻外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传达给国内员工家属;同时,组织土耳其籍和中国籍员工共同开展语言交流培训班,不仅教授英语,还学习中文和土耳其语的日常用语,稳定员工情绪,提高员工士气,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海外项目团青工作密码之:抓思想教育 筑牢团青思想根基
“我们积极联络马耳他参赞,取得了参赞的支持,联合华为等马耳他中国企业,牵头组建了马耳他中国商会,我们团支部发布倡议书,组建了联合团青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关爱当地孤儿、智障儿童等活动。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马耳他项目团青介绍说。
属地化管理是上海电力团委探索海外项目团青工作的探索方法之一。在开展海外项目前期工作时,各项目组会拜访当地的大使馆和参赞,经常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同时积极寻找和加入合法的当地企业组织。项目公司团组织依靠党组织,通过党建带团建,积极主动和所在地大使馆和周边社区建立联系,建立定期汇报制度,接受工作指导,改进团青工作,积极与当地的兄弟单位、其他中央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共同推进团青工作。
团干部多渠道开展引领青年工作。一是线上至少使用微信、QQ、微博中的一种网络社交媒体与团青开展日常联系工作,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二是线下定期有活动,和团青面对面交流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积极争取党政工支持,力所能及帮助团青解答一些工作思想困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把优秀团青培养成工作力量,增强海外团组织力量。
上图为马耳他项目团支部志愿服务进社区 陪伴当地儿童下图为马耳他项目团支部组织圣诞活动
目前,所有上海电力海外项目团组织均已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他们通过“上海电力团委”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和“追寻总书记的初心”等视频,交流观看党的十九大学习心得,其中优秀征文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
海外项目团青工作密码之:重服务青年 把团青凝聚起来
海外项目对青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平台。鉴于海外项目部员工流动性大、关键岗位人才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海外项目团组织依托“一专多能”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每次为期一年。团组织每年邀请海外项目人资部和青年所在部门领导与青年一对一面谈,了解青年员工思想情况,共同探讨每位海外项目青年的成长路径,同时提醒青年员工参加各类执业证书考试和学历深造的再教育,将青年成长过程记录在案,待青年回国后移交国内所在团组织。
上海电力团委介绍说,上海电力提倡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会干事的人有待遇,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上海电力团委联合公司人力资源部为每名赴海外项目工作青年建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而且积极向组织推荐在海外项目艰苦条件下奋发图强的一线工作员工,很多有能力、有干劲、肯吃苦的青年人逐渐走向重要岗位,充分体现了国家电投的奋斗文化和上海电力 “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 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以奋斗者为本”的工作氛围。
除了职业生涯规划外,上海电力团委还激励青年参与岗位建功行动、各类安全生产和技能比武活动,通过竞赛方式,挖掘一线的青年才俊,加快项目工作人才的培训和成长。2016年,伊拉克项目部根据生产现场实际需求完成降低空压机的故障率这一攻关课题,参与了上海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评比活动。随着上海电力海外项目发展步伐加快,上海电力团委自2014年起,定期组织“青年讲堂”,邀请海外项目青年人才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强化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上海电力团委非常关心海外项目员工生活工作情况。“受战争和恐袭的影响,华事德电厂实行全封闭管理,安保里三层外三层,员工不能单独离厂。当地沙漠气候恶劣,夏季室外温度高达50多度,物资匮乏,远离祖国和亲人,生活显得单调枯燥。”曾连续4年工作在伊拉克华事德电厂提供运维支持的电厂员工介绍说。
简陋的物质条件难不住团青们。在上海电力的鼎力支持下、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在华事德电厂开通了互联网和国内电视频道,建立了图书馆和影音室,还在厂区里开垦沙漠地种菜,丰富用餐种类,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和文体活动,日子逐渐丰富起来。
交流障碍也能群策群力迎刃而解。针对有些员工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团青们集思广益,开展英语沙龙等活动,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专业用语和生活用语词汇库,帮助很多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沟通交流,并将积累的生产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员工,赢得了当地员工的信任与友爱。
海内外团组织联动开展关爱行动。国内团组织深入开展员工“关爱行动”,首次在海外项目实施EAP员工帮助计划,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关心解决海外员工家属生活,传递海外员工家书,每年春节中秋等节日开展慰问。海外项目团组织将国内好的做法带到了海外项目,如主动慰问外籍员工,关心中国员工聆听他们的心声,提升员工士气,缓解了因远离祖国和亲人带来的精神压力。
海外员工交际圈大多狭窄,团组织积极联合大使馆和周边中国企业,开展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的文体活动,如春节庙会,5v5篮球比赛、每周电影节、中秋文艺晚会等,让不同文化融合,增强了员工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