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

2017-02-08杨小渝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协同

毕 颖 杨小渝

(1.清华大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2.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北京 100190)



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

毕 颖1杨小渝2

(1.清华大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2.中国科学院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北京 100190)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Bio-X计划; 科技前沿;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

一、 引言

协同创新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助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跨学科已经变成了科学研究的‘规则’,成为这个科学时代标准的研究范式。”①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组织内部众多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既竞争又合作,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同时又跨越组织边界促进机制体制创新,充分激活“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突破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壁垒,开展深度合作,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解决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然而,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个协同主体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各自的价值追求,能不能形成协同创新,取决于有没有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加以保证。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典范,Bio-X计划面向科技前沿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确立科技研究的前沿目标、创新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与其他合作主体整合不同的资源和要素,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知识增值。

二、协同创新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

何为协同学理论?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德国学者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所创立的。1971年,德国学者哈肯(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的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②Von Krogh也指出,协作往往涉及不可预知的结果,并严重依赖信任以及对诚实与公平价值观的共同承诺。与合作不同,协同方要尽可能顾及对方的利益,就像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一样。③通俗地说,“合作”发生的结果有可能是合作体之间的“物理反应”,也有可能是“化学反应”;“协同”的最终结果就一定是合作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更加强调合作主体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力协作,有效整合各自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最终实现同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创新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④

根据创新的基本定义,创新可分为独立创新、开放式创新和系统创新。与以往独立的、封闭的创新模式相比,开放式创新模式认为组织的边界是可以渗透的,组织的创新思想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的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但也可以来自组织外部。协同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创新,但又赋予了开放式创新以新的内涵。主要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制约、竞争,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⑤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这类知识包括思想、专业技能、技术等。⑥在协同创新的定义中,陈劲首次引入了知识生产机构,将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协同主体开展协同创新。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⑦随着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演讲提出协同创新以后,学界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迅速增多。陈劲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定义,认为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增值,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⑧根据“2011计划”的精神,结合国家出台的协同创新政策内容,本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它将组织内部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突破学科间的壁垒,通过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共享机制,充分释放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活力,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共同的协同创新目标。

(二)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各学科优势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和物力资源,以社会与产业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出发点,打破学科之间壁垒,促进科学理论与实践需求的有机结合。同时,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是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不同学科间观念的碰撞与启发、知识的交融与合作、方法的互补与创新必然能促成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跨学科创新人才的成长与进步,从而促进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学术单位,其主要功能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过程中,构建了一条包含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链。在这个知识创新链条上,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既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进行知识生产,亦作为知识创新的终端进行知识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作为协同创新活动的核心,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开展有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吸引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参与协同创新。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除了组织内部多个学科之间与来自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之间联合攻克难题、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活动,还需要打破组织之间的壁垒,将具有显著产业导向性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等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吸纳到组织内部来,使得这些具有知识异质性的不同学科研究者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共同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以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

三、斯坦福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

(一)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

1998年5月,在斯坦福大学,在发生生物学及生物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詹姆斯·思普利奇(James Spudich)教授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 Chu)教授的倡导下,一批来自生物学院、物理学院、工程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以及医学院等系所的学科带头人,汇聚在一起探讨未来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突破将会越来越依赖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等多学科的交融,于是便一致提议在生物医学、生物物理、生物工程等领域实施由詹姆斯·思普利奇教授和朱棣文教授共同倡导的生物学跨学科研究的名为Bio-X计划的概念构想。创立人之一的詹姆斯·思普利奇认为,“Bio-X 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字可以代表这个理念,与其说它是一个计划,不如说它是一种哲学。”为什么叫Bio-X?很多解释认为,“BIO”为生物学的英文单词Biology的缩写;“X”则是指物理学、化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等其他自然学科。事实上,Bio-X计划的概念就是基于生物学学科,与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不同学科开展跨学科研究为特色,以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问题为主旨的跨学科研究计划。Bio-X计划支持个人之间的长期合作去获得成功,使得一批志同道合的、来自多个院系的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共享信息,激发出全新的和富有想象力的研究项目。Bio-X计划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加强与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医学有关的跨学科研究,始终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⑨可见,当时领导这项创新计划的人员具有卓越的远见。

Bio-X计划创立者之一的朱棣文教授曾说,“传统分科系所的架构,曾经是我们的优点,如今也是我们的弱点。”因此,Bio-X计划在创立时就是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设计框架,而且当年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斯坦福大学教务长Rice和副教务长Kruger的支持,成立了由多个不同学科领域教授组成的6个筹划委员会,分别是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核心设备委员会、设计委员会和跨学科启动委员会,6个筹划委员会协同管理运作,每个委员会的成员构成都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分别来自于不同学科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Bio-X计划正式运行后,6个筹划委员会的人员进行精简,组合成为执行委员会、Bio-X顾问委员会和科学领导委员会,这3个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

(二)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研究

1.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交易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彼特·盖里森通过对雷达研制计划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互嵌式(intercalated)的科学知识结构模式和存在于科学亚文化层面上的“交易区”理论(trading zone)。他认为,当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之间发生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他们开始在语言、实践以及方法方面开始共享时,“交易区”就产生了。⑩事实上,Bio-X计划就是基于生物学学科,与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等不同学科形成的以倡导生物学跨学科研究的知识“交易区”,以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问题为主旨的跨学科研究计划。为了给来自不同学科以及产业界的研究人员营造出适合沟通交流的场所,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出资为Bio-X计划捐建一座科学研究大楼,该大楼被命名为克拉克中心。2003年10月24日,在克拉克中心落成典礼上,校方一再强调Bio-X计划的跨学科研究目标,以及这种建筑独特的设计用以支持中心人员为实现跨学科研究的知识“交易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目前,在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内,45位教师跻身克拉克中心开展跨学科研究,还有600多位教师加盟,与数以千计的其他学科领域科学家跨校联合开展合作研究。Bio-X计划在突破性技术和全新生物研究领域开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产生了惊人的成效。

2.问题导向性研究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作为大学内部独立建制的科学研究组织,主要由受到异质性学科知识领域训练的成员组成,承担综合性与复杂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致力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后基因组、基于同步辐射的结构生物学、单分子测量、纳米技术、脑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因其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备受关注。要解决生物科学领域的复杂难题,探索生物科学研究前沿,迫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自从詹姆斯·思普利奇(James Spudich)教授和朱棣文(Steven Chu)教授提出创建Bio-X计划设想后,学校高层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论证,最后将Bio-X计划主要定位为加强与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医学有关的跨学科研究,始终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Bio-X计划导向非常明确,设立了分子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系统的成像、组织工程学和计算生物科学、系统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方向,再根据这些研究领域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和医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聚集到一起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开展研究,采用跨学科的解决方案,并创造生物系统的新知识,创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研究。Bio-X计划的研究项目瞄准生物科学前沿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多原创性成果,有力地实现了新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协同创新。

(三)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1.组织管理体制

Bio-X计划的内部管理实行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组织的日常管理全部由主任负责。目前,卡拉·莎茨博士是Bio-X计划的主任。主任岗位下设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直接对Bio-X计划的主任负责,管理具体的研究项目。此外,Bio-X计划还有少量的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计划的人事、财务、宣传、克拉克中心的使用等方面的日常工作,直接对主任负责。

在主任负责制的基础上,该计划设有三个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和科学领导委员会。其中执行委员会由分管科研的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工程学院院长、人文与科学学院院长、地球科学学院院长、Bio-X主任和Bio-X执行主任七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关于Bio-X研究方向、项目和克拉克中心运行的所有高层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主要使命是将Bio-X计划连接到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和朋友社区,以教育、激发和鼓励他们去支持Bio-X计划。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基金会主席、风险投资者以及科学家,大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校友。科学领导委员会由来自斯坦福大学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提出关于Bio-X科学方向的建议以及对奖学金申请进行评价,委员会的22个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17个不同的部门。科学领导委员会的主席目前由卡拉·莎茨博士兼任。

2.跨学科研究团队运行机制

Bio-X计划的运行机制有如下特点:第一,灵活的人员组成。Bio-X计划建立初期,参与合作的研究人员达 200 多人。Bio-X计划的研究人员组成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方式。所有的参与Bio-X计划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都隶属于各自院系,由原单位对其进行职务晋升等人事管理,但他们又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联系纽带汇聚在一起,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科间的交流,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科研组织的矩阵式结构。Bio-X计划的研究人员分为三部分:科学项目教师(Faculty by Scientific Theme),主要分布在生物计算、生物设计、生物物理学、大脑和行为、化学生物学、工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成像、再生医学等九个Bio-X确定的主要研究领域;Bio-X附属教师(Bio-X Affliated Faculty),他们可以加入到Bio-X的基金资助项目中,使用临时研究空间,也可参与到全校与生物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中,并可获得有关资助机会、参与学术活动、课程以及共享仪器设备;克拉克中心的教师(Clark Center Faculty)同样来自不同的学科,虽然隶属于原来院系,但是他们将实验室完全搬入了克拉克中心,目前中心有44人,都是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相关的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其研究专长在结构生物学、化学、医学、生物工程、统计和健康政策研究等研究领域。

3.新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机制

第二,多渠道知识传播机制。Bio-X计划为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新的课程,也为青年学者提供来自不同学科的最前沿知识,主要设有跨学科课程、Bio-X研讨会等。课程主题是“跨学科生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Interdisciplinary Bioscience)”,是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涉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尖端前沿研究的主题介绍,包括生物设计、蛋白质工程、组织工程、计算结构生物学等课程,有些课程是以研讨会系列形式出现,每一次课程都渗透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物理学、化学、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授课者都是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生物学科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如来自麻省理工学院、阿尔伯塔大学、布劳德研究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霍华德医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等。

4.资源共享机制

Bio-X计划的资源共享机制包括:第一,Bio-X 共享核心设施。为了在斯坦福大学不同学科,如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之间建设研究共同体,提升生物科学跨学科研究项目Bio-X计划在全球生物学界的科技研发影响力,斯坦福大学投入巨资购进先进的研发设备,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最为先进的核心设施。Bio-X计划中的许多资源都是共享的,如教师资源、临时空间等。Bio-X 计划在与斯坦福大学其他学院和学系合作过程中,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用于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和更新,称为Bio-X核心共享设备(Bio-X Core Shared Facilities),包括生物薄膜实验室、细胞科学影像设施、核磁共振设施、动物基因改造设施等。这些实验室和设备有的在克拉克中心,有的在其他院系,对于Bio-X计划的研究人员都是共享的。这些设施显示了 Bio-X计划全球性和尖端性的特点,其目标是为校园内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在实验室提供最大的对话交流平台。

5.知识转移机制

第一,Bio-X计划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又存在知识生产者与知识使用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就决定了Bio-X计划的研究人员,在确定项目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但要面向科学技术尖端研究前沿,而且要面向行业产业需求,解决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这就需要Bio-X计划与产业界密切合作,以获得产业界的需求信息与资金支持。Bio-X计划主要是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形式促进协同创新,项目不以学科划分,都是跨学科研究;产业界通过研发项目等形式对Bio-X计划进行有导向的支持,为Bio-X计划提供产业需求信息,甚至这些企业的工程师也参与到Bio-X计划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带来了产业需求信息,增强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转移过程中信息的对称性,从而有效实现协同创新。而企业作为Bio-X计划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Bio-X计划举办的用户定制技术峰会,企业员工申请成为Bio-X的访问学者,参加专题讨论会、研讨会及工作坊,与斯坦福大学技术授权办公室联络,获取重要的技术专利许可信息等。

对于企业来说,若想与Bio-X计划形成合作伙伴,需要成为加盟会员(Affiliate Membership),企业一旦成为Bio-X计划的加盟会员,就与斯坦福大学内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员建立了长期联系,并与Bio-X计划独一无二的跨学科研究环境有效整合在一起。斯坦福大学教师与企业在基础、应用和临床形成了科学研究联盟,企业与斯坦福大学教师在特定知识和技术创新领域通过Bio-X计划研究项目开展合作,企业工程师也参与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中,共同促进从分子到生物活体的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现和技术进步,信息在这个过程有效对接,促进知识转移。

“生物之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Bio-X计划和赛诺菲公司实施了名为“生物之星”的协同创新,由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的教师和赛诺菲公司科学高管组成一个科学联合指导委员会,通过有利于人类健康的跨学科研究和转化项目去发展产学协同创新。2011年,赛诺菲公司对Bio-X计划的跨学科研究行动项目进行了种子基金资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创新。至今已经成功实施第3轮项目合作。目前,通过“生物之星”,斯坦福大学30多位教师和赛诺菲公司10多个部门实施了13个不同的合作项目,成功地实现协同创新。

6.激励与资助机制

Bio-X计划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也值得借鉴。比如为了鼓励博士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研究,Bio-X计划启动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九位博士研究生赢得了Bio-X计划一等奖学金,他们来自包括化学、机械工程与神经科学等不同的院系。已有150多名博士生受到Bio-X计划资助,其中70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研究计划,并获得博士学位。

自成立以来,Bio-X计划激发和资助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生物科技前沿领域研究,促进了生物学、生物医学科学、物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紧密联结这些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开展跨系所的跨学科研究合作,成功地破译了人类遗传基因的密码,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对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难题,包括癌症、糖尿病等在内的诸多难治之症的彻底治疗,Bio-X计划都有积极地参与。

四、构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机制的启示

从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的成功经验来看,构建大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可从三个维度考虑:其一是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其二是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其三是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一) 以正确的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在成立之初,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在宏观战略上达成一个明确的定位,真正促进具有科研能力的宏观主体在合作层面上达成共同的追求目标。因此,要在科学研究中契合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应该将研究问题进行明确定位,研究和解决科技尖端领域前沿问题,促进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平等地位但性质不同的知识生产主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主动积极地进行合作。

(二)以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保障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决策科学

第一,应拥有协同创新战略意识的学术带头人。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拥有协同创新战略意识的学术带头人不多,特别是像朱棣文教授这样的具有超前的创新战略意识的学术领导者不多。在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下,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需要科学研究者把握跨学科研究发展趋势,正确地、前瞻性地提出科学前沿研究问题,这就需要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鼓励自由探究性的个人研究的同时,也鼓励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组建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培养或引进具有协同创新战略意识的一流学术带头人。

第二,争取获得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在美国大学内,一些独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都是由分管科研和研究生政策的副教务长直接领导管理,因此,在准备实施协同创新重大科研创新项目时,一定先得争取获得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就Bio-X计划来说,如果没有当时就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赖斯的支持,也许Bio-X计划就会成为一个概念设想。正是因为教务长赖斯和副教务长克鲁格的支持,才召集大学内相关学院的院长不断地进行可行性论证,促进Bio-X计划顺利实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科研品牌。我国大学也是一样,协同创新项目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只有通过学校层面的推动、组织和领导,才能协调各方的资源和利益,使得协同创新顺利实施。

第三,合理设置组织领导并成立相关机构进行科学决策。当前,我国大学科研组织管理基本上是按照部门设置人员,一般都是一个主任和数个副主任,部门是按照科室设置正副科长等职,这样,组织任务绩效导向不明确。要使大学内部的科研组织实施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组织结构也需要进行变革,创建矩阵式组织,实施项目驱动跨学科研究,实现知识创新。因此,就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而言,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负责制下设很多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运行进行全权运作管理,平时向主任汇报工作情况即可。为了使得主任的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可以集合一些利益相关者如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成立理事会和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组织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方向、对协同创新项目合理运行提供科学的咨询和建议,以便组织高层做出科学决策。

(三)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首先,大学要积极与产业界加强沟通和交流,积极获取产业界的支持。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要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以求生存和发展。跨学科研究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能只从学科自身发展考虑。大学研究者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否为产业界所接受是能否协同创新的关键。大学可以事先通过像克拉克中心这样的研究合作交流平台、Bio-X合作论坛发布大学最近的研究信息,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团队和经费资助等信息,让产业界积极参与进来,使得产业界知道大学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同时,通过沟通交流,大学研究者也知道产业界的技术需求,实现大学研究与产业界需求信息达成对称,大学研究者与产业界需求者之间的协同创新也接上了“地气”,使大学的知识创新与产业界的技术创新形成良好的对接。

其次,在确立项目选择和立项机制方面,需要寻找面向科技前沿研究课题,进行尖端研究。生产的新知识应属于高科技成果,既要具有国家目标导向,同时还具有市场导向;进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既满足国家创新需求,又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再次,合作创新平台模式选择机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如果大学有经费,可以像Bio-X计划一样单独建设克拉克中心这样一个合作创新平台,大学起主导作用,制定合作规则让企业有选择性地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实现知识生产的协同创新。大学和企业也可以共建合作创新平台,科学技术研究者和企业研发人员进入同一个合作创新平台进行协同创新,这就需要资源合理配置,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利益分配达成一致。在这个合作创新平台上,协同创新机制才可能有效运行。

注释

①刘仲林等:《国外交叉科学(跨学科)研究新进展》,《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7期。

③Krogh, Von. “Care in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 40(1998): 133-153.

④陈劲:《协同创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7页。

⑤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

⑦陈劲:《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笔谈》,《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⑧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⑩Galison, P.ImageandLogic:AMaterialCultureofMi-crophys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ch. 9; Biagioli, Mario.TheScienceStudies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137-160.

责任编辑 曾新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 Research:Bio-X Case Study of Stanford University

Bi Ying1Yang Xiaoyu2

(1.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2.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erve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Bio-X program is 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 Stanford University. Bio-X program has develope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resources oriented to S&T frontier research,conducting a prospec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field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refined the collaborative and innovative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of Bio-X program,hoping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Bio-X program;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2016-1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机制研究”(CIA140183);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当代科学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发展基于科学的产业”

猜你喜欢

斯坦福大学跨学科协同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斯坦福大学 超神的凡人之躯
看电影,选大学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真的不愁找不到工作
斯坦福大学成立以人为本的AI研究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