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香千年
——湄潭茶史回眸
2017-02-08张宪忠
文-张宪忠
摘湄潭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是久负盛名的“茶城、酒乡、烟县、粮仓”;湄潭是贵州第一茶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二名,“湄潭翠芽”茶先后48次荣获国家级金奖,“遵义红”茶香醇华夏,在2015年第42届米兰世博会上,两个公共品牌均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文章从湄潭地理资源、茶叶种植、茶叶加工以及茶产业发展等方面,讲述了湄潭茶产业的历史。
贵州湄潭,仿佛是一位深山的闺秀,凭自身厚积的底蕴,舞动着婀娜的风姿,徐徐走出大山,立刻被外界所关注。尤其在2014年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遵义红”获得金奖后,湄潭所产之茶更是被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2016年9月,湄潭以56万亩茶园、505家茶叶企业、茶业产值50亿等众多优势荣膺“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要解析今天湄潭茶业的殊荣,还得拂去封存已久的历史尘埃,步入湄潭茶史的时光隧道,顺着远古茶叶的芳香,去探究湄潭茶叶的发展历程。
抗战期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浙江大学、武汉头等测候所、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兽疫防治总站、荣誉军人医院等落户湄潭。
一、地理及植物资源
湄潭地处北纬27°20′18″~28°12′30″,东经107°15′36″~107°41′08″,地域南北狭长,最大距离96.5公里;东西最大距离25.5公里。北部、西南部高,中部、东部和南部边境低,平均海拔900米。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清康熙《湄潭县志》记载为:“气候平和,虽寒不严,虽暑不酷,四时皆是夏,一雨变成秋。”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给湄潭生物资源和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林业部门统计的128科431属1632种木本植物中,就包括灌木型茶树。
湄潭的茶树有乔木型山茶、老鹰茶,灌木型苦丁茶、甜茶及家茶。家茶即为百姓栽种的茶树,有长叶茶和苔茶两类,长叶茶茶树为开张型,苔茶茶树为半开张型。老百姓栽种的茶树属于苔茶类,如今湄潭的茶树品种较多,人们习惯称原来的茶树为“土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后,茶树栽培专家李联标将湄潭茶树品种命名为湄潭苔茶。1982年,湄潭苔茶和长叶茶列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纂的《中国茶树品种资源目录》。
二、湄潭茶的早期利用
唐代以前,湄潭境地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口为仡佬人和苗族人,生活方式以狩猎和原始耕种为主。当原始先民从外界了解茶叶的用途后,将长出嫩叶的茶树枝砍回家放在一边,需要饮用时采摘一把茶叶放入烧开的水中,这便是湄潭境地最早先民的饮茶方式。先民们原始的制茶方式是在山上采摘鲜叶带回家中暴晒,然后存放于家中,由于暴晒后的茶叶过于焦脆,不利于储藏,人们在暴晒的同时,将鲜叶反复捏紧成团后,再散开晾干储藏,饮用时将茶叶放一把在烧开的水中,这便是湄潭境地最早的茶叶加工方式。
自唐代茶圣陆羽第一部世界上的《茶经》问世,世人对茶有了重新的认识,湄潭地处《茶经》提及的产茶地播州和夷州,原始森林中的茶叶便开始成为部落首领及贵族的赋税物品。唐僖宗乾符三年,南京楚江凤阳府的毛巴与弟弟毛仲良率兵协助杨端击败南诏收复播地后,定居于湄潭东南面,世袭余庆土知州。今湄潭的抄乐、兴隆一带均属于毛巴所治之地,这一带的茶叶除毛氏家族受用外,还将另一部分作为茶课,上交到播州宣慰司作为方物上贡朝廷。数百年间,湄潭东面的锡落坪长官司和容山长官司,皆与毛巴一样,将所治之地的茶叶作为茶课上交 播州宣慰司。
三、湄潭茶树种植的发端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二十一年(1388年),境地人口猛增,中原一带的屯兵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后,原来的茶树已经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于是屯兵便逐渐开始栽种茶树。
湄潭南部石莲镇黎明村龚氏家族早期由江西随军屯守乌江,修建营寨,取名龚家营(至今地名仍在使用),在大山之处栽种茶树,如今田边土角的茶树仍然保存。与龚氏家族相隔三里的张氏家族,和龚氏家族一样属于屯守驻军,栽种茶树,张氏居住地如今栽种的茶树不见踪影,但居住地仍然叫茶园。
湄潭北部复兴镇随阳山村三跳村民组有一个山头称为阳家茶园,阳家其实是欧阳姓氏,三跳当地有阮氏大姓,阮氏家族彪悍,数辈习武。欧阳氏联姻阮氏后,苦读诗书,考取功名,称为当地文士。此后在居家的后山栽种茶树和放养山蚕。
兴隆镇大庙场村,小泥坝、客溪一带,明初隶属偏桥卫客楼屯,如今仍然居住在当地的王氏家族,其始祖属于屯守客楼屯的屯兵,历经百余年,王氏创下家业,在其一带栽种茶树。距王氏家族三公里处的清水湾杨氏家族,也与王氏相同,成家立业后栽种茶树。
大庙场村的云贵山山下,居住者多为廖姓,廖氏家族起籍江西,屯守客楼,在云贵山栽种茶树。
湄潭境地居住的人口历经平播,土著人逃逸,明天启年间王伦造反,明末清初的甲申之变,清咸同年间号军起事,境地大乱,民众迁移外地避难。清同治末,外出四川避难的人口以及部分四川人才陆续到湄潭定居至如今。
大庙场客溪村民组,胡姓人家为百分之九十以上,胡氏始祖是明末甲申之变隐居的胡执恭胡钦华父子二人,隐居之初,就有茶树百丛(胡钦华的“客溪山庄记”有记载),胡钦华与家人“春而采茗,夏而摘禾”,对百余丛茶园进行管理,采摘,加工,自给,偶尔将茶叶带到西来庵与钱邦芑、范鑛等同僚 “扫叶烹茗,啸歌自适”。
四、明清湄潭茶叶的品质
远古隶属夷州的湄潭茶叶,在陆羽的《茶经》中评为“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黔诗纪略》,是晚清著名诗人莫友芝等编纂的明清贵州作家的诗歌总集。在书中选录有清乾隆辛卯举人倪本毅的一首《谢钱生惠湄潭茶》,其内容为:
白绢斜封待远还,
毛尖到手喜开颜。
乡园佳味从来好,
不用逢人说雁山。
(雁山产贡茶)
倪本毅加注的“雁山产贡茶“,是指雁荡毛峰,雁山五珍之一,旧称“雁茗”,产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雁荡毛峰为雁荡地区著名的高山云雾茶,明代即列为贡茶,佳茗之声名闻遐迩。对谢钱生其人有待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定是与举人倪本毅一样的文人墨客。谢钱生的到湄潭茶品尝之后的惊喜状态,在倪本毅的诗中刻画得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湄潭所产之茶为“毛尖”“眉尖”,并被列为贡茶。《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湄潭茶皆为贡品。”
清光绪《湄潭县志》记载:湄潭茶“所产最甚,其味极佳。”
五、明清茶叶贸易
明代湄潭茶叶的交易,主要依靠进入贵州的江西、四川、湖南等地的行商,商贾将棉花布匹铜器等用马驮或民夫肩挑,进入湄潭早期的永兴场、接龙场、牛场、河包场等集镇交易后,再带回茶叶、生漆等土特产。
商贾进入湄潭南有乌江渡口,北有青龙关驿道,东有接官坪官大路,西有五里坡驿道。其中五里坡驿道为明洪武年间,奢香夫人向朝廷承诺的“达乌撒乌蒙及容山”的军事要道,战争平息后,这条东起湘边西至滇境的驿道,逐渐形成了贵州境内茶叶、马匹等地方物产内入中原交易上贡,外走滇缅、印度等国贸易的茶马古道。
清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下令贵州的食盐由四川供给。四川巡抚黄廷桂将川盐入黔的水道分为永、仁、綦、涪四大口岸。湄潭的食盐主要来自綦岸,食盐溯綦江上运至贵州省桐梓县属的松坎起岸,湄潭商贾贩盐,多以马驮和人工肩挑背驮行走于崎岖山路,主要走两条古道,北面经马山过西河翻过与正安接壤的青龙关至松坎,西面翻五里坡进入遵义县境到桐梓。自晚清,湄潭随阳山、大庙场等地有十余人专门从事茶叶交易,他们将收购的茶叶进行筛选,细茶贮存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出售。大庙场的杨秀才,原来的老家在正安谢坝,由于经常看到有茶商行走于家门,通过了解得知湄潭大庙场一带盛产茶叶,于是举家迁往大庙场,专营茶叶生意。杨秀才做蹓板茶有他独特的工艺,他将粗茶放入倒锥形木桶蒸片刻,同时还要洒上一点菜油防止茶叶在蹓踩时成团,然后倒入特制的布口袋,按顺时针方向扭紧,翻转布袋扎紧口子,然后抱上斜放的木板用脚踩布袋,使布袋慢慢向下移动,这样反复数十遍,解开布袋倒出茶叶晾干即成,经过蹓板的粗茶叶原来的粗茶,看上去与细茶一样,这会卖个好价钱。
六、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的变革
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国内大批茶叶专家汇聚湄潭从事茶树品种、茶园管理 、制茶技术、茶树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县城边上象山那几亩明清时期的茶园,远远不够茶叶的科研,于是实验茶场用于茶叶研制的茶青主要来自大庙场一带产茶区,在研究湄潭明清贡茶(毛尖、眉尖)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引进了扁形茶(湄潭龙井茶)、发酵茶(湄潭红茶)及砖茶等制作工艺。
湄潭茶树为灌木型,即使不加以管理,最高也只能长到三、四米,十余年后茶树再也不会长大。随时间的推移,茶树周身会长出一些疙瘩,土壤里面的根部虽然逐渐长大,到一定的时候裸露的根部经风霜雨雪的侵蚀会慢慢腐朽。1940年,湄潭的百姓惊奇地看到,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工人们挖掉了象山山腰那几亩曾经是文昌宫的数百年茶园,重新栽种了茶树幼苗。数年后,湄潭的百姓又惊奇地发现,实验茶场的工人们将生长的茂盛的茶树,剪去上面半截。又经过一两年,人们看到象山上那一垄垄生长的茶树,工人们轻松自如的采茶,他们终于明白了茶园应该怎样管理。于是大庙场、云贵山、湄水沟、打木垭、凉桥、清水湾、帝卧坝等地的农民,也将生长数百年的茶树连根拔起,重新播种茶籽。将一些田边土坎的百年茶树,砍掉枝干,使其重新发芽。
七、湄潭茶业的飞跃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十余年,使湄潭人对传统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技术等有了新的认识。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湄潭茶叶科研所和国营湄潭茶场汇聚了大量茶叶专家,承担起了茶叶出口创汇的经济任务,一封封催促茶叶出口的电报频频飞来,全省各地的青年及学生纷纷来到湄潭开垦茶园。
湄潭与茶结缘,仿佛是历史注定。1958年11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视察遵义时,地委书记李苏波在汇报中提及:“我们湄潭盛产名茶,可建成茶叶县。”邓小平同志指示:“贵州是山区,土特产多,发展多品种,加工农副产品,形成苎麻县、养蚕县、种茶县、杉木县等等,要依据山区特点,建设有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湄潭农村从公社到大队,处处有社办茶场,单桶木制揉捻机布遍茶区,三桶、四桶木制揉捻机或水为动力,或牲口为动力整日发出叽叽嘎嘎的声响,采茶山歌不断在山间回荡,好一派热火朝天的茶业景象。
改革开放后,湄潭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土自身资源优势,指出湄潭48万人民的生计是“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湄江镇核桃坝的村民率先在自古以来就是种粮食的土地上种上茶,也是核桃坝的农民靠种茶率先在全县脱贫致富,成为其他地方效仿学习的典型。湄潭茶园的面积从过去的十几万亩,逐年飙升到58万亩。
……
从远古到现在,茶叶成为不同时期生活在湄潭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赖以生存灵物,尽管历经数百年风雨,它依旧还是那么清香。追溯上千年的茶叶历史,不是显摆这块土地的茶文化有多厚重,而是解析不同时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茶的逐步认识,从而展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