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山市东、南两山区耕地地力的对比研究

2017-02-07刘燕旭栾志慧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临江白山市全氮

刘燕旭 栾志慧

[摘 要] 通过对白山市东、南两山区耕地地力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耕地面积都比较少,耕地的储备资源严重的缺乏。耕地的质量下降,中低产的土地面积增大,水土流失的问题日趋的严重。浑江区的高产田土壤比临江区的多,但临江区果园和其它的耕地是浑江区所不具备的。且临江区的农业发展的相对多元化,土地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临江区的每个等级耕地的PH值、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速效磷都低于浑江区。浑江区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临江区相对较高,土壤养分更加合理,耕地地力指标较高。

[关键词] 白山市 临江市 地力调查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45-01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最根本的条件[1]。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人们从中获取粮食和其它的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近年来,耕地与人口,耕地与环境、耕地与地力建设、耕地合理利用与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定期开展耕地地力调查,掌握耕地地力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势在必行。

吉林省东南山区地形特殊,耕地以坡地为主,浑江区与临江市虽同属长白山区白山市,但是因为气候和海拔等差异,导致耕地性质也不同。这两地曾在1959年和1979年分别进行了土壤普查工作,40年来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仅面临着人口的压力,生态环境的变化,又面临经济上的各种挑战,尤其耕地制度、农作结构、有机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地的耕地质量和肥力的调查势在必行。

1 研究地概况

浑江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侧,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长,干燥寒冷。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东经126°1′16″-127°35′5″,北纬41°27′25-42°4′1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9.9℃,年降水量一般为1520-2130毫米。

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通过对两地区的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和对所选取的地区样点的土壤采样分析,完成所有样品的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铜、铁、锌、锰和硼10个项目的检测,对两地区的耕地地力做综合的评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两地区五级地各项指标的数据,临江区的耕地的PH值、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速效磷都低于浑江区。

4 结论与讨论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两地耕地面积都比较少,耕地的储备资源严重的缺乏。土地开发复垦的质量太低,利用率不高,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出现了失衡。由于土地长时间的使用,耕地的质量下降,中低产的土地面积增大,水土流失的问题日趋的严重。通过五级地耕地地力的调查对比,发现问题,根本上对两地的土壤问题进行改善和解决,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提高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浑江区的高产田土壤比临江区的多,但是临江区果园和其它的耕地是浑江区所不具备的。且临江区的农业发展的相对多元化,土地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耕地地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它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农作物生长营养元素,如氮、磷、钾;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结构属性以及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地力水平的好坏与高低。两地区五级地各项指标的数据,临江区耕地的PH值、有机质、有效钾、全氮和速效磷都低于浑江区。

参考文献

[1]戴旭.农业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和实践[M].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通讯作者简介:栾志慧 (1980-),女,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学。

猜你喜欢

临江白山市全氮
吉林省白山市通联站
汉调二黄“临江而歌”
培育产业升级新引擎 打好临江崛起攻坚战
丰镇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分析
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东山村地面塌陷特征分析研究
白山市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趋势分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重庆临江二队明代炼锌遗址
吉林省白山市木通沟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预测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