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正确使用与调整马世文

2017-02-07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1期
关键词:收获机调整玉米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玉米联合收获机尤为关键。为了延长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可靠性和生产效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作业达标,进而提高玉米收获质量,在此介绍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正确使用与调整方法。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正确使用;调整

中图分类号:S225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1.0300引言

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一次性完成玉米果实收获及秸秆处理作业的机械。按照其收获方法可分为玉米摘穗收获机、玉米籽粒收获机、青贮饲料玉米收获机。玉米摘穗收获机收获后玉米以果穗状态存在,玉米籽粒收获机收获后玉米以籽粒状态存在,青贮饲料玉米收获机用于收获玉米青贮饲料,在养殖业集中地区应用较多。玉米联合收获机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调整也有一定难度,为此,在介绍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与调整之前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原理,这有助于掌握正确的使用与调整方法。

1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结构原理

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割台(摘穗)、过桥、升运器、剥皮装置(脱粒装置)、籽粒回收箱、卸粮装置、传动装置、切碎器(秸秆还田)、发动机、行走系统、液压系统、电器系统、驾驶操作系统等组成。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切碎器有还田和回收两种形式。还田型秸秆切碎机直接把切碎的秸秆均匀抛至田地,回收型秸秆切碎机可把切碎的秸秆抛至拖车,以满足不同作业需求。

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收获机沿玉米行间行走,玉米茎秆被摘穗台护罩导入摘穗导槽,再被喂入链抓进摘穗装置,茎秆被相对旋转的摘穗辊卷入,果穗被挤压而摘下。带有割秆机的机型则茎秆被机后的割秆机切割后铺放在两行中间;带有秸秆还田机的机型则茎秆被机后的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摘下的果穗落入接粮板上,被拨穗链导入横向输送搅龙,由横向输送搅龙输送到升运器,再由升运器提升至果穗箱内;剥皮机可将升运器输送来的果穗剥去苞叶,将剥落的籽粒回收到籽粒回收装置里,同时将剥掉的苞叶输送到机体外田地里,完成对玉米果实收获及秸秆处理工序。

2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和操作玉米联合收获机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操作和小麦联合收获机大体相似,但玉米是高秆作物,影响驾驶员视线,在具体操作中还有一定区别。

(1)使用前,必须熟读使用操作手册,掌握使用操作规程,熟悉收获机性能、构造原理、调整保养,按照使用说明书做好收获机维护保养,检查转向系统和制动装置的可靠性,以确保收获机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下投入作业。

(2)作业前驾驶员应及时了解待收地块的情况,掌握地形、坡度、地界、行距、成熟程度、倒伏情况、田间和道路的障碍等情况,对于不能移动的障碍物应作好明显标记。

(3)试收。试收时先用低挡行走,待作业正常以后再挂入高一个挡位。收获一段距离后须停机检查收获质量,并观察各调整部位调整是否适当。

(4)作业。收获作业时先压下主离合,达到最大油门后,运转一会儿再开始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堵塞故障率。作业中,驾驶员应灵活操作液压手柄,使割台和切碎机适应田块的要求,避免切碎机锤爪打土,扶导器、摘穗台碰撞硬物造成损坏。

(5)作业速度。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速度一般不大于3.5 km/h为宜,须注意前进速度与割台转速相匹配,如发现收获的玉米秸秆向前倾倒,应通过适当提高割台转速,以改善作业质量。开道时尽量用Ⅰ挡作业。

(6)转弯。地头转弯或卸粮时,不要马上减小油门,应高速运转一会儿,待玉米果穗全部输送完毕,所有果穗、籽粒完全排除,秸秆完全粉碎以后,再减小油门,以便减少果穗损失及回带。转弯时须把茎秆切碎器提起,低速转弯。

(7)倒车。联合收获机倒车时,要先鸣喇叭,观察收获机后面的情况,并提醒多余人员离开作业场地,必要时要有联络人员指挥倒车。

3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功能部件的调整方法

3.1摘穗装置各间隙的调整

摘穗装置各间隙的调整如图1所示。

1.摘穗机架 2.切草刀 3.拉茎辊 4.摘穗板 5.拨禾链 6.切草刀固定螺栓

(1)切草刀与拉茎辊间隙的调整

为防止杂草缠绕拉茎辊,造成堵塞,切草刀与拉茎辊的间隙δ1应保持在2~3 mm。调整此间隙时,先松开切草刀两端的固定螺栓,调整切草刀与拉茎辊棱边最高处间隙为2~3 mm,然后紧固螺栓即可。

(2)拉茎辊工作间隙的调整

如图1所示,拉茎辊的工作间隙δ2一般为4~6 mm,该间隙是通过调整拉茎辊前端外侧的螺栓来实现的。间隙过小茎秆只在拉茎辊前部拉过,易切断茎秆,造成果穗中断茎秆增多,影响果穗输送,同时会导致果穗含杂率提高;间隙过大,则茎秆在拉茎辊后部拉过,一些来不及拉下的茎秆会被喂入链带入果穗推运器,甚至导致拉茎辊不拉引茎秆,造成摘穗装置堵塞。最佳调整间隙应使茎秆在拉茎辊中部被拉过。调整拉茎辊时一定要做到一对拉茎辊同时对称调整,调整完成后应锁紧螺母。调整拉茎辊后,必须进行切草刀间隙的调整,并重新紧固切草刀固定螺栓。

(3)摘穗板工作间隙的调整

如图1所示,摘穗板工作间隙δ3的调整可通过改变摘穗板在长圆形安装孔中的位置来实现。一般入口间隙为30 mm,出口间隙为35 mm。收获作业中摘穗板工作间隙δ3的具体尺寸应根据果穗直径大小在使用中选定,为了调整合适的工作间隙的宽度,可选取籽粒饱满的最小直径的玉米果穗,将其对半折断,测出折断处的直径。摘穗板后部间隙宽度应该比该直径小3~6 mm,摘穗板前部间隙则比后部间隙小3 mm。应注意的是,间隙过小会使大量杂叶及茎秆碎段混入果穗,甚至造成粗茎秆在摘穗板之间卡住,进而造成摘穗装置堵塞;间隙过大,则易损伤果穗造成籽粒损失与破碎,也易将果穗卡在摘穗板之间造成摘穗装置堵塞。调整完成后,必须将螺栓紧固牢靠,以免间隙发生变动。

(4)拨禾链的调整

拨禾链的张紧程度是由弹簧自动张紧的。弹簧预张紧长度为70~75 mm。正常条件下喂入链上的翼型板应交错排列。当果穗严重下垂、玉米茎秆倒伏、果穗断裂且运行不规则时,调整喂入链使翼形板互相对正。

(5)链条滑道与拨禾链间隙的调整

如图2所示,拧松固定螺栓,移动挡链板焊合,远离或靠近对称中心,使托链板距拨禾链间隙为1~4 mm为宜。

1.拨禾链 2.挡链板焊合 3.托链板 4.固定螺栓 5.摘穗板 6.拉茎辊

(6)果穗推运器的调整

为了保证果穗顺利、完整的输送,搅龙螺旋叶片尽可能的接近搅龙底壳,但回转时又不能刮碰底壳,为了调整螺旋叶片与底壳的间隙,需拧松固定调节螺栓,通过调整调节拉杆调整螺旋叶片与底壳之间的间隙,一般调整至3~10 mm为宜。过大易造成果穗被啃断、掉粒等损失。调整完成后左右两侧间隙必须一致,再将调整螺杆拧紧。

(7)割台中间轴装配安全离合器的调整

割台中间轴轴端设计安全离合器,起过载保护作用。割台中间轴安全离合器弹簧安装长度应为50 mm。如在收获过程中频繁出现摘穗单元打滑、堵塞摘穗道情况,则应适当调紧安全离合器弹簧。

3.2果穗处理装置的调整

(1)压送器的调整

在压送装置辊子下边的玉米剥皮机成对辊轴的工作表面放一个平均尺寸的玉米果穗,使辊子叶片垂直于玉米果穗。松开连接板上的锁定螺母,拧动螺母调整挤压装置的轴,使辊子叶片接触果穗,拿下果穗,用一个直尺放在剥皮机的辊轴上,量出读数,在此基础上把压送装置辊子降低5~10 mm。(通过转动内连接板螺母,把压送辊与剥皮辊轴之间的间隙调整到相同值。)

浮动压送器由调节杆与固定弹簧固定,通过调整调节杆上的双螺母实现浮动压送器上下调节高度。通常情况下,以正常状态果穗直径为参考,下调5~10 mm可压制果穗与剥皮辊有效接触。当遇到难剥品种,剥净率较低时,可适当调低浮动压送器;当遇到易剥品种,掉籽粒较多时,可适当调高浮动压送器。

(2)剥皮机转速的调整

带有安全离合器的输入链轮安装在轴的端部。该链轮有两种:一种是27齿链轮,一种是24齿链轮。可以通过调换两种链轮来自行调节剥皮辊的转速,达到较好的剥皮效果。一般出厂状态为输入链轮27齿,输出链轮15齿。当果穗剥净率低时,可以将输入链轮换成24齿链轮,输出链轮换成外侧的14齿,以提高剥净率。

3.3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调整

秸秆粉碎还田机上有三处调整点:一处是秸秆还田机后部接触地面的地辊,它控制甩刀离地高度。调整的标准是使玉米秸秆粉碎后留茬高度控制在50~80 mm,留茬太低会使甩刀打土现象严重而损坏,收获机功率消耗加大,留茬太高则秸秆切碎质量差;第二处调整点是传动带张紧轮,如果皮带打滑,可适当张紧张紧轮;第三处是还田机吊链,调整还田机两侧的离地高度。

(03)

猜你喜欢

收获机调整玉米
收玉米啦!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甘蔗收获机提升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断尾机构虚拟试验研究
谷王联合收获机结构特点及操作要求
最饱满的玉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