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学家的养成
2017-02-07李珊珊
李珊珊
采访卢煜明前,翻看他的简历——圣若瑟书院,一所有拉丁文校训和天主教背景的男子学校,知名的校友包括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在剑桥大学接受的本科教育,之后入牛津大学攻读医学院。换在大陆,这样的资历足够出一本《我是如何进入某某名校》的畅销书了。
于是,我特意做了几个小预案,以防,如果这是一个年少成名的高冷的天才,或是一个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一样的极客科学家呢?还好,看到他温和地打招呼,头发光洁、衣着得体地坐在会议室的高脚凳上,下意识收腰保持上身挺直时,我心里总算松了口气。这位科学家,就像同行对他的评价:这人看上去非常传统和老派,只有在面对科学问题时,他才会产生神奇的能力看到与别人都不同的东西,进而做出那种颠覆性的创新,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同样是“乐于用自己的(独特)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位“天才”却不会表现得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相反,他看上去很谦和,语速适中,用词准确而优雅,解释问题却惊人的到位。对卢的工作方式,他的同事赵慧君评价说:“首先,他有很好的直觉,但突破,不可能仅仅依赖直觉。我觉得他能做出突破性研究的秘诀在于,他有开放的心态。”跟坐在一个地方深思熟虑自己的假设相比,卢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同行分享、辩论,而且要迅速、马上。
顺便讲讲卢的学生们,他与学生们说话时非常客气。赵慧君是卢的第二位博士生,1999年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毕业后,赵慧君到香港在卢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几乎全程参与了卢煜明实验室中关于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测方面的大部分工作。提前约到了半小时的采访,她穿一件合体全黑高领一件式及膝直身裙到了会议室,语速快、做事干练,让人忍不住想起《实习医生格蕾》里那位亚裔工作狂克里斯蒂娜。掰着指头数自己一天的工作——作为医学院助理院长、作为医生、作为教授、作为研究人员,以及所处理的相关的专利事宜……
赵慧君的回答风格与卢煜明的优雅与委婉完全不同,这位70后的女科学家精干而西化,是个典型的香港职业女性,她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而那间实验室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位科学家则几乎与她截然相反。那是个“男孩”,衬衫的颜色和发型还带了点“土气”,本科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研究生读农学院,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来到这个实验室并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个与实验室的英式做派气质迥异的年轻人至今仍为卢居然接受了他做学生觉得不可思议。“他能看到学生的潜力……”他这样向我解释,并回忆刚来中大时,卢煜明鼓励英语不够好的他,“科学做得好很重要,但在交流时,你还需要把你的工作做更好的包装才能被大家认识到,而语言的障碍,可能需要别人用更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发现你。”
目前,这位年轻人是李嘉诚研究所计算中心的主要研究员之一,负责基于血浆游离DNA的无创产前诊断和无创癌症诊断相关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经历与教育,奠定了卢煜明。首先,与大陆的同行们相比,这位科学家非常幸运地避开了各种风波。他有优秀的家庭教育,放弃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钢琴时,母亲没有勉强,而父亲教他画画,原因是:“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在他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剑桥,老师问他:“你怎么知道书上说的是对还是错?”而他的坚持,部分也得益于优厚的资助环境,在他初做医生不想放弃科研时,一笔资助甚至帮他雇了个实验员让他得以坚持自己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将来,如果这个世界风平浪静,如果孩子们能够被鼓励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如果年轻的科学家们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得到珍贵的资助……假以时日,这片土地上应该也可以生长出这样温文而专注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