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2017-02-07毛瑞玲,孙洪涛,闻三峡

农村.农业.农民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唑酮豫南病株

豫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花腿病”。该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豫南地区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已成为部分地区小麦夺高产的限制因子。

一、发病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明显变暧,“暧冬天”占到72%。纹枯病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没有高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豫南地区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群体过大,当气候和生态条件适宜,纹枯病就会大发生。据在豫南淮滨、固始县调查表明:豫南地区水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水稻土土壤含水量一般偏高,发病明显偏重。而沿洪河地段,土壤含水量较少,发病相对轻一些。据调查,越冬前稻茬小麦病株率为38.6%,而旱地小麦病株率仅为7%。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黏土地、黏土地重于盐碱地。这些都为病原菌创造了滋生蔓延的环境,造成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在豫南地区明显上升,日趋严重。

二、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1)冬前发病期。小麦种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2)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3)横向扩展期。指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4)严重增长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5)枯白穗发生期。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病叶鞘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白穗。

三、防治对策

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在防治对策上,应以预防为主,以培育壮苗、控制病源为基础。做到以种子消毒为基础,以早春及早用药物防治为重点,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郑引1号、扬麦1号、丰产3号、华麦7号、鄂麦6号、鲁麦14号、郑州831、豫麦17号、温麦4号等。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小麦根际微生物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

(二)化学防治

1.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的0.2~0.3%的33%纹霉净(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03%~0. 04%的15%三唑醇(羟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适乐时、立克秀等药物拌种。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较低则易发生药害,如每千克种子加1.5毫克赤霉素,就可克服上述杀菌剂的药害,

2.早春药剂防治。翌年春季冬春小麦拔节期,每667平方米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30千克喷雾;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80克,兑水40千克喷雾;可用15%三唑醇粉剂8克,兑水60千克或20%三唑酮乳油8~10克,兑水60千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5克,兑水100千克或50%利克菌200克,兑水100千克喷雾,还可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一般安排在3月下旬、4月中旬防治两次,效果更好。

3.拔节孕穗期叶面喷药。于小麦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洒力克麦得,每667平方米用药量15毫升,兑水15~25千克,防治纹枯病,兼防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三)生物防治

提倡施用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B#力粉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促进小麦种子发芽,增产13.7%。

四、科学种植与管理

在纹枯病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采用适时晚播、精量播种、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等措施,培育壮苗、健苗,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这样病害就会明显减轻。

(河南省淮滨县农业局 毛瑞玲 孙洪涛 闻三峡)

猜你喜欢

三唑酮豫南病株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气相色谱仪测定蔬菜中三唑酮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