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把学上
2017-02-07吴震伦
文 吴震伦
夫妻双双把学上
文 吴震伦
我和妻子分别是六六、六七届的高中毕业生。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们回乡务农已近10年,已是三个孩子的父母亲了,所以恢复高考的消息在我们的心里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虽然我们做梦都想上大学,可当时的家庭状况不容我们想入非非。我们家当时共有八口人,除我们小家庭五口人之外,还有身体有病的母亲、年逾八旬的外婆和在读中学的妹妹。
岳父听说我俩都没有去报考,急忙跑到我们家来,鼓励我们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没有过不去的坎。考取了大学,不过穷三四年;不去考,就要穷一辈子。”最后我们三人商量的结果是,先让妻子去考。
妻子开始准备复习迎考了,然而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有两个:第一是没有课本、参考资料。我家能找到的只有一本高一的《代数》,一本初中的《物理》和一本初中的《化学》。妻子跑到娘家去找,她的那些书早已拿去被换了零花钱。岳母不知从哪儿借来一本被洪水泡过的发黄的高中《数学》,这几本书就是妻子复习迎考的全部资料。有趣的是,赴考那天,在轮船上,妻子见同船的小女生有一本油印的《政治复习资料》,借来看了不到两小时,船靠岸时就还给了人家,谁知后来的政治考试,不少题目都是那资料上的,特别是时事题,妻子竟然说她全答对了。第二是没有时间复习。妻子当时在大队小学当民办教师,白天是没有办法复习的,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学校只有一间办公室,全部老师都在一起办公,妻子不可能也不好意思在办公室复习。只有到了晚上,在忙完家务、把孩子哄睡后,她才能开始复习。
高考结束后,妻子本未抱太大的希望,可居然通知她体检了。然而,参加了体检的考生,包括第二批体检的都陆陆续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妻子却一直没有收到。正当我和妻子觉得她上大学无望的时候,却传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准备扩招。果然,没过多久妻子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真是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
1978年的高招工作又开始了,妻子希望我报考,当时我心里很纠结,又是岳父帮我解开了这个心结。他对我说:“去考吧,我还是那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一起来帮帮你。咬咬牙,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岳父岳母的支持下,我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幸运的是也被录取了,和妻子同在一所学校——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今天的井冈山大学),她在数学系,我在中文系。
夫妻双双考取大学的消息在小镇乃至更大一点的范围内传开了,我们一时成了新闻人物。然而我却没有沉浸在欢乐之中,得赶紧做好上大学的准备工作了。第一件大事是安顿好孩子。遵从岳父的建议,我将女儿放到他家去带养。岳父岳母都是小学教师,平日要上课,带养孩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两个待字闺中的小姨子身上。第二件大事就是为家里准备足量的柴火。在我们那里,砍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东渡赣江,到30里之外的山上去砍,我常常凌晨一点左右起床,带上干粮,摸黑过江。当然,不顺利的时候,在路上露宿也是常有的事,其艰苦可想而知。
经过高考的洗礼,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困难,简直不值一提。因为我们始终将岳父的那句话作为座右铭:“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没有过不去的坎。”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启事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展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老友杂志社特举办“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文章主题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亲历、亲见、亲闻之事,生动形象地描述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既包括关键人物与重大事件,亦包括平凡人物及普通事件),凸显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普遍而巨大的现实意义。欢迎广大读者写下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故事,留存下自己的青春足迹,也记录下这无与伦比的时代……
征文要求:
一、文章体裁:随笔、散文、纪实均可。要求内容真实感人,文字表达简洁流畅,能引发广大读者的共鸣。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二、征文时间:自本启事刊登之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止(书面稿以邮戳时间为准),请在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也可将稿件发至《老友》电子邮箱laoyou1992@126.com,邮件主题注明“征文”。
三、注意事项:由于本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概不退还、不查询,敬请作者自留底稿。
四、征文奖励:共设3个等次,6个名额,即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本刊编辑部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