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中信任管理的作用
2017-02-06蒋秉含
蒋秉含
摘 要: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缓慢增长时期,但是仍有不同的创业团队抓紧这个时期中的经营机遇,努力地存活在变幻莫测的当下。对于初创型团队,若想成功的存活于成千上万、不计其数的同行中,团队管理中的信任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厘清团队信任的概念,接着从信任对初创期创业团队、发展期创业团队、团队稳定性三方面来探讨创业团队中信任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创业团队;信任管理;团队发展
一、创业团队中信任的概念
“信任是对他人一种肯定的预期”,这是由西方学者罗宾斯对信任的界定。但信任实际上是互动交流的过程,而非单向行为。首先,信任是从信任者出发,对其客体即是被信任者给予一种肯定的期待与积极的信念。这种信念或者期待进一步可以理解为对被信任者的内部隐性特质的期待,在数种因素或特质下所作出的另信任者满意的行为。其次,从被信任者角度看,考察的是被信任者的特质、能力、动机。信任的对象则是个体、群体或者企业文化,信任的程度取决于道德上个体、群体、企业等正确的行为。
在创业情境下的信任也可以沿用上述定义。首先是信任者,其次是被信任者是否值得信任。从行为角度观察该情境下的信任,可以理解为被信任者自愿做出的行为,而这些行动都是基于信任者的期望而做出的。从信念角度,又可理解為信任者和被信任者之间都相信对方不会做出对对方不利的行为。
综上所述,创业团队中的信任可以定义为:信任者在没有对被信任者做出监控行为的条件下,仍会做出有利于团队利益的事,不会伤害他人利益。这种信任以能力、品德为基础,体现的是一方对另一方可依赖度、诚信度、可靠度的预期。团队信任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信任,意味着在很多不确定情境下要依赖对方的行为来完成目标,意味着要有承担信任所可能带来的潜藏风险的能力。
二、创业团队中信任的作用
在创业情境中,个体无法仅凭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达到创业的目标,因此需要集聚各方有利资源,让更多有志之士,有共同目标的个体加入。逐渐地,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创业团队。除资源、目标因素形成外,还需要稳定的人际关系来维持这个初创团体,例如有些是因为爱好兴趣,有些是因为欣赏。创业团队中若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被不信任的气氛笼罩,这个团队很快就会解散。而当有信任的保护伞时,这个团队信念一致,会有勇往直前、创造一切不可能的动力。
(一)信任对初创期团队的作用
在创业团队刚建立时期,团队信任程度相当低。如果期间有任何破坏信任的危机出现,团队就会解散。因此,在这一时期团队沟通会帮助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信任链。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和权责利统一的机制,有利于建立信任的氛围。当这种信任气氛逐渐加深后,初创期的团队则更有时间和动力去解决当下棘手问题,团队核心成员把握大局,共同商量、沟通来缓和初期企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初创期,创业团队是一个磨合期,会有诸如利益分配、股权分配、责任范围等问题。而此时,团队还未形成可靠的成文制度,而信任恰能帮助团队成员间形成可靠的内在协议,不依赖于外在形式的协议或合同。
(二)信任对发展期创业团队的作用
在创业团队发展时期,信任通过支持性的团队文化发挥作用。能将高水平冲突降到低水平冲突,将情感冲突最小化。这一时期,团队成员间利益更为密切,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去加强团队经营最优化的动机,这种动机的基础便是更进一步的信任。对于此时期的团队运行而言,信任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帮助团队降低冲突水平,维持认知可接受的正常水平,利于团队正常运行。
(三)信任对创业团队稳定性的作用
首先,度过了团队初创期,团队成员之间更加信赖。因此,信任增强了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信赖和依赖程度,提高了成员对团队的忠诚度。在成熟期的创业团队,成员因技能、管理水平等的提升,很可能由于新的机遇出现而离开这个团队。他们会去衡量所得与所失,而对于高度信任的团队中,信任会增加他对团队的精神依赖性。离开团队造成的精神代价远比经济代价损失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信任往往能减少团队的人员流失,放置团队解体。
三、结语
在创业团队中,信任者需要从被信任者角度考虑如何获取更好的信任,被信任者也要从信任者角度更好地去表达信任。信任是交换与回馈的过程。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是团队信任管理,只有相互信任,才能促进团队成员勇往直前,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增强,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郑志刚,邹宇,崔丽.合伙人制度与创业团队控制权安排模式选择——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6(10).
[2]夏倩,杨雅婷,徐雅雯.大学生新兴技术型创业团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17).
[3]陈景鑫,郭玲玲,张苗.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3(04).
[4]胡桂兰,梅强,朱永跃.创业团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78个网络创业团队的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