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研究

2017-02-06李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河北省企业

李英

摘要:河北省在解决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对于低端产业和企业,应依照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专注于将产能转移到周边经济发展较我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去;而对于高端产业和企业,则应该增加对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以便更快获得技术,开辟市场。目前,河北省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强制企业退出与进入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未来则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应注意杜绝恶性竞争,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关键词:产能过剩;对外投资;产能转移;行政手段;市场调节;退出机制;全球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1-0097-04

一、河北省目前产能过剩的形势

2015年河北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产能过剩治理工作文件的精神,对省内大量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过剩产能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治理,强制压缩了省内部分的过剩产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省生产总值的40.2%,比2014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工业能耗也保持了下降的势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2.03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1.88%①。河北省在2015年还出台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攻坚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确保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河北省代表团集中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和在压减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下岗职工安置等问题。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河北省已投入240亿元用于治理大气污染;只有通过立法引导企业转型,治理污染才能换取长远效益。

尽管在压减过剩产能的工作中有了不错的开端,但是河北省作为产能压减任务最重的省份,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河北省虽为工业大省,但却不是工业强省。河北省的钢铁产能虽然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但是符合国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却没有一家是河北省内的。而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2013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2.1%,2014年上半年该比值上升至53.5%。在全省下大力度整顿拥有过剩产能的企业之后,2015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有所回落,但仍然占到了全省生产总值的48.3%。而在全国PM2.5最高的城市中,河北省内的城市经常入榜前十位。根据河北省与国家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以2012年为基数,到2017年底,河北省需化解钢铁过剩产能6 000万吨,压缩水泥6 100万吨,消减煤炭消费4 000万吨,淘汰玻璃产能3 600万重量箱(简称“6643”工程)。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并提出11项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②。可见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任重而道远。

河北省目前解决产能过剩的措施仍然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为主,市场的调节作用还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河北省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有准确的定位,也要找到合适的路径。今年河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增加的“转型发展”的理念引人注目,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要持续深化,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拥有自己的产品竞争力,通过企业经营模式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化解过剩产能的措施

(一)通过产能的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

1. “低端”企业和产业借鉴日本经验。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对外投资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能输出国的企业如果在本国市场失去了“比较优势”,而在输入国内却还能保持“比较优势”,那么产能输出国内具有“比较劣势”的企业便可以利用产能的国际转移来化解企业在国内市场难以为继的经营窘境。

目前,河北省内有许多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游走在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它们的产品价格低廉,在国内市场并没有大的竞争力。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相比显然是失去了在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所以对于河北省的“低端”企业来说,“走出去”实现产能在国际市场上的消化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部署与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往来愈发密切,都为河北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河北省政府也可以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成员国的地方政府的友好往来与经济合作,为省内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创造更好的契机。但是河北省企业在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别的国家时,也要注意维护当地居民的正当权益,树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企业形象,并且还要注意当地人对外来资本的民族主义情节。日本在产能的国际转移过程中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来避免产能输入国的民族主义对企业在当地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所以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在产能输入国选择合适的途径与合作伙伴,以便更快、更顺畅地打开当地市场。

2. “高端”企业和产业借鉴美国经验。美国的产业转移是基于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在进入标准化生产的阶段时开始出口。美国产业的国际转移大多由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牵头进行。而美国在对外投资时为“垄断技术”,保持技术领先,防止技术泄漏,大多采取独资的方式对产能输入国进行投资。对于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企业来说,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产品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但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的实力上还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与欧美大型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美国的就是应加大对产品创新与研发的投资力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河北省的“高端”企业可以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进行投资。通过对当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更快地获得技术,开辟市场。

(二)市场在调节过剩产能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时,有两股力量可以为过剩产能的消化过程提供动力。一种是市场依靠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金、设备从产能过剩的产业流出,推动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另一种则是政府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来关停企业内部能耗高、附加值低的生产部门,淘汰生产过剩产能的企业,推动过剩产能行业内部的重组与整合,以此来压减过剩产能。此外,政府还会利用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国家压减过剩产能的任务重、时间紧,河北省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初步阶段更多运用的是政府的强制措施来加快过剩产能退出市场的步伐。这种政府直接干预的手段见效快,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被强制退出市场的企业员工的安置问题,政府对这些下岗职工的补助金额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对于依靠能源企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河北省来说,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而“一刀切”的方式给经济泼了一盆冷水,恢复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政府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后续的保障措施要跟上步伐。另外,还要注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对于环境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要结合企业盈利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解决产能过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政府的适当干预可以加快产业内部的重新整合和过剩产能的消化速度。但是纵观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他们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时,更多地是依靠低成本的市场调节,并有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所以,河北省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中要让行政干预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未来要让市场在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良性流动。

(三)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河北省将压减炼钢产能800万吨、炼铁产能1 0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成为河北省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河北省应采取供给侧管理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的策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而实现产能出清。

1. 实施企业内外兼并重组。一是实施河北钢铁集团与域内钢企兼并重组整合,即借助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平台,兼并重组“两高一资”中小型钢企,形成钢铁大企的高端板带材与中小企业的传统、低端的长材、建筑用材的整合与优化。比如,积极推动邯郸的“退城进园”项目的进行,逐步把钢铁产业调优、调强。二是推进京冀钢企强强联合的双向重组整合战略。

平板玻璃产能过剩最主要的是结构性过剩,优质浮法玻璃及特殊品种等对外依存度仍高居不下。目前耀华玻璃正与凯盛集团实行战略重组合作。重组后将先对耀华集团现有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使其生产结构由生产普通建材玻璃为主转型为以生产厚利、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主,同时投资45亿元建设“新玻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基地,围绕电子玻璃、太阳能产业、高硼玻璃及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建设。对于此类企业重组,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融资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2. 加快产能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产能置换措施是我国工业产能治理新措施。河北省可以采取将企业新上项目与淘汰既有生产线相挂钩的产能置换措施来实现产能控制。政府合理分配给大幅压缩产能的企业先进的新项目,同时在生产场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为新产能的开发和建设给予支持。但同时,对于新产能要严格把关,保证新产能的先进性和优质性,同时控制新增产能的规模及增长速度,避免新一轮产能过剩的出现。

3. 优势产能西移,优化国内产能结构。河北省应加强与西部城市合作,将优势产能向西部转移。河北省经过多年发展,劳务成本和资本成本均有所上升,有一些制造业虽然有技术和设备优势,但是由于成本过高,利润微薄;而中西部地区仍然有土地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产业转移既可以缓解河北省产能过剩和成本过高问题,也有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同时产能转移,不仅是产业和设备的转移,更是技术和人才,转移,因此产能西移也能帮助河北省解决由于减排减产带来的大量员工下岗问题。

三、化解过剩产能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抱团”实现共赢,杜绝恶性竞争

在我国,无论是能源进口企业还是出口企业,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恶性竞争的情况,这就导致了作为能源进口企业,我们掌握不了消费者市场的定价权,而作为能源出口企业也同样没有产品定价的话语权。国内企业在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时候,缺乏大局观,常常着眼于眼前利益,将国内同行的其他企业当成对手,通过打价格战赢取订单。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不但损害了赢取订单的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河北省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直接在海外建厂的企业还是出口产品的企业,都应杜绝恶性竞争,只有良性竞争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也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实现共赢。为此,河北省相同产业内部的企业可以抱团,比如说成立行业协会,对关乎行业发展的敏感问题统一口径,作为一个集体共同“走出去”,提高河北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把握“全球化”,全面“走出去”

河北省企业在“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的空间化解过剩产能时,要注意把握“全球化”的大局观。企业想要为过剩的产能找到出路,但“走出去”不是在国外设立厂房、成立办事处这样简单。想要解决我们的过剩产能也不是只有把我们的过剩产能出口到国外那样容易。企业想要满足自身需求,就要重视“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也就是说“走出去”不光是设备、物资等物质方面的走出去,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与营销模式的“走出去”,能够与当地市场的容纳力接轨,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这样河北省的企业在将产能进行国际转移的过程中才能更流畅、更成功。此外,政府也可以在普及产能输入国的风俗习惯、经济法规和市场特点等知识上更多地服务于企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保证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明确河北省的战略地位

美国在经历了全球五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后,完成了“去工业化”。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使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美国人也开始意识到了资本市场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便存在太多不可控的风险,于是美国开始回归制造业,想要实行“再工业化”。美国的经历对于我国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借鉴意义。虽然我国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和突出,工业中的过剩产能转移与淘汰也势在必行,但是我国还是要保证在工业体系上的完整性,要保持目前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优势,不能全盘转移到国外。作为全国压减过剩产能任务最为坚决的省份,河北省要明确本省工业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把握好取舍的分寸和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

(四)完善企业退出机制,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日本曾经在遭遇产能过剩问题困扰的时刻十分注重保障企业退出市场与破产的程序便捷化。这样生产过剩产能或落后产能的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退出相应的产业,减少过剩产能的继续增加,并且在较为完备的破产法的保护下,企业主在无力支撑企业继续运营下去的时候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进入破产申报程序,这样企业主的自身利益能够得到起码的保障,而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并不顺利而且困难重重,所以我们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完善企业的退出机制,通过更规范、更完备的法律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注意行政放权,转而退居幕后只进行大方向的宏观把控,让市场在企业选择去留的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根据河北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将对54.7万名职工的就业造成影响,如唐山钢铁公司到2017年将减产4 000万吨粗钢和2 800万吨铁,预计将直接影响10万人就业③。有的职工通过转岗、转产留用等渠道得到了安置。然而,随着压减产能的进程过渡到攻坚阶段,企业通过内部转岗转产来安置员工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一些还未淘汰的落后产能也到了必须退出市场的时候,这时需要安置的员工大多是就业难度大、竞争力弱的职工。所以,河北省可以通过在社区基层更多地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来服务下岗职工,让他们能够掌握新的谋生技能,同时也要通过政府的津贴与补助来保障这些下岗职工基本的生活条件。

注释:

①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局网站信息(网址:http://www.hetj.gov.cn/)。

②注:2013年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③数据来源:凤凰网河北(网址:http://hebei.ifeng.com/)。

参考文献:

[1]王怀宇,马淑薇.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退出政策体系的国际经验研究[J].发展研究,2014,(1):22-25.

[2]刘航,张雨薇.河北省制造业产能过剩评价与外部市场成因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2):42-47.

[3]董小君.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4,(55):3-18.

[4]李钢.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与破解路径[J].国际金融,2014,(1):42-44.

[5]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10):58-64.

[6]魏琪嘉.国外治理产能过剩经验研究[J].现代商业,2014,(20):53-54.

[7]刘建江,罗双成.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5,(6):111-114.

[8]张明哲.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分析[J].时代金融,2013,(10):329-330.

[9]吕铁.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做法及启示[J].求是,2011,(5):47-49.

[10]董小君.中国下阶段产业转移的道路选择——基于产能国际转移日美两种模式的创新探索[J].学术前沿,2013,(12):69-77.

[11]张扬.中国过剩产能向东盟转移的战略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1.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

猜你喜欢

河北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