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趋势研究

2017-02-06毕丽芳

价值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少数民族旅游

毕丽芳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否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不仅取决于民族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还取决于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对于民族地区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主要趋势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特色文化的亟需;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旅游竞争力;树立新的资源观,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hether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minority areas can achieve a healthy,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can go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but also relies on the correct grasp of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in ethnic regio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system which adapts to market demand, and improv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 ethnic area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put forward the main tourism trend in minority areas: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the urgent need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to excavate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o improv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to set up the new concept of resources, and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to protect and heritage the national culture,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少数民族;旅游;发展趋势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ies;tourism;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254-02

0 引言

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根据国家民委2009年7月编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1]的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我国快速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遥远边陲的少数民族风情越发显示出它的亮丽色彩,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由于地理环境和长期社会历史发展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区多为经济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区,但同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少数民族长期处于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民风民俗,都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大都保留了未经人工雕刻的原始风貌。当地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姿态万千、风格迥异,呈现出原始生态和神秘古朴的气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去探奇览胜,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宝贵的民族文化,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否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不仅取决于民族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还取决于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对于民族地区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相关概念界定

民族旅游[2]是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地区或土著民族居住地区进行旅游的一种形式,民族旅游概念最初来自于国外学者对一些土著民族的旅游人类学考察。因此,在西方文献中,民族旅游也被称为土著旅游或原住民观光。

少数民族区指少数民族地区的某一区域范围,是一定地域内以某一或某些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区域,多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或省际之间的交界地带,由于区位较为偏僻,地理环境闭塞,当地少数民族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保留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少数民族区的两大主要属性。

2 当前我国旅游发展趋势:文化与旅游融合

随着旅游市场的细分,普通游客的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有力的提升。简单一刀切式的大众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文化旅游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又铸就了不同的民族。人类社会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不同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特色。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和坚固的文化共同体。发展旅游必须研究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必须把文化和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全新的理念和实践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文化与旅游融合就是让游客能够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不但能为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也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生活[2]。旅游产品的细分以及新型旅游产品的产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对人类旅游权利充分尊重的一种体现。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的秩序稳定以及对外的宣传影响。

2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趋势

2.1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的亟需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地区多为祖国边陲的山区,由于意识短浅,历史遗留影响,地域因素制约及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经济多数比较落后,现代工业体系残缺,且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业由于自身的优点在民族地区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多为地区的经济支柱,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地区的对外交流和改革的进程。

旅游业发展状况直接关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应当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重视和优先支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中央又隆重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把民族问题、民族教育、民族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把抓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云南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并将目光转移到滇西北地区,筹划推出一条新的旅游线路。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交通、通信、社会服务设施和条件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条件,文化旅游业正是通过文化增强旅游的魅力,通过旅游增强文化的活力,使二者有机融合[3]。所以,理想的文化旅游业应是在传统旅游业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各环节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创意,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从能够感知并体验文化,以顺应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求忆”的愿望和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经济时代的一个主流旅游类型,成为适应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一种有效途径[4]。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收入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偏远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旅游业直接关乎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民族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各民族友好团结、理解交流、合作发展,可以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保护。

2.2 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旅游竞争力

挖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使之物化外显,优化整合高品质、有文化内涵的精品项目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形成的区域差异,少数民族地区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蕴藏着数量巨大且各具地域、民族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文化资源。这些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也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独有的文化艺术内涵,满足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体验。民族地区的文化一直保留较完整,且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明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自己生存的独特的环境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日、乡俗、宗教、工艺、图腾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民族价值,不仅是民族的名片,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趋于理性,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深挖和开发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以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2.3 树立新的资源观,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

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成分,发展历史等差异,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环境,各民族地区重点开发的旅游资源大类及亚类也不尽相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到来。以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为例,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广泛,有着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民族文化资源保存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的资源和优势,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等,具备发展民族旅游的各种条件。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深度挖掘和继承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要加紧对体制的研究,把握旅游发展趋势,力求探索一条适合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发达的体制之路。

2.4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应运而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基于其独特的民族魅力与文化积淀下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与传承性更为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显得迫切而重要。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当地旅游资源的完整性、文化的传承性与原真性,并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协调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外部客体与游客、消费者、当地居民、政府等内部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使得当地旅游发展具有协调性和持续性;同时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注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以保障当地旅游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使得今后旅游发展更突出代际与代内的公平性与协调性。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旅游和文化[J].旅游,1981(3).

[2]邓永进.民族旅游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2.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26-30.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少数民族旅游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