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
2017-02-06王香婷
王香婷
摘要: 结合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建设实践,提出教学渗透科研,创新依靠能力,实践关注结果,选题结合专业,研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旨在提高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s of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odern Materials, Shangluo University,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teaching reform model through penetration of teaching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through ability, practice focusing on results, topic combining with profession, research focusing on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of chemistry specialty.
关键词: 科研;选题;教学改革;毕业论文(设计)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topic selection;teaching reform;graduation thesis(desig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203-02
0 引言
2014年教育部引导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促进高校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不再是闭门造车,培养大量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待业者”[1,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弱。本文结合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建设实践,仅就提高化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谈几点看法。
1 教学渗透科研
高校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要从事相应的服务地方的科学研究工作。有的教师已形成了科研团队,有的教师在自己的科研路上持续探索。教学与科研不应是两条平行线。在教学的同时,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了解一些与实践应用相关的研究内容,会使枯燥的课堂活跃化,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直接渠道,教师通过学生的反应,发掘志趣相投的学生,在平时多交流多培养,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埋下伏笔或打下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科研,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对自己的未来会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学习,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将科研渗透贯穿于课堂,对学生和教师而言,是双赢的。
2 创新依靠能力
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生自己写好项目,立项后,自己摸索如何研究。有的项目和自己的专业不相干,指导教师不能发挥指导作用,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对学生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创新项目不能很好地完成。第二种是教师主动找学生。该校教师年度考核中指导学生创新立项加分不少,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写好创新课题的项目找学生,立项后学生因为对项目不了解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甚至立项后就忘了这件事,快到结题时,教师自己发一篇文章,挂上项目编号学生姓名,项目也就顺利结题了,学生和教师都得了荣誉,看似双赢,表面之下,学生获得了什么,能力没有提高,项目走了过场,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本意。创新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在创新中,教师是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在创新中,学生是设计路线开展研究的。创新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指导创新性项目,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质,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向毕业论文(设计)过渡。
3 实践关注结果
大学生在校期间,会有很多的实践机会,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创新实践等,化学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各类实验课的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结果。这里的结果不是最后的分数,而是学生真正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思考了什么,简言之就是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实验课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环节,也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延伸,不能仅靠一份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实验能力的强弱,而应将评判标准延伸至实验课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一整套的评判标准,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各个实习环节中,学生要抓住实习机会,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从专业和兴趣出发,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这个过程转化为创新过程,申报创新项目,主动完成创新学分,而这些环节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而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实验环节能力的培养,学生逐渐具备了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
4 选题结合专业
在毕业论文环节中,选题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毕业论文质量保证的前提[3]。实践证明,选题不当,则会“老虎吃天,无法下爪”,轻则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重则使学生产生放弃、敷衍了事心理[4]。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过程是收获、充满喜悦的过程,而不是一无所获、消极懈怠的过程。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应以选题为突破点。选题内容应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和学生的实践经历相结合,和学生的考研方向相结合,和学生将从事的工作相结合,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但不管哪种结合,最终都要以“服从所学专业”为最高原则[5]。这样,一则指导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二则毕业论文(设计)有教师项目经费和技术支持,有坚实的基础;三则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有兴趣、有实践经历、有知识积累和动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应将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方向等详细信息告知学生,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进行适合的科学研究工作。教师不应为了自己的科研课题顺利完成,对学生挑肥拣瘦;学生也不应不切合实际,选择不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
5 研究注重过程
毕业答辩时指导教师全程回避,其他教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知之甚少,所以就导致有的学生因论文写得好和答辩说得好就拿了高分。然而毕业论文(设计)成果不是写出来或说出来的,而应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注重学生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而不仅是最终的答辩表现或论文(设计)。考核中,整个研究过程应该占有绝对的地位。在毕业论文(设计)考核中,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将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系统化:选题-文献查阅-综述-初步研究-深入研究-结论,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只有过程扎实,结论才更让人信服。这样,也杜绝了学生不进行科学研究,仅凭几篇文献就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也监督了教师的指导过程,不使指导教师流于形式。
6 实践应用
本文中的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模式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该院2015、2016两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中强调创新学分,从预习-操作-思考-结论等环节对各项实践进行考核,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年学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80%都与商洛地方特色相关,90%来自教师科研项目。通过跟踪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使得毕业答辩更公正,以及对优秀的毕业论文进行奖励,以激励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较2014年之前明显提高。
7 结语
本文提出了教学渗透科研、创新依靠能力、实践关注结果、选题结合专业、研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从而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改革的同时,全面提高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还需要其他环节的配合。考虑到学生考研、就业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客观实际,建议在大二、大三年级就要加强科技论文写作并参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前就有了写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储备,从而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
参考文献:
[1]阙明坤.更多高校应向实用转型[N].经济日报,2014-05-22.
[2]赖红芳,蒋利荣,韦正.地方高校转型契机下的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56-157.
[3]戴红玲,胡锋平,李欢欢,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163-165.
[4]田毅,师学义,付薇.选题驱动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4):51-55.
[5]白中科,袁春,付宗堂,等.试论大学课堂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