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研究
2017-02-06姜泓列
姜泓列
摘要: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已经由传统的阶段式管理逐渐演变为全生命周期式管理,利用这种模式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巩固强化建设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Abstract: In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has undergone a major reform, from the traditional stage management gradually to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 To control project cost with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关键词: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Key words: life cycle;project cost;dynamic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46-03
0 引言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实施管理,进一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我国,随着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发生改变,由原来的阶段式管理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进而最大限度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1 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1.1 决策阶段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在决策阶段,技术、经济决策等因素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投资以及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决策阶段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投资。在整个工程项目中,项目规模的合理性、建设标准、建设地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实践表明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超过80%。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虽然投资主要集中在采购、施工阶段,但是,在实际的采购、施工过程中,对投资进行控制的空间已经非常小。因此,能否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决策阶段。
从本质上说,项目决策就是对投资方案进行选择,并做出决定,同时论证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可以说,投资决策与建设方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来说,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需要结合现有的技术资料、估价指标、造价指数等因素,对项目投资进行合理的估算,同时编制项目建议书,以及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经济评价、风险分析等工作。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需要建立健全法人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通过制度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对于项目监管部门来说,借助报审制度,严格审核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从工程项目源头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尽力在决策阶段处理好各种潜在的问题。
1.2 设计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设计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以及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也会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践证明,工程项目投资受设计阶段的影响程度较为严重。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技术与经济相互分离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设计单位需要解决技术与经济分离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制定一些动态管理措施,例如:
①推广实施设计招投标制度,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
②建立监理制度,一方面对设计进行监管,另一方面监管工程造价的控制情况;
③推广限额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设计、造价等进行优化,参照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对项目进行限额设计管理;
④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和概算。对于工程项目设计单位来说,需要严格落实自审、审核、审定制度,同时,建设单位,以及审批部门等也要对设计进行严格审查,最大限度做好事前控制工作;
⑤对各种不合理的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
1.3 施工图预算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后,需要组织开展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如果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管理,那么招标单位可以选择施工图预算作为标底,同时投标单位可以选择施工图预算作为竞价的基础,除此之外,可以选择施工图预算作为合同价款。当工程项目进入结算阶段,可以参照施工图预算对工程结算、工程成本和利润等进行审核。
在工程建设方面,施工图预算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施工图预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对此,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图预算编制制度,这是组织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基础;其次,提高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质量,确保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第三,关注工程项目涉及的原材料的价格,使其与市场价格相互一致,进一步对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第四,对完成的施工图预算进行调差管理,解决时间变化产生的价格变动问题。
1.4 招投标阶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可以选择科学合理的供货商、施工单位等,同时还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加强管理,需要事先编制招投标文件。对于招标单位来说,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确保招标条款的严密性、叙述的准确性,并且内容要全面,在预算范围内控制标底和合同价。为了体现市场价格的动态性,可以在招投标中过程中,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管理。
在工程招标中,一定要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对招投标工作加强监管,严格遵守评标竞标管理办法,防止出现暗箱操作,最大限度确保投标价格与工程实际造价相接近。通过竞标的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了防止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纠纷,竞标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需要经过律师进行审核。
1.5 施工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进入施工阶段,意味着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正式履行合同。在这一阶段,双方签定的施工合同成为造价控制的基础,为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影响工程造价的不同阶段中,施工阶段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这是因为项目施工依据施工图设计来进行的,而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较为接近。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还是有一定空间的:
①动态管理控制材料费用。
在工程成本控制中,控制材料费用是关键。在全部的工程造价中,工程材料费用约占60%,如此高的比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图纸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材料,同时对材料消耗量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出现浪费现象。例如,对废弃原材料进行合理利用。
②加强施工变更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受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对施工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发生变更的工程项目来说,需要对变更进行分析,确保变更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发生不合理的变更。对于发生的设计变更、现场变更等要认真处理,并且需要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联合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变更。如果变更涉及费用调整,这时需要计算费用的变化情况,对费用变更进行合理控制,对于变更部分,需要编制补充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把控。
1.6 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项目完工后进入竣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要求,组织开展竣工结算工作,对涉及结算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严格复核完成的工作量、工程价款等,对工程结算关进行严格管理。对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结算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认,确保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在结算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应的合同条款,避免在合同价款中对某些费用重复计算,例如,有些费用已经包含在综合单价中,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次进行单独的计算,以此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
1.7 使用阶段
当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就进入使用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这是回收项目投资的重要阶段。在使用阶段,工程项目所产生造价费用主要用于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在使用、维护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如果使用或维护不到位,容易损害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甚至影响其使用寿命,一方面增加工程项目的运行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增加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费用。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控制中,处于使用阶段的工程项目,是组织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最后环节,造价控制重点主要集中在制定工程项目维护造价规划方面,借助当前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对投入运行的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造价管理。通过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树立全新的招投标理念,认真组织开展风险预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 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互联网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广泛运用,企业纷纷将互联网与自己的行业进行结合,使得社会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时,需要推广使用互联网。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数据库,借助云计算深入研究分析已完成的工程造价资料,为组织开展定额编制、修改工作等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规则等。对于主管部门来说,需要借助互联网及时发布市场价格动态信息,例如设备、材料、人工、机械等,实时更新数据信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职能部门根本没有公布市场价格信息。另外,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造价人员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通过扩宽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一方面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为组织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组织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时,需要以市场为中心,借助市场化模式进行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需要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化管理和控制。对于建设项目来说,利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方式进行动态管理,存在时间长、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或部门,树立全新的投资理念,做好不同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及时调整工程造价出现的偏差,比如,2015年2月,中国中铁审计部在对某市无线通信局生产楼进行全过程审计时发现,该工程建筑面积4051m2,高度23.7m,楼面砼工程量150~160m3,而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拟采用塔吊作为垂直运输机械。经审计人员分析与计算,采用门吊也同样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没有同意施工单位提出的使用塔吊施工的要求,改按门吊施工。仅此一项,就核减了不必要的工程费16万余元。对各项不合理支出进行严格管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邹江.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6-01-10.
[2]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01-15.
[3]刘波,付生华.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烟草水源工程造价监控管理[J].水利经济,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