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谁伴你长大?
2017-02-06
民生周刊 2017年2期
你爸爸上次回来给你带礼物了吗?“没有。”你希望爸爸给你带什么礼物?“我不要礼物,我不要礼物,就希望爸爸在外面身体健康。”春节快到了,你会给爸爸准备礼物吗?“我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吻。”
1月2日,我带着编辑部的选题,奔赴千里之外。
之前我很少接触留守儿童。为了和孩子们能有共同语言,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我和学校老师商量,随机给四年级和八年级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爸爸妈妈,回家过年》。
看完孩子们的作文后,心情变得沉重甚至有些压抑,这种情绪伴随我整个采访、写稿过程。
“时间如流水,爸爸妈妈已经离开我五年多了。这五年多我都是跟着爷爷奶奶,这使我很少感受到(父、母)爱是什么!”这段文字,出自一个八年级孩子之手。
这个孩子的父母今年还是不打算回家。“不知不觉,我已经长大了,你们都没好好陪我过个春节。这下好了,你们(今年)又不回来了。去年你们说忙工作,接了新活,要回去过年工作就没了……”
和四年级的孩子相比,八年级的孩子内心似乎更脆弱和敏感,心里有明显的怨恨。
采访中,一个小女孩告诉记者,“爸爸妈妈已经回家过年,终于想起来回来看一眼我了。”另一个小女孩则说,“爸爸妈妈这个称呼,对我来说,既陌生又亲切。”
“春节回家”本该是个充满温情的话题,这次的采访经历,却让我温情不起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究竟能起哪些作用?
全国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谁伴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