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改复合材料中舱门结构优化设计

2017-02-06朱成香张改华高永强

教练机 2017年4期
关键词:壁板舱门隔板

朱成香,张改华,高永强,李 琼

(航空工业洪都,江西 南昌 330024)

0 引言

某型机发动机舱门目前采用金属钣金铆接结构,存在零件数量较多,组装过程中容易产生扭转变形,与机体结构之间存在强迫装配现象,导致外形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制造周期长。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对舱门进行复材结构方案优化设计。

本复材设计采用CATIA与FIBERSIM软件集成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从复合材料零部件整体成型体选材、细节设计、制造工艺装配等进行论述,为复材整体成型结构设计及制造一体化技术应用提供思路。

1 原金属中舱门结构方案

原金属舱门为铝合金铆接结构,由蒙皮和舱门骨架组成,舱门骨架主要有三个横隔板、四个纵隔板以及两个舱门梁组成;而每个横隔板均由三段“Z”形LY12M-δ1.2钣弯件组合而成,每个纵隔板均由两段“C”形LY12M-δ1.2钣弯件组成。舱门与周围结构均采用快卸锁连接,左右两侧对称分布3把钩形快卸锁与下大梁上的锁环连接,前端4个插销锁座与前舱门4把插销快卸锁连接,后端4把插销快卸锁与36框上的锁座连接,对称面横隔板处有一只弹簧快卸销与中梁连接,连接舱门与周围结构的15个接头均为铝质或钢质的机加零件,舱门结构见图1所示。

2 复合材料中舱门结构方案

复材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材料和结构同时成型,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制造工艺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复材独特的结构特性(可设计性和优异的成形工艺性),整体成型,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2.1 工艺方法的选择

热压罐工艺是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可以提供均匀的高温度,高压力场,制件质量高。RTM工艺具有强度及性能可靠性高、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外表光滑、环保性能好等优点。

若将中舱门壁板和舱门骨架整体RTM成型,则蒙皮加泡沫结构模具分块多,设计相当复杂,工作量大,成本高。综合考虑,将热压罐工艺与RTM技术结合起来,热压罐工艺用于成形舱门壁板,RTM工艺用于成形舱门骨架,然后进热压灌进行二次胶接。虽然配合协调技术要求高,但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制造大型构件的风险,废品率低,可充分发挥两种工艺的优势。

2.2 材料选择

复材夹层结构与传统的层压板相比,具有高刚度、重量比的优点,可以达到明显的减重效果。夹层结构的泡沫芯材相比蜂窝芯材,具有吸胶量低,抗吸湿性好的优点。ROHACELLL-51WF材料是一种闭孔刚性发泡材料,具有卓越的强度和重量比,适合采用共固化工艺。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纤维界面粘接性能及成型工艺性能等特点,其品种多,与各种纤维匹配性好,制孔、切削等机械加工性能好,适于低成本RTM成形工艺等,所以根据结构的最高温度,可选择5284RTM中温环氧树脂体系,U-3160及CF3031织物非常适宜碳纤维这类具有高模量且耐磨性差的纤维的织造。

因此选择了U3160/5284RTM,CF3031/5284RTM ,及泡沫夹芯ROHACELL-51WF等材料,用于舱门设计制造。

2.3 复材方案确定

综合考虑中舱门整体成形模具设计制造成本、材料的匹配性、零件生产制造和装配等因素,根据舱门的结构和受力特点,RTM工艺成形舱门骨架,预浸料/热压罐工艺成形舱门壁板(泡沫夹芯),之后骨架与壁板进行二次胶接组合,最后将锁座等金属接头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舱门骨架上,完成整个舱门的装配。舱门与周围结构的连接保持不变:左、右两侧各采用3把钩形快卸锁与后机身下大梁上的锁环连接,中间采用1把快卸弹簧销与中梁连接,前、后两侧各采用4把插销分别与前舱门及36框连接。

各复合材料零组件(包括1个舱门壁板、3个横隔板、4个纵隔板、2个舱门梁以及1个口框)单独固化成型后用中温胶膜J-47E进行二次胶接,最后将锁座等金属接头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舱门骨架上,完成整个舱门的装配,结构示意见图2。

3 舱门整体成型体细节设计

3.1 舱门骨架

舱门骨架采用RTM液态成形工艺制造,包括由3个横隔板、5个纵隔板及2个舱门梁组成,各零件单独固化成型,如图3所示。

3.2 隔板

横隔板左右跨度约2000mm,与舱门外形一致为“W”形结构,主要为舱门壁板提供横向支持,防止舱门受力时产生过大的横向变形,并将舱门接头传来的集中载荷向壁板进行扩散,横隔板因外形曲率大、弯折严重,采用CF3031/5284RTM碳纤维,充分利用该织物良好的铺贴性;缘条部位采用U-3160/5284RTM碳纤维发挥其单向性能突出的优势。为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最外层采用沿45°方向布置的CF3031/5284RTM织物。结构如图4所示。

纵隔板位于横隔板之间,其功能与横隔板类似,主要用于提高壁板刚度,防止受力时舱门产生过大的纵向变形,由6层CF3031/5284RTM和4层U3160/5284RTM共同铺成。

3.3 舱门梁

舱门梁位于舱门的两侧,与横隔板及壁板相连,金属销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舱门梁上,其功能与纵隔板类似,主要防止舱门受力时产生过大的纵向变形。由6层CF3031/5284RTM和4层U-3160/5284RTM铺成,与金属销座的连接部位局部加强,增加10层碳纤维。结构如图5所示。

3.4 舱门壁板

舱门壁板及口盖均为碳纤维泡沫夹芯结构,采用传统的预浸料/热压罐工艺共固化成型,由内、外蒙皮及泡沫夹芯组成,结构如图6所示。壁板及口盖的内、外蒙皮均采用8层HF10A/NY9200GA碳纤维预浸料铺成,泡沫夹芯材料为Rohacell-51WF且厚度均为10mm。

3.5 口框

因舱门壁板上开有口盖供拆装快卸弹簧销使用,壁板在口盖周围需要加强,因此布置了加强口框并通过二次胶接将口框固定在壁板上。口框由16层HF10A/NY9200GA碳纤维预浸料铺成,结构如图7所示。

3.6 舱门接头

在舱门与周围结构的连接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左右两侧的钩形锁座、中间的快卸销座及前部的插销座与金属舱门基本相同,受复材零件完整性要求,连接舱门后部与隔框的插销锁改为弹簧快卸销,后部的锁座相应改为插销座,接头布置如图8所示。

因舱门骨架单独成形,需要在纵、横隔板的交叉部位增加连接件将骨架连成一个整体:在隔板的腹板之间增加L形角片传递剪力,在隔板的上缘条间增加连接片以传递轴力。如图9,图10所示。

3.7 舱门装配

装配时,接头及锁座等金属零件与蒙皮、隔板等复材零件之间贴一层玻璃布防止电化学腐蚀,所有的结构缝隙在固化后必须用环氧树脂J-4胶封口。金属和复材之间用钛合金抽钉CR7771S和CR7770S进行连接,舱门梁、纵隔板、钩形快卸锁与蒙皮典型连接如图11所示。所有机械连接(口盖处及注明除外)均采用湿连接,连接时钉孔涂H06-2环氧锌黄底漆。

舱门的金属接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壁板及隔板连接,为防止电位差过大引起电位腐蚀:钩形锁座采用不锈钢材料1Cr18Ni9Ti,其它接头根据传载的需要选用7050-T7451或30CrMnSiA,骨架间的连接片采用LY12铝合金,并在与复合材料制件的贴合面处增加1层玻璃布进行隔离。

3.8 典型零件FIBERSIM铺层信息表示

FIBERSIM软件为世界领先的复合材料设计制造软件,集成于CATIA软件,铺层信息比较直观,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能够自动生成生产所需的下料、激光定位等信息。

典型的横隔板零件因外形曲率大、弯折严重,隔板截面为“工”字形,贴膜面如图12所示。隔板腹板由10层碳纤维织物(CF3031/5284RTM)铺成,在与销座的连接部位局部加强(增加5层CF3031/5284RTM),并在过渡区内逐级剔层;隔板缘条由1层CF3031/5284RTM及5层U3160/5284RTM铺成,如图13,图14所示。通过FIBERSIM软件可以很直观的看见零件的铺层信息,而且FIBERSIM软件可与有限元分析接口,进行强度校核,可进行可制造性分析形成相关数据。

4 静强度计算

经过强度分析,中舱门复合材料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舱门结构的安全余量、稳定性系数和失效指数具体如表1所示。

5 工艺重点分析及技术措施

5.1 工艺重点分析

5.1.1 壁板外形控制

影响舱门壁板形面质量的因素包括:外蒙皮的厚度精度;泡沫夹芯的尺寸精度;内蒙皮的厚度精度;零件整体变形量。

5.1.2 胶接质量控制

发动机舱门由壁板和纵、横隔板、梁采用J-47E中温胶胶接成型。壁板外形复杂、尺寸大,存在很大的变形风险。因此壁板与纵横隔板、梁胶接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间隙或干涉现象。因此,首先会出现胶接质量不理想,其次随着时间推移应力释放将出现胶接面脱粘现象。

表1 舱门强度指标

表2 模具设计

5.1.3 锁座安装定位

锁座是发动机舱门与机身连接的部位,是这两部分的装配交点,其安装位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发动机舱门能否成功与机身连接。

5.2 技术措施及工艺过程

本着工装数量最小化及制造依据的一致性,对于壁板成形、舱门骨架组合及两者的胶接、快卸锁的安装四部分工作制定模具如表2所示。

5.2.1 舱门骨架组合工艺过程

首先,用RTM零件检查与壁板胶接区是否存在干涉,然后用J-81胶定位胶接各RTM零件,再用模具上的定位装置将各RTM零件定位,最后用角片和连接片通过机械连接将各RTM零件组装成骨架。

5.2.2 壁板与骨架胶接工艺过程

首先,校验模校验骨架与壁板胶接面配合情况,然后,根据校验结果放置相应层数的胶膜J-47E,最后用均压板均匀施压保障胶接质量。

5.2.3 锁座安装工艺过程

借用现有某型教练机中舱门装配架,通过型架定位器确定锁座安装位置。

6 设计指标评价

6.1 连接件数量

舱门的连接件主要位于金属件与复材件的连接部位,连接件数量减少74%。

6.2 零件数量

根据复合材料发动机舱门的详细设计数模,零件数量减少45%。

6.3 舱门重量

按照详细设计数模,重量减小9.5%。

7 结语

本文通过对金属改复材舱门优化设计研究过程进行论述,选取相应的材料体系,借助FIBERSIM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某型机舱门结构先进复材整体成型设计—工艺技术,不但能减轻结构重量,控制结构变形,改善外表面质量,而且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及机械连接,降低装配难度。

[1]Beckwith S.W,CRAIG R.H.Resin transfermolding,a decade technology advances[J].SAMPE Journal 1998,34(6):21-23.

[2]孔晋峰,张彦飞,刘亚青.复合材料RTM成型工艺参数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9,(3):42-44.

[3]RuddD,LongAC,KendallK N.Liquid molding teehnol-ogies〔M」.Cambridge,England: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1997:254-292.

[4]董永棋.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J].纤维复合材料,2003(2):32一34.

[5]赵秋艳.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J].航天返回与遥感,1999,20(1):41-46.

[6]杨乃宾,章怡宁.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5.

猜你喜欢

壁板舱门隔板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隔板构造参数对疲劳受力特征影响
钢箱梁跨间横隔板设计研究
一种自锁式舱门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飞机舱门失效乘客减载计算方法的探讨
某大型飞机复合材料壁板工艺仿真及验证技术
机身框与长桁、蒙皮的连接形式研究
1000MW机组汽轮机隔板裂纹缺陷分析及处理
基于虚拟铰链打开机构的舱门提升机构研究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剪切屈曲工程算法验证研究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舱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