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人民检察官》制片人张晓萍我们不能把行业当成电视剧的“背景板”

2017-02-05

电视指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法制检察官检察

Q: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公、检、法”当中职能与性质最不被观众了解的就是检察机构,为什么会想要做一部这样题材的作品?

A:因为检察机构的特殊性质,所以“公、检、法”中属于这一块的工作职能是最不为普通民众所了解的,但检察机构在当今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用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将检察机构介绍给大家认识,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进行释法普法的宣传就十分重要了。题材主题正能量,市场前景也值得看好,所以从2014年3月开始,我们永乐影视就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中国检察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主创人员们聚在一起,经过多次的研讨、友好协商,最终决定携手拍摄一部反映当代检察官工作生活的电视连续剧,也就是电视剧《人民检察官》。

Q:法制题材剧的情节既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又不能失实,该剧是如何做到真实地展现了检察系统工作的复杂多样性?

A:检察官的正确引导,是防止剧本跑偏的重要砝码。首先,我们的剧本就是由真正的检察机构一一对照审看过的,控申处的刘检察官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细致的修改意见,比如说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如果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案件应当由国安部门查办,而不是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检察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采取单独讯问的方式,而不是同时讯问多个犯罪嫌疑人等等。在我们的拍摄现场,也有二分院的检察官亲自指导,包括公诉一处的位副处长、公诉一处和公诉二处孙检察官、于检察官等人,也针对开庭、提讯等程序性问题进行了严格把关。只有这样的精雕细琢下,我们对检察系统日常工作的呈现才能更全面也更真实。

Q:作为一部法制题材剧,《人民检察官》几乎摒弃了所有娱乐元素,却依旧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你觉得这靠的是什么?

A:原因有很多,一是《人民检察官》中剧情所涉及的案件都改编于二分院办理过的真实案例,再由我们的编剧从专业角度加以情节串联和艺术加工,最后的整体呈现可以说是基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二是实景拍摄,感谢二分院为我们提供了办公楼等主要取景地,让我们的场景更加真实;三也离不开优秀演员的加盟和检察官全程参与剧本修改以及整个的拍摄过程。最后还要说的是剧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比如夏静茹在面对年轻一辈的检察官、王顺(冤错案纠正中的主角)、金铭山(与夏静茹情同父女,却是国企贪腐案真正的幕后黑手)之间不同的心理过程,面对年轻下属时的关心友爱,面对王顺一再放弃申诉时的同情和无奈,面对金铭山时的痛苦挣扎,去表现夏静茹其人的人格素质和人性深度,人性人情最能打动人。

Q:法制题材剧如何才能做到与观众产生共鸣?

A:强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这些都是法制题材作品必备的元素。此外,最重要的还是“真实”。就像我们要说检察官的故事,首先要意识到,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案件是事,检察官是人,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人,是用忠诚和奉献来维护司法权威、守护人民幸福生活的人。电视剧也不仅仅是编故事,而是要说这些“人”的这些“事”。我们不能把行业当成电视剧的“背景板”,光凭想象去拍剧,可以有多样化的呈现手段,但却不能一味追求刺激而脱离实际。既要合乎案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人物性格形成发展与现实生活的逻辑轨迹。观众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真实生活的影子,才能与剧共鸣。

Q:你觉得法制题材剧在创作上如何把握尺度,如何与政策取得平衡做到不“越线”?

A:法制题材跟一般的影视题材不一样,因为它会接触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在创作这个题材的时候就要考虑得更多。作为电视剧制作机构,必须心里很有数,要清楚哪些内容是不该表现的,哪些表现的角度是需要调整的,比如《人民检察官》中纠错十八年前的冤错案一样,观众看到洗刷冤情会拍手称快,但肯定会带来造成这种冤假错案原因的思考,文艺作品应该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该做些什么,表现出怎样的引导,为我们社会公平正义、法治尊严的恢复贡献更多的正面力量。

Q:作为创作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既能够把握法制题材剧创作的艺术性,又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A:我们以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来嫁接主旋律影视剧,有效提升后者的市场吸引力,主旨上各方诉求又能统一。既表达了主流价值观又赢得了市场吸引力,这就是《人民检察官》的成功之处。同时,不论是摄影技巧还是剪辑风格都不过分虚化,以实为骨,真实的环境空间为背景显然更能够引发观众的关注度与认同感。

Q:你觉得法制题材剧有哪些必须遵守的创作规律?

A: 1、找准方向把握尺度,正面引导。

2、贴近百姓,依据现实生活的常规,体现时代性。

3、人尽其才,实现创作资源的最佳配置。

4、强烈的故事矛盾冲突,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

Q:你怎么看待法制题材剧目前的现状,和它的发展前景?

A:法治题材剧的创作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要看创作者是否真正深入生活、了解中国法治建设现状,也要看是否真正有公检法人员对创作直接参与并把关,这一方面保证剧中执法规范,同时也能保证剧情反映社会现实的真实。以前的一些法治题材剧,或者对阴暗面描写过多,造成邪不压正;或者过分强调公检法的力量,忽略了案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在反映现实深度方面做得不够。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好了,才会成为一部好剧,而电视观众对这种剧目还是抱有很大期待和希望的。《人民检察官》之所以收视和口碑双丰收,正是由于我们基于这个角度出发,并一直秉持这个原则。

Q:法制题材作品应该如何推陈出新,保证其新鲜度?

A:社会是在发展的,而与之对应的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法制题材作品随之也应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可以利用,所以这类题材的作品其实有一个巨大的现实宝库可以挖掘。另外,法制题材影视剧的推陈出新,除了在故事内容上紧跟时代潮流,还可以从拍摄手法、剪辑风格、摄影画面甚至服装布景上进行改变,甚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可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猜你喜欢

法制检察官检察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三个女检察官一台戏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