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师的必备技能
2017-02-05葛宏香
葛宏香
摘 要:目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共同难题。新形势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加强措施,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教师 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策和措施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处在小学科学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直接面对小学生实施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的科学启蒙教育。科学素养又叫科学素质,在高科技时代,科学素养不再是少数科学家的专利,良好的科学素养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需要。科学素养的构件之一就是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强盛,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迎头赶上,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科学教师具有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中,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走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担负着祖国未来重担的小学科学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很难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行为能力,并能将自己的创新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如何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 采取有效途径实施创新技能,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现代教育观念追求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在第四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21 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学生在这5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之间有着相似的关系。实施创新教育,在于提高教师自身创新素质。广大教师应该学习现代教育的教学理论,增加知识储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2.营造环境,改革教学。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性的环境。这一环境当然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 寻求社会和家长的支持。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和家长对小学生科学探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会出现诸多不支持学生创新活动的现象,把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说成是不务正业。因此,学生的课余创新活动就显得较为困难。对此教师不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打消顾虑,还要做好家长和社会的思想工作。利用家长会宣传科学创新对孩子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让家长知道孩子不是玩,而是在学习。利用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借助社区活动,向社区和家长介绍学生创新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时把学生的获奖情况和发表情况公告给家长和社会,让大家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活动、科技创新的收获及时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感受孩子的活动和发现,看到孩子的发展,也让家长通过活动,丰富他们自己的知识,发挥孩子影响家长的作用。利用短信、电话、家长信等形式,把学校即将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和需要家长支持的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干什么,自己该怎样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这些都需要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克服困难,帮助学生,这也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3.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应只灌输现成知识,更要注意运用提问、观察、互动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学生不知道“月相是怎么变化的”。提出问题后,教师就让他们每天观察,并进行记录从而找到规律。教师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好学生的观察活动和交流活动,提出注意事项,并给予阶段性的提醒,在学生实施活动时,教师不应是“司令员”也不应是“观察员”,而应是“参与者”和“支持者”。
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中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比喻,而荀子则把有效的学习过程归纳为“闻-见-知-行”的活动。西方国家近年来则把它概括为“听来的会很快忘掉,看见的就能记住,做了的才能理解。”对于小学科学来说,教师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机盎然的科学殿堂,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望,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经历科学家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真正的认识,去感悟和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
寓科学于游戏之中,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神往。教师要想办法把严谨的科学探究活动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玩”一样,把科学课变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例如:让学生玩磁铁,在玩的过程中,启发和诱导他们发现磁铁的很多性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教师和学生。如用伽利略、哥白尼、爱迪生、袁隆平、钱学森等中外知名科学家的事迹感染学生。多采用激励措施,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墙报、壁画科技制作比赛、小发明、小创新、科技知识讲座、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气象站、工厂等形式。在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我国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一定的进步。实践证明,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