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再移民
2017-02-05沐兰
沐兰
不知不觉间,到日本已经两年。想回忆在异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却发现所有的痕迹都那么模糊。但回想起每次回国,记忆却那么鲜活。或许因为在日本的生活实在太过平静而一成不变,而中国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变革的冲击吧。记得年初去杭州出差,因为手机里没有装支付宝被路边小摊卖水果的老太太鄙夷的窘迫,而半年后,东京的机场已经布满了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提示。
但最令我惊叹的不是商业的发展,而是人们观念的迅猛改变。春节前回国,约了三位上海金融业女强人吃午饭,叽叽喳喳地邀请我立刻回国,“全世界哪有中国的钱好赚!”可是七月份回国,三人竟然异口同声地娇斥我:“你还回来干什么啊!”也是,移民现在已经是国内“中产阶级”最关心的大事了。
最近遇到的大多数人都无不羡慕地说:“你可真有远见,移民还没火起来你就先出去了。”还真不是。我从小就没有在异国生活的计划。大学后的留学也是一拖再拖,最终没有成行,心底里总对异国的生活隐隐有些畏惧。我用了整整一年才决定留在日本。而至今,我也并没有做出移民日本的决定。但我几位极亲密的好友远比我勇敢,就这一两年里,她们已经去了香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以为会在祖国一生一世的好朋友,转眼间漂在各个海岛之上。哪怕在两三年前,我们也不曾想过这样的局面。从严格的户籍管理、动辄需要介绍信,到现在连国籍都可以重新选择,这也是中国一次颠覆性的观念改变。
尤其是还有意见领袖在卖力地摇旗呐喊,于是移民的话题越发地深入人心。贾葭老师率先喊出的“早发财早移民”的口号,已经被心领神会的信众简化为“早发早移”。大家默契地把移民变成了“中产”“精英”的新标配,就像大牌包包、孩子读名校、每年全家去海外旅行一样。然而,贾老师自己并没有移民在海外生活,而是选择留在国内,以移民为主要业务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创业。
我并不是反对贾老师的说法,事实上,在我考虑要不要留在日本的时候,贾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然而,正是因为我在海外生活,又有不少好友开始了移民后的生活,我才更明白地意识到,发财和移民不是划上等号的关系。发财不是移民的唯一先决条件,更不是移民后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我甚至觉得,想着要发一笔足够的财,作为在海外移民后余生的生活花费,带着这样的想法,就最好压根不要移民。
这种想法隐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移民后不打算在当地挣钱,所以要在国内挣出足够花的钱”。可移民去一个国家,不是必须具备在这里生存的能力么?而挣钱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融入当地社会最重要的动力。如果压根不打算融入,又何必移民?足够有钱的话,在国内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投资界有人在北京郊区建了一栋全智能化的房子,自动净化空气、水,甚至感应光线实时智能调节家里的亮度。孩子吃有机食品,上贵族学校,老师同学大多都是外籍,和移民在外没啥差别。想要蓝天碧海,海南岛欢迎你,中国总还有山清水秀的地方。有钱的话,还是在国内更能享受生活。
我甚至觉得,想要移民在国外生活,反而最应该放弃对“发财”的执念。据我所知,这些移民的热门目标国家,并不推崇发财或暴富,而是热爱家庭、享受生活的价值观。何况放眼全球,真的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充满了迅速累积财富的机会和真实案例。更要命的是,发财在国外不能带来太多特权:同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可以雇佣司机、保姆、清洁阿姨、厨师,加上发达的O2O行业,简直可以把生活琐事通通外包出去;移民后,凡事要靠自己。日本太太在银座喝了下午茶,回家照样挽起袖子亲自刷马桶。最糟糕的是,财富在国外满足不了虚荣心。同样开着玛莎拉蒂,在北京一定会比东京更能收到羡慕的眼光;汽车洋房游泳池算什么?中关村的学区房三十万一平米,你得住在白金汉宫旁边才好意思跟人家比。
如果移民的重要条件不是发财,那又该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为什么要移民。为了清洁的空气水源环境?为了先进的社会发展水平?为了世界一流的教育机会?归根结底,移民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都说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如果移民之后过得痛苦,充满抱怨,这危害比吸霾可大多了。
可惜的是,发财并不能保障移民后生活的开心。我那几位已经移民的朋友,并不算发财的。至于我,更是普通的上班族。但聊起来,大家都觉得在异国生活得很愉快。她们的孩子和丈夫也适应得很好,家庭更和美。我会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在精神上有充分的准备。在来到国外之前,我们都特意了解了要去的国家,大到历史文化,小到风土人情。我的闺蜜现在甚至可以讲出新西兰在二战时经历了什么。另一位在澳洲成功开了连锁电器店的朋友,对澳洲针对不同种族移民的政策了如指掌。还有朋友虽然英语不是太好,但积极地去孩子学校做义工,妈妈的世界开阔,原来整整四个月都不肯开始学英文的孩子自然也受影响,终于开始去适应新的环境。
我真的认为,物质的准备并不是移民最重要的条件,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接纳,才是在异国幸福生活的命门。可惜的是,很多奔波于移民中介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想着在什么区域买豪宅,买豪车,送孩子去一流学校,却忘了在异国捱过一个个白天黑夜的这具肉身,会感知到的痛苦往往来源于孤独、压抑、迷茫——而这些痛苦不是香车豪宅可以解决的。
或许有人说,现在国外的中国移民那么多,我完全可以继续生活在纯中国的环境之中。没错,确实是,但你的孩子呢?他们的成长经历会让他们完全地融入当地社会的精神世界,如果你还停留在过去,你们之间将面临不可调和的冲突。不知道那些一心要把孩子送到海外名校的家长们有没有想好,自己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改变。
是的,改变,而且不仅是流于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是思维方式、价值观的改变。不是你一个人的改变,是连同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以后每一代的孩子,都要发生改变。这就是移民。移民不仅是不一样的空气食物和语言。喜欢新鲜有机的食物,能喜欢垃圾分类而不觉负担吗?希望国外名校的教育,能喜欢一个独立自主,不对你唯命是从的孩子吗?
写下这么多,并不是我反对移民。我觉得移民很好,只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希望每一位计划移民的人深思熟虑,不要轻易把移民当逃避问题的捷径。移民不可能用来解决问题,移民本身会产生大量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强大的内心远比强大的经济基础重要。
上个月,我在国内和一位移民了的闺蜜见面。我们都生活得不错,见面也很愉快,但那天没有说出来却清楚感受到的,依然是彼此的乡愁。我突然在心头浮现出四个字:去国怀乡。可不是嘛,我们现在是真真切切的去国、怀乡,即使我们聚会时,北京正逢让人想马上逃离的雾霾。但家国之情与故国之思,都是血脉里的羁绊,唯有切身在异国生活才能真正体味。
我想我是喜欢异国生活的,只是总想起一首古乐府诗: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是啊,东走西顾。不管走得再远,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频频地回头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