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因素研究
2017-02-05李林彬
李林彬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教法单一、教科书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进一步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改变教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51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数学趣味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如何教一定要遵从教学对象的特点来实行。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以感性认知为主,靠自身的感知觉来直观地感受外界信息,为以后的抽象思维做准备。因为小学阶段的感性认知直观为主,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做好引导,从学生已有的感受经历出发,引导他们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切身体验感受,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比较简单和不够全面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多种感知觉,才能让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动手操作演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直观的感受,这样才可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在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知觉和已有的感受经验、知识背景,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知识的获得与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支配的,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做好情感与认识的协调统一。
二、遵从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应用现代化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有效增加教学信息量,设计实际问题情境,科学地组织教材,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字运算的潜能。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也要联系家长配合这方面的练习,在家里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规律从而认识到内在本质。观察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丰富体验的一个必要过程,是构成智力因素的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过程,活动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只在语言表达和肢体表现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间的矛盾,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直观”是人可以一眼看到的、感受到的,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明显的影像。适宜的直观资料,可以增加学生兴趣,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
三、紧密联系生活,寻找数学的趣味性
由于数学的表现形式多是数字和符号,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何将数学和符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需要教师的能力了。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字符号又是第二逻辑语言,所以很难与自己原有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但是,事实上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源于生活的。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和敏感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案例,将其融合进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无穷魅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深刻地领会知识,让学生清楚为什么学数学了,也知道学数学的实用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理解或者解释身边的现象,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数学现象。
四、运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展现课堂魅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表达流畅、普通话标准那么简单的。语言是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情感丰富的体现,还与教师的性格、修养等有重要关系。
五、搭建平等互动、共同探讨的平台
教师要富有爱心和耐心,还要有一颗童心,以儿童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去做他们的引路人。教师要能够适宜地转换角色,必要的时候还要与学生并肩站在问题面前,相互鼓励一起去探究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学生会更乐于参与讨论、一同思考。教师还要具有控制课堂纪律和把控课堂氛围的能力,毕竟儿童还有不自觉性存在,如何做好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