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来突破之年
2017-02-05李锦
李锦
垄断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该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改革有着很强的牵引作用,攻坚就在两年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总基调、总要求、总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我认为,会议精神多处与国企改革有关,要抓住几个突出的看点来解读。
国企改革总基调: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后,2016年又先后出台8个专项配套文件,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经完成。同时,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36个配套文件。可以说,国企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改革操作细则已基本齐备。2017年国企改革将有一个总基调:按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因此,今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突破年。怎么突破,国资委得按照中央这个基调想办法。国有企业改革有个总目标: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现在,中央把国企改革集中在两点上,一个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个是市场化经营机制。标准分别是“有效制衡”“灵活高效”,目标更为具体,发力也更为精准。
“加大改革力度”变为“加快改革步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国企改革列在改革的首要位置,按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以往的“加大改革力度”的提法变为“加快改革步伐”。2017年,国企改革主要在三方面发挥牵引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改革的牵引作用,国企改革对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牵引作用,各项改革对经济稳进的牵引作用。在当下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地方推动国企改革的动机更为强烈。可以预料的是,2017年地方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率先实现突破、创造出新的经验。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突破口
2017年,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使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地位前所未有的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个新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对国企有新标准: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发挥混改对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机制、重组等的牵动作用;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支持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混改。2017年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地之年。垄断领域的混改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该领域混改对国企改革有着很强的牵引作用,攻坚就在两年内。目前,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中央已选择7家企业或项目开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的改革方案都已拿出,2017年将是落地之年,预计垄断领域有望最先在销售端和新增板块引入社会资本参股或合营。
给投资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吃“定心丸”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这方面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密切相关。产权保护的核心是强调平等保护,有很强的针对性,相当于给投资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吃“定心丸”。这与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也有极大关系。在实践中,产权保护仍多少存在重公有、轻私有的现象。对此,一些民营企业家忧心忡忡、心思不定、投资意愿不强、向外转移财产。我们要充分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特点,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对于法律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严禁有罪推定的原则,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对那些举棋不定的企业家来说,这不仅是“定心丸”,更是“护身符”!判例的力量更大,在上半年择机纠正以往的一些不当的判例会让会议精神更加迅速地深入人心。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并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现象已经很严重。政府2017年推行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也是希望形成新的动能,引导流动性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深化国企改革需要“四个提高”
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微观主体是企业,首先是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此次会议着重讲了“四个提高”: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
在去产能方面,中央要求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去产能、去库存2016年有明显成效,但在去杠杆方面没有多大变化。2017年中央要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企业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在债转股方面,改革将会加大力度。在降成本方面,企业将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中央要求企业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向内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