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沈园
——陆游的茶诗与茶缘
2017-02-04周学芳
周学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忧伤的沈园
——陆游的茶诗与茶缘
周学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关于如何种茶、采茶、炒茶都有着独到的手艺。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而古代人们为了表现出对于茶的喜爱,更是作出了一首首经典的诗句,让人称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更加品味出诗中所蕴含的作者对于茶的喜爱之情。我国的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嗜茶成瘾,精通各种茶艺,更爱以茶赋诗,他的关于茶诗的作品数目众多,可谓历代茶诗学子的典范。他的诗词不是单纯的记录了茶的味道或者采茶过程,而是赋予了极其高深的思想境界,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用不同的角度向世人展示自己独到的审美意境。
陆游;茶诗;茶文化
沈园,一个古朴的江南园林。宋代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的凄美故事,绵延成一曲千古绝唱,至今悱恻缠绵,为沈园的绮旎风光平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前去寻觅清池石桥上留下的情侣脚印,绿荫白墙上刻下的挚爱悲歌。二十岁时的陆游,与表妹唐琬喜结连理,才子佳人,吟诗填词,如遇知音,感情甚笃。可是,陆母却怕陆游沉醉于卿卿我我的温柔乡中,忘记了苦读求仕的正路。二十二岁时,陆母强迫陆游体妻。陆游抱着对仕途前景的无限幻想,迫于母命,忍痛与唐琬分离。后来,陆游虽另娶王氏,唐琬改嫁赵士程,但绵绵遗恨却从此伴随了陆游和唐琬的一生。唐琬的辞世,更加深了陆游对她的追忆,沈园从此成了陆游凭吊怀念唐琬的伤心之地。陆游所赋的茶诗篇章十分众多,但是人们还没有非常深入的对他的诗词进行探究。在宋代有众多书写茶诗的人,应属陆游最出名了。他的茶诗非常具有代表性,诗词中所包含的大量关于茶文化的信息,是我国现代人十分想要了解的一段茶历史。他的诗词记录的是最为辉煌的古代灿烂茶文明史。
1 陆游的茶诗
1.1 陆游茶诗中的茶事概述
茶诗的经典除了包含丰富的茶文化以外,也包含了关于茶的各种表演形式。无论怎样,茶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古代有关于各类“茶事”也都有专门的诗文,其中记载的有:分茶、煎茶、试茶、斗茶、擒茶等等。在我国的古代,茶诗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陆游所写的茶诗更是让人拍手叫绝。陆游的生活中处处有茶,他的每一首诗都充分体现了他对茶的了解与关注,他的日常行为也完全在与茶有关的范围之内。茶除了可以用作烹饮以外,还是每年都需要进贡的好东西,陆游曾多年为官,所以每次关于进贡的好茶他都会有所了解。正是由于陆游十分了解茶,喜欢茶,所以他才会在以后的多首茶诗里掺杂进大量的有关于茶的事情。例如:《大阅后一口作假》中提到的“正焙苍龙试贡茶”、《建安雪》中“建溪官茶天下绝”、《客意》中“龙焙一尝端可去”等等。
1.2 陆游茶诗创作的背景
1.2.1 陆游茶诗创作的大背景
常言道“茶行于唐而盛与宋”,茶水是非常好喝的饮品,茶起初在唐朝就从外地引进朝廷,直到宋代才被人们所重视,通过茶业经济,丰富了各种与茶有关的活动,茶文化也被众多人了解。茶诗兴起源于唐朝,而兴盛于宋代,这种跨世纪的繁华必然有其独到的原因。人们起初认为茶与饭食没什么两样,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而已,但是宋代的人们却将茶视为如米食一般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人们在当时的年代物质生活不用担忧,自然有空丰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茶业的兴盛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人的精神文明,人们喜欢也愿意从事种茶业。中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这里是茶的故乡,更是诗的海洋。聪明的古人完美的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现今为止都让世人惊叹的茶诗,可谓独具风骚。从左思的《娇女诗》算起,后世历代茶诗佳作频现于文化历史的长廊之中,真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1.2.2 陆游茶诗举例分析
1.2.2.1 饮品菊花茶
菊花茶是当代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茶,将淡白色的菊花泡入茶中,喝下去顿感口齿清凉,入口清新且微甜,非常受人们的宠爱。陆游的诗作里多数描写了关于如何选茶,如何泡茶等与茶有关的表演等事情,陆游爱茶正如李白爱酒一样,他们达到的是一种境界。陆游爱茶有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在他六十岁时仍然写了一首《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陆游在蜀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呆了九年之久,自然对那里的风光赞叹不已,由此激发了他的灵感,便写出了了著名的《入蜀记》。蜀中的乡土风情让陆游流连忘返,更让世人称赞的,是源于着“天府之国”的美食,丰富的物质储备,各种稀奇古怪的菜肴,让每一位来到蜀地的人都忘不了那美味地道的川菜。一首《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充分的书写了蜀地的各种美食,结尾还加了一词,名曰“土茗”。这是四川当地的人对一种茶叶的称呼。诗词中多次出现菊花,飘逸着阵阵清香的茗盏。这就是我国最古老的菊花茶了吧,由此可见,我们现代人饮用的菊花茶确实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呢。
由于菊花泡茶会去除茶水中的淡淡苦味,所以,当时的人们只是简单的将菊花作为一种佐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陆游的诗中记载了当时的卖茶人会相应的也卖菊花,将这种茶花放到茶水中就尝不出茶水的苦涩了。由于蜀州的茶叶在熬制汤水时十分苦涩,这就使得菊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适量的加入菊花可以有效降低苦味。这种办法在古代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不同于现代的科技,现代人知道菊花茶可以清火,而古代只是单纯的想要去除苦涩的味道。这点上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出发点就不一样,所要追求的目的也不相同。菊花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他的出现改变传统茶水的味道,也因为菊花具有一定的药性,所以,它在成为茶水佐料的同时,更肩负着治疗疾病的作用。
古代的官人并不是每个都喜欢喝茶,有的人能够承受茶水中的苦涩味道,认为苦中带有着一种茶的纯香,不爱喝茶水的人又十分的好面子,所以,他们就在喝茶时加入一定的甘菊作为佐料,这种植物放到茶水中可迅速去除茶水的苦味,还能让茶水发挥提神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菊花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同的人对于其喜欢程度也不相同。多数人都知道,菊花可以清凉解暑,是众多的老人最为喜欢的植物饮品。
1.2.2.2 茱芙茶
不同的烹制手法会得到不同纯度的茶叶,这里我们就以茱芙茶为例:第一类可以作为食品,第二类可以作为饮品。第二类里将此种茶直接煮水饮用,被称为茗茶,如果加入不同的汁水,就直接叫茶,如果茶呈红色,再加入薏米和膏煎,就叫做酒茶。第一类的茱芙茶是一种膏状的食品而不是饮品,茱芙在此作为一种食物型的佐料出现,由此可见,古代人已经将茶与日常的食物同等看待了。
《茶篇》中也有蜀岖“作茶粥以卖之”的记载。所以,将茱英入茶煎食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茱英茶在作为饮品使用时,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茱英的药用功能被人们知道以后,人们就更加喜欢将茱英放到茶水里了,这样,人们在品尝茶的同时,还能让茶汁起到治疗疾病的功效。
2 陆游的茶缘
南宋的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出生地就是盛产茶叶的浙江。从小就置身于茶树之间的陆游,非常喜欢茶,他在多次的做官经历中,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正是由于陆游见到的知道的茶叶种类十分繁多,就使得陆游嗜茶如命,这里有多首茶诗可以作证。有提到茶水可以帮助人们去除烦躁转为安定的“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还有讲茶水可以提神醒脑,让人思想活跃的“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盏雪涛驱滞思”;还有介绍茶水可以帮助人在书写诗文时具有良好思路的“诗情森欲动,茶鼎煮正熟”、“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等等。
陆游非常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由于非常喜欢茶,所以随身都会携带着上等茶叶,在游玩时如果发现优质的水,就会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一定要用这种水进行煮茶。有一次他在游玩湖北的“三游洞”时,惊奇的发现这里的水干净透明,清澈见底的泉水略带一丝清冽纯净,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非常珍重的名茶进行烹制。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茶水沸开,透过茶壶散发出来的茶的香气就像是醉人的美食,让人不由的想马上品尝这人间美味。陆游小心的端起茶水倒入杯中,轻轻摇动让茶水更加均匀,细细品尝倍感全身轻松,神清气爽。随后便即兴赋诗于石壁之上。诗云:“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真可谓此水只应天上有,人间又有几人尝。陆游爱茶,更爱煮茶之水,不同的水煮出来的茶味道是不一样的,这里添加了陆游更多的个人思考,不去用简单的唇齿去品尝茶水,而是用自己的内心去回味茶水的味道。这种境界也只有爱茶如命的陆游能够做到了。
“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神”,字里行间充分抒发了陆游对茶的至爱和尊重。陆游爱茶,所以每天都要饮用茶水,在茶香之中,品读茶水之中蕴藏的美妙感受,喝到一口纯正口感的茶水,自己仿佛就像身处仙境一般难以自拔。不论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亦或是季节,只要通过茶水品尝到自己喜欢的味道,陆游都会马上书写茶诗,诗不离茶,茶不离诗,俨然成了陆游的座右铭。一个真正懂茶的人,往往不会更多的追求生活中的物质,精神世界里的满足足以充当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食粮。米饭可有可无,茶水必须有。
3 结束语
陆游三十一岁时,与唐琬夫妇在沈园不期而遇,叙旧饮谈时,悲喜交加。之后,唐琬即因相思离世。陆游与唐琬的悲剧,表面上看是陆游遵从母命,行孝道,不得已而为之的违心之举,实际上当年年青气盛的陆游,潜意识中蠢动着重功名,轻别离,薄性情的荒唐理念,由此而引来孤鹤哀鸣,追悔莫及的凄凉晚景。虽其后来的痴情追忆值得人们同情,但其当初的薄情草率亦值得天下有情人的谴责。陆游爱茶就像爱自己的女人一样,他对待友人也像对茶一样尊重,自己在得意的时候,竟还自封为茶神,真的是爱茶爱出了一种境界。他自己也曾说过:“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由此可见,陆游的生活中充满的是与茶的缘,他将喝茶作为生活的必须,已经成为后人的佳话。陆游喜茶好客,每次友人来访,他都会带领友人参观自己的茶园,介绍不同的茶树品种给友人,在友人离开之前,他都会精心打包好事先友人看中的茶叶,让友人回家继续品尝。这种爱茶敬友人的做法,使得陆游一生朋友无数。虽然多数只是过客,但是陆游深深的被这种形式所吸引。陆游的诗文记录的是品尝后的心情,给后人留下的确实非常珍贵的历史财富。
[1]顾云艳.论陆游的茶诗与茶事[D].江南大学,2012.
[2]范云波.陆游茶诗的茶文化意蕴[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173-174.
[3]方健.陆游茶诗辑注(续)──唐宋茶诗汇辑之二[J].农业考古, 2014(4):132-144+157.
[4]方健.陆游茶诗辑注——唐宋茶诗汇辑之二[J].农业考古,2013(2):121-126.
[5]单滨新.陆游茶缘的主观成因[J].茶叶通讯,2010(3):50-51+54.
周学芳(1974-),女,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