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英语课堂引入茶文化教学之研究

2017-02-04张秀清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英语

张秀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572200)

民族英语课堂引入茶文化教学之研究

张秀清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三亚572200)

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学生对英语世界的接触频率限制,针对他们的英语教学需要在更为具体和形象的方式下来进行。将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之中,则是可以值得探索的方式。将英美国家的茶文化引入到课堂中来,并与本土的茶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英美茶文化信息也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

民族英语课堂;茶文化;措施;研究

这里所指的“民族英语课堂”可以理解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课堂,而这一课堂教学问题长期一来被学界所忽略,学界习惯于在同质化水平的基础上来讨论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学生对英语世界的接触频率限制,针对他们的英语教学需要在更为具体和形象的方式下来进行。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方式呢。将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之中,则是可以值得探索的方式。这样一来,就需要将问题聚焦在引入茶文化教学的目的上来了。不难理解,将英美国家的茶文化引入到课堂中来,并与本土的茶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英美茶文化信息也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

1 民族英语课堂教学特点

从笔者的教学体验中,可以将民族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生基础整体较差

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着基础较差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归因于当地教育的系统性困境,当然也与当地学生与外界接触不多不无关系。在这样的特点驱使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包容量则较少,进而就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进度。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整体较差,就可能出现一种恶性循环局面,即因在课堂上听不懂或听不明白,则在日后的学习中便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关于这一点,在部分学生身上已有体现。

1.2 缺乏前置生活经验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需要教授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

1.3 课后缺少课程辅导

英语学习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那就是在课后要多练多比较。但对于大多数当地学生来说,回家之后则难以有得到课程辅导的机会。部分学生还有弟弟妹妹,所以回到家后还需要照顾自己的弟妹。所有这些都与传统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而这也具有很强的区域植根性。

2 引入茶文化教学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出引入茶文化教学的作用:

2.1 培养兴趣的作用

前面已经提到了,当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出现恶性循环,那就是因课堂听不懂而制约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随着学习主动性的下降又将抑制他们的学习能力发挥。通过将英美茶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则可以在差异性化的异国风景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当学生知道美国人一般喝冰茶时,他们就会联系到自己喝茶的情形,从而因彼此饮茶习惯的区别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者,当他们知道在古代丝绸之路时代中国的茶叶就销往英国了,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2 充实经验的作用

英语教学属于社会人文范畴,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然而,正是因为当地学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相对缺少生活经验和见识。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以及扩充他们的生活认知体系。可见,随着将我国茶文化和英美茶文化的引入,就可以从生活视角、思想情感视角来实现上述的扩充和拓宽目的。实践表明,通过实现以上目的,就会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3 自学引导的作用

相对而言,当地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较少,而且也缺乏课程辅导的机会。为此,通过引入茶文化就可以对学生在学习上形成启发,如多去思考和反思已学的内容,以及在保持内心的宁静来规避不利于学习的浮躁情绪等。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提出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也部分得到了反映。在赏识教育原理下,我们需要看到当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优势,并能结合他们的学习优势来克服现有的不足。

3 茶文化教学的着力点

在引入茶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以下三个方面的着力点:

3.1 兴趣点的挖掘

在挖掘兴趣点时需要考虑到当地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在这一原则下才能有效开展下一步工作。不难知晓,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这么广泛,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而各个部分都可以从美学和艺术层面来解构。因此,若不加筛选的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则难以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实践表明,这里需要突出“新鲜、有趣”的元素,那么在教学中就需要通过茶文化比较,以及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作为主线,这样才能在班级中引起共鸣。

3.2 生活经验归类

在充实学生的生活经验上,也需要从助力阅读教学和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入手。目前,笔者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需要考虑带拓展学生的见识,以茶文化旅游、异国茶文化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围绕着茶文化的国际交往为主线,所以在茶文化的教学中也主要在于充实以上方面的内容。以此为类比,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选阅读材料的偏好,紧密围绕着这些材料所需要的共性知识点,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与共性知识点相联系的信息。

3.3 茶思维的培养

茶思维的培养在于促进学生在英语自学时的心态调节,以及在面对学习中的诸多困难时的应对态度。茶思维植根于茶文化之中,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茶思维上还需要从知行统一原则下,增强学生在茶文化中的体验感。通过由外及内的体验,最终来升华为学生内心的主观意识。

由此可见,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着力点归纳,便构成了下文措施构建的路径指向。

4 措施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引入茶文化教学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功能

本文所聚焦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因此,这里就需要进口当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所处的学习氛围,全方位来探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方法。从现有的相关文献中可以感知到,不少同行都习惯于从教学技巧创新出发来破解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问题属于小众问题,所以及时提出相关对策也难以在后续的实施中得出效果。因此,这里应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借助茶文化的功能。

4.2 环境适应性下挖掘兴趣点

从教学经验中可以知晓,通过比较当地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便能显著培育起学生的兴趣点。笔者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其茶文化主要从饮茶文化和与茶有关的歌舞文化上表现出来,所以当地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理解是传统和固执的。然而,美国茶文化与美国的快餐文化相融合,也使得美国的茶文化以冰红茶为代表,这种在学生眼中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饮茶方式,本身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也对美国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

4.3 阅读内容导向的经验传递

前面已经提到了,笔者根据阅读材料的选择范围提炼出了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素材,在素材的传递上也本着相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在经验素材的传递上,笔者并没有采取填鸭式的教授方式,而是以启发式和探究式的传递方法,这样就能激发起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另外,作为茶文化教学的政治思想教育目的,笔者还十分重视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价值取向,茶文化教学所达成的功能就被无形的拓展了。

4.4 多途径去培养学生茶思维

由于茶思维植根于茶文化之中,所以教师就需要在多个途径上来培养这种思维习惯。由于笔者所在的地区便拥有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其中蕴含着欢乐与分享的元素。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茶思维上便着重突出了“欢乐、分享”的理念,进而也鼓励他们抱着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英语学习。

5 展望

以下结合茶文化中的分享元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线索,对今后民族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展望:

5.1 合理界定教师的教学职能和角色

教师在其中的职能在于引导和管控,从而就需要在合作学习中建立起双向反馈的机制,这种机制绝不是传统的“你问、我答”形式。因此,在布置了课堂问题之后,教师的教学重点便在于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对学生的临时提问给予个别解答。特别这对句型问题的汉译英来说,只要能表达清楚原句的意思可以先不去考察句型的复杂性。

5.2 合理制订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参与

以小组为单位来公布答案,既能激发起高中生的集体使命感,也能确保答案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下来得出的。这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各小组答案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来完成最后的精讲。当然,最终的精讲仍在于将问题的解答导向在最优方案上。

6 小结

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基础教育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学生对英语世界的接触频率限制,针对他们的英语教学需要在更为具体和形象的方式下来进行。因此,将英美国家的茶文化引入到课堂中来,并与本土的茶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英美茶文化信息也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功能、环境适应性下挖掘兴趣点、阅读内容导向的经验传递、多途径去培养学生茶思维等四个方面。

[1]杨娟娟.城郊结合部高中英语合作学习的意义和实施[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6):11-12.

[2]赵淑英.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3-44.

[3]杨仙.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文和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8):32-33.

[4]郭彦芳.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78-79.

2015年度海南省社科联课题“文化生态视域下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创新模式研究”(HNSK 15-20)。

张秀清(1973-),女,海南东方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应用语言学。阅读能力。实践表明,当地学生在单词记忆和语法句型剖析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可能这一方面的能力归因于他们的记忆能力。然而,在进行课文阅读时便会因缺乏相似生活经验,而无法完全明白文中所描述的事件。这样一来,便会严重挫伤他们在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训练上的自信心。事实上,在阅读理解上所存在的学习困境,部分来自于他们的视野和见识,而这些都是他们的短板。

猜你喜欢

茶文化英语教学英语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