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及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2017-02-04刘艺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交际

刘艺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及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刘艺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本文首先就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差异进行简要阐述,并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展开说明。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明形态上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性;二是核心价值形态上集体主义伦理导向与个人自由主义伦理导向的差异;三是社会交往符号方面价值理性导向与工具理性导向的差异。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在于全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互文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教学中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可以从开设中西茶文化跨文化交际选修课路径、开展中西方茶文化的体验化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中背景性知识的植入策略等方面开展。

茶文化;文化差异;英语跨文化意识;教育培养路径

中西方茶文化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历史阶段以及独特的地理气候当中,因此,无论从文化内涵、文化行为实践还是从表层的文化器物来看,中西方茶文化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西方茶文化这些的差异为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有助于英语教学的“文化比较”和“文化比对”,毕竟英语本身只是一种交际语言,这种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交际符号等才是跨文化交际的真谛所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巧妙地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这个特点可以有效地创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养成。

1 中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

历史性的定位来看,西方英语世界主要是属于“海洋文明”的范畴,也可以称之为是“蓝色文化”,这种文明形态的特点是开放性强、人的冒险性强、经济的开放性强、海运贸易产业发达、人的主体性观念强烈等。严格来讲,茶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或者说“大陆文明”的产物,小农经济属性、封闭性、包容性、人的主体性观念落后等是这种文明的基本特点。具体细分来看,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1 文明形态: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性

我国茶文化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时期。目前最早的茶文化历史遗迹可以追溯到古巴蜀地区,对此“茶圣”陆羽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至3000多年前的武王伐纣时期开始,我国已经开始规模化地种植茶叶,“周武王伐封,实得巴蜀之师…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芒、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至此,我国茶叶种植开始普及,与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进行了深度的融合,缔造出了中国茶文化的辉煌历史,整体来看这种“基于农耕文明”的茶文化十分注重对传统伦理价值的传承性、高度依赖土地的经济属性、人的性格倾向于内敛和保守温和等特点。反观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无论是英国还是后来的美国、澳大利亚等都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最早是借助于地中海、大西洋等地工业革命前后开展的海洋贸易而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这种文明的特点是经济上的重商主义、对外开放性强、文化价值理念的多样性、人的个性突出、冒险主义突出等。

1.2 核心价值形态:集体主义伦理导向与个人自由主义伦理导向

我国茶文化深耕于相对封闭自守的农耕文明当中,在思想上受儒家思想“内自省”、“差序格局”、“家本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牵制,在一种“父权主义”和“家长制”的封建伦理的调教下呈现出人的行为“集体约束化”的特点,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三从四德”伦理教条的案例。在这种价值导向下,人的主体价值被摊平至家族、家庭、村落等集体当中,人的组织化成为一种彻底的集体主义。而西方茶文化及其背后的政治伦理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以及后来发展而来的“自由主义”,这种价值并不是基于一种集体认知而是基于“个人”价值认知开展社会交往,将个人的价值视为最高的社会信条。

1.3 社会交往符号:价值理性导向与工具理性导向

在我国茶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线索中,从相对仪式化的“交往符号”(比如茶道、茶艺、茶戏、茶曲等)或者相对器物化的“交往符号”(比如茶具、茶叶、茶文化点缀物品等)都是带有浓厚的“价值理性”符号系统,所谓的“价值理性”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的心理需要、人的审美需要的一种价值,相对来讲并不是严格的功利性、物质性的东西,这一点符合我国儒家思想或者禅宗思想、道家思想强调的“淡泊宁静”、“道法自然”、“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价值理念。但是对于英语文化中的茶文化来讲,由于茶文化最早是作为一种海运贸易的“商品”来被认识的,因此,英语文化中的茶文化更多地是带有工具理性的一种文化体系。

2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如上文所提及的,中西方茶文化表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两种相互区别的文明类型和价值体系的差异,因此,基于这种文化差异必须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一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2.1 全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英语教学的新发展趋势来讲,基于“英语专业”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相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潮流,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用“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来学习和接触英语世界中的一些文化理念有助于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价值,对英语的文化魅力进行挖掘。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先天性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全人教育中实施一个稳健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策略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因此,从我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传统、丰厚的“道德价值”出发研习英语文化的差异化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2.2 互文性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英语语言只是一种交际语言,属于一种交往符号,比这种符号更加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背景文化知识”。现代互文性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工作和实践要基于一种比较性的视野和视角开展,向学生补充课堂知识之外的信息,这些信息属于课本知识的“有机补充”,是英语文化的最具有活力的“相关观照”的文化基因。在这方面,英语茶文化就是充当着这样一种“生活观照”的文化,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关于英语世界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

2.3 生活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英语语言属于一种语言,也属于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讲,英语的细节都体现在生活世界中,都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因此,基于生活化的教育是英语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现代的生活化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化教育的内核。对于习惯了课堂教育、应试教育的英语教学模式来讲,基于生活化的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应用英语知识的生活化能力。

3 英语教学中基于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分析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是属于一种“文化艺术”的范畴,而不是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教学。基于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差异性,从“茶文化”这个最具有生活色彩的领域入手开展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教学意义。

3.1 开设中西茶文化跨文化交际选修课路径

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除了应试教育验收之外,还有生活化实践验收这种途径。相比较于应试教育来讲,从生活化的“中西茶文化”选修课角度可以有效地拓展学习者的社会语言应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一般指的是“在不同文化场景下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者身份、交际目的等多种因素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此,我们建议在正规的课堂教育之外要在茶文化生活情境(比如英语角、社区、茶馆、茶文化论坛等)的基础上开展选修课,让学生借助于茶文化的对话开展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2 开展中西方茶文化的体验化教学策略

茶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内嵌于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的细节当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其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根源。这一点在中西方都是共识。对此我们建议基于一种“体验式教育”的视角可以进行体验化教育策略,比如在课堂内外引入中西方茶道对比分析、中西方茶艺表演比赛,在各种真实的场景中让参与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体验中西方同一文化的不同内涵和差异性。

3.3 课堂教学中背景性知识的植入策略

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获得是教师主观能动性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互相作用的产物。现代的互文性理论对于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在于“背景性知识”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学生建构起一个稳定的跨文化意识,建议教师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围绕着中西方茶文化中的一些差异(比如茶颜色词汇的差异、茶文化行为的差异、茶文化价值的差异等)进行知识的补充和互文性观照;另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搜集中西方茶文化相关的表达差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鼓励他们把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差异应用到社交场合和生活世界当中去。

[1]郑敬高.海洋文明的历史类型——兼论欧洲文明不等于海洋文明[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35-37.

[2][晋]常滚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21一25页.

[3]张学婷.全人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6(3):73-75.

[4]毛道生.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开发策略[J].四川教育.2013 (9):27.

[5]迟红.大学英语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80-181.

刘艺(1971-),女,广西博白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猜你喜欢

跨文化茶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交际羊
茶文化的“办案经”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