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华茶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契合
2017-02-04熊小勇
熊小勇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 330201)
谈中华茶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契合
熊小勇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 330201)
从1896年至今,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中华文明逐步走向全世界,中华文明中象征和谐友爱的茶文化也在生活中不断影响着全世界。本文重点阐述了奥运精神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研究了两者的深层次内涵,分析了奥运精神与中国茶文化的契合点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意义,对探索奥运精神和中华茶文化的精神联系,提供了理论探究。
奥运精神;中华茶文化;和平友爱;公平公正
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逐步发展,已经从追求挑战极限、突破自身发展到追求公平竞技、和谐共存,和平、友谊、团结成为奥运精神的主题。自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开始,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茶作为一种特殊载体,承托了大量中国文化,衍生出以和平与友谊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茶成为“和谐”的象征。近百年来,承载西方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寄托中华文明的茶文化在文化接触中相遇,文化主题的相似,体现出两种精神的高度契合。
1 中华茶文化
1.1 中华茶文化起源
茶的起源,自神农始,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开始被用来入药,经过不断发展,人们将茶发展成为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伴随着中华文明的逐步发展,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明载体的一部分。回顾中国历史,中华茶文化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潜移默化中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1.2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
在中国,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生活中,开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古老的中华茶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承载的内涵与外延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逐步扩大,变得愈加多彩。中华茶文化萌芽于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从一般的生活习俗逐步上升为人们对高雅精神的追求,在人们对生活的探索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美学情趣的寄托。唐朝茶圣陆羽著《茶经》一书,标志着中华茶文化的基本成熟。伴随着中华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文化表现。陆羽在《茶经》有言“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宋徽宗赵佶著有《大观茶论》,评论福建“北苑贡茶”时说到“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将茶文化提升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宋朝时期,茶肆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儒家读书人的进一步发展下,中华茶文化成为承载雅蕴的文化艺术。
1.3 中华茶文化的内涵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儒、释、道三教思想影响颇大,贯穿文明的中华茶文化也深受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影响。儒家有“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道家有“宁静致远,道法自然”,佛家有“茶禅一味,梵我一如”,最终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强调“天人合一”,体悟自然。茶文化的发展起源于道家,道家赋予了茶文化“和睦清心”的文化追求,成为其文化精髓之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饮茶发展了茶道文化,通过儒家修身立德等方面的文化塑造,茶道文化通过对茶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提升。茶道文化中提倡的茶德为“廉、和、敬、美”,通过茶事活动来增进友谊、修身养性,进而陶冶情操,追求自然意境。人们在享受茶文化意境的同时,提升了个人品格修养,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进入现代,中华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后,茶已然成为了“和平、友谊”的使者,寄托了中华文明对“友谊、和平、团结、和谐”的期望。
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尚中贵和”重点表现在“中和”二字上,“中和”包括“中”与“和”两个方面。其所谓“中”,是指合适、正好,“和”的含义则是指和谐、和气。中华茶文化的精髓首推茶道,茶道在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中,吸取了中华文明中宗教、艺术、德操等方面的文化精神,通过将“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融合,形成了“尚中贵和”的茶道灵魂。中庸尚“和”,《周易》有的“保合大和”、“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茶道,在通俗意义上讲,即通过茶事活动,在茶人享受美好的过程中,通过“天人合一”即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完善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陆羽的《茶经》中有对煎茶风炉的讲解:即铁铸的风炉属“金”,风炉置于地上属“土”,炉中薪柴属“木”,薪柴燃烧属“火”,炉中茶水属“水”。通过五行的分析,阐述烹茶即通过五行相生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
2 奥运精神
2.1 奥运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来自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对人力量和健康的追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源的基础,表现了古希腊人的竞争与拓展精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古希腊的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从饥寒交迫中解放出来,从太阳神阿波罗处盗取了火种,将火带给人类,普罗米修斯被惩罚后,火种也无法收回。后来宙斯规定,在人类燃起圣火之时,必须祭祀他。最开始,火炬传递是作为一种夜间的宗教活动在古希腊进行的。之后,圣火传递发展成为古希腊的集体体育项目,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第一次开始举行,奥林匹亚的圣火开始燃烧。当时,在运动会开始前,信使们就会在各城邦宣布比赛时间。信使邀请各城邦公民到奥林匹亚城观看参与运动会,宣读在运动会期问停止一切战争的《神圣休战协定》,自此奥运会被赋予和平的象征。
现代奥运会是由法国的顾拜旦倡导并通过积极活动复兴的,从1896年开始到现在,从巴黎发展到全球。体育盛会地不分种族、不分国家,成为人类向往“和平、光明、友谊、团结、公平”的象征。随着奥林匹克活动的发展,《奥林匹克宪章》将“奥林匹克精神”定义为: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现在,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它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已经不再单单影响体育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产生影响。从历史层面上看,是时代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不同国家都迫切希望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连接起国际交流的纽带,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国际大交流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萨马兰奇曾经说奥林匹克运动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中产生的各项成绩和记录都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成果。
2.2 奥运精神的内涵
“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奥林匹克运动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精彩的体育赛事,还促进了作为举办方的城市经济繁荣,更使得人类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世界国家地区的交流与世界和平。
2.2.1 奥运“五环”的寓意
奥林匹克比赛作为国际赛事,拥有非常醒目的标志,且寓意丰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蓝、黑、红、黄、绿五个不同颜色的环构成。它在寓意上包含了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大友爱,寄托了参赛各方互助友爱的美好期盼;在另一方面,五环相扣,代表着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的竞争关系,公平公正参赛,成败不论,重在参与。
2.2.2 对文化差异的包容
奥林匹克运动会参与方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引发各种问题。这些风俗习惯和文化的差异,也会使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理念等不同而增加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和平、友谊和团结,各种文化一齐绽放,求同存异,展现全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将相互的文化差异向互相理解、互相交流、摆脱自我封闭、文化偏见和轻视转变,以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各种文化,和理解其它国家民族的不同事物,体会其它民族的创造力和异域文化,虚心学习他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充分开展国际交流,真正实现文化大融合。
3 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性
3.1 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相似。
中华茶文化起源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奥林匹克精神则是起源于西方古希腊文明,都是在悠久古老的文明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在古希腊举办,历经293届的举办历史,到古希腊灭亡被废止。顾拜旦于1892年发表了旨在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大会同时推出《奥林匹克宪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办,从此四年一届至今。经历了全世界文明的融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赛事,它以和谐且激烈的竞技方式承载了全世界美好的人文精神。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茶经历了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各个时代的文化熏陶,在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承载了中华历史精华,既包含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情怀,也汲取了佛家的“禅韵”,更加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从庙堂到市井,将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深深刻印在茶文化中。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一个提倡和谐自然,中正平和,一个提倡友爱和平、包容公正,两者所倡导的文化精神都是提倡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促进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两者一东一西、一静一动,不约而同的倡导着和平友爱、和谐公正。
3.2 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契合。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将象征和平的奥运圣火传播到世界各地。奥林匹克精神包含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全世界奥林匹克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不懈追求,描绘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提倡“尚中贵和”,其中的“和”,表达了中华茶人对和谐自然、和谐自身、和谐他人的美好追求,通过感悟自然、修身立德实现行事有度、与人和谐相处,从不同的方式上表现出茶人对和平、团结、友谊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世界文明的大交流,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带去了中华文明的和谐、友爱,为彼此增进国家民族友谊,成为精神层面和平的寄托。它与奥林匹克精神一样,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展现出对民俗、观念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促进了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和谐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了中西合璧、互相融合。不同的起源,一致的理念让它们融合在一起,在精神层面为世界和平、友爱、公平、公正做出了贡献。
3.3 中华茶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一致。
技能和美是两者共同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活动,决定了参与各国各种族展现自我,将人的体育能力绽放,充分体现人类的运动美和各国的文化风貌,促进人类体育技能的发展;在中华茶文化中,包含各种技艺,比如茶的种植技术、茶的制作技术、茶的烹品技术、茶的储藏技术等等。在中国,各地还经常有传承自古代的“斗茶”的茶艺大赛,在关于茶的技艺上,可谓追求卓越。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身姿美,拼搏奋斗的精神美,各承办赛场的建筑美,因比赛而绽放,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茶文化中更是注重美的追求,茶人追求意境的纯净和谐美,追求茶汤的甘甜回味美,追求茶具的或古朴或精致之美,追求感悟人生的哲学之美,或典雅,或古拙,将美发掘到极致,有道是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两者在美的追求上,体现全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实现了不同文化的殊途同归,互补互契,内涵相通。
4 结语
中华茶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在理念上都追求和谐友爱公平正义;在起源上看,两者虽发源地域不同,但都是从古老的文明中发源而来,经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作用方面,两者共同作为世界良好文明的承载,不断地走向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全人类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理解包容、向往公平的共同期望,成为人类精神上的宝贵财富,高度契合地展现了全世界人民向往美好愿望。
[1]钱坤.人文奥运精神的后现代性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杨利芳.中国茶道精神与世界奥运精神的异同[J].福建茶叶,2016(5):250-251.
[3]李庚,范燕丽.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关于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融合的十点探讨[C].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2006.
[4]向玉山.探究奥运精神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6(8):222-223.
熊小勇(1980-),男,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武术方向)。